图书介绍
中央银行通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央银行通论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8/31597751.jpg)
- 孔祥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848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中央银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央银行通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央银行概述1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1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1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建立3
三、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11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扩展11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融的混乱11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推广12
三、中央银行制度扩展的原因15
四、中央银行扩展时期的特点16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17
一、国家开始控制中央银行17
二、当代中央银行的变化18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重大发展22
一、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银行23
第四节 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23
二、新中国的中央银行26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与职能32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32
一、复合的中央银行制32
二、单一的中央银行制33
三、跨国中央银行制33
四、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34
一、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35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和机构设置35
二、中央银行最高权力机构的组织形式37
三、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40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45
一、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45
二、近代中央银行的两个特点46
三、中央银行的地位掩盖了其固有性质46
一、服务职能47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47
四、中央银行的地位是性质的升华47
二、调节职能49
三、管理职能50
四、各职能之间的关系50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51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作用51
一、稳定货币,稳定金融52
二、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正常发展52
三、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53
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53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55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55
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概述55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60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65
一、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65
二、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67
三、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计委的关系68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69
一、问题的提出69
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70
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73
第一节 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与任务73
一、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73
二、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任务74
三、中央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75
第二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77
一、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77
二、国际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79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80
一、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历史演变80
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82
三、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和途径85
一、中央银行贷款业务89
第一节 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89
第二编 中央银行业务89
第五章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89
二、再贴现业务92
第二节 证券买卖业务95
一、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意义95
二、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种类96
三、美国联邦储备公开市场业务96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97
五、中央银行在买卖证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97
第三节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98
一、中央银行保管金银外汇储备业务98
二、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100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03
第一节 货币发行业务103
一、货币发行的含义、意义和原则103
二、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104
三、货币发行制度的发展与沿革106
四、中国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制度107
五、各国货币发行制度比较108
第二节 经理国库业务110
一、国库体制110
二、中国的国库产生和发展111
三、中国国库业务的现状112
第三节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115
一、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概述115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116
三、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17
四、其他国家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18
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121
第一节 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业务121
一、国债的概念及类型121
二、中央银行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的意义121
三、中国国债业务的内容122
二、国外的清算系统125
第二节 清算业务125
一、清算业务的含义和意义125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127
第三节 金银管理业务129
一、金银管理业务概述129
二、业务内容130
三、金银管理的发展趋势131
第四节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131
一、中央银行业务基本经营原则132
二、中央银行业务的限制性规定133
第三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135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135
第一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135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135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136
三、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137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138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139
一、物价稳定140
二、充分就业143
三、经济增长144
四、国际收支平衡146
五、其他目标148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关系148
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148
二、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149
三、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150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150
五、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151
六、各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51
七、中国货币政策目标152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155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55
第九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155
二、再贴现政策159
三、公开市场业务163
第二节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工具165
一、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65
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68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169
一、信贷计划和限额管理170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171
三、再贴现和中央银行贷款172
四、公开市场业务探索173
第十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175
第一节 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175
一、货币供应176
二、基础货币178
三、货币乘数180
一、货币政策标的的含义与作用184
第二节 货币政策标的184
二、货币政策标的的选择及其原则186
三、可选择的货币政策标的187
四、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191
五、中国货币政策标的的选择与运用193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96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问题196
二、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199
三、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4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206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06
二、中国货币政策近年来的调控效应209
第四编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督与管理214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体制与方法214
第一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历史发展214
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产生214
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发展216
三、中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218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体制221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同模式221
二、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原因223
三、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评价225
四、中国金融监管体制225
第三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法227
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227
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228
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一般方法229
四、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具体方法230
五、中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法234
六、中国中央银行的金融检查235
第四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央银行监管236
一、世界贸易组织关于银行监管的原则237
二、中国的银行监管规则与共同监管规则的距离237
三、世界银行监管的趋势239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241
第一节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241
一、中央银行监管金融机构概述242
二、世界上主要国家对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247
三、世界上主要国家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253
四、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257
第二节 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264
一、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监管概述265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272
第三节 中央银行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273
一、中央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监管273
二、中央银行对外债的监管279
三、中央银行的外汇管理283
第十三章 银行系统风险的监测与控制289
第一节 银行系统风险的识别289
一、风险的一般概念289
二、银行风险的识别290
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及其在我国的实践293
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294
二、《巴塞尔协议》的最新发展295
三、《巴塞尔协议》及其发展的借鉴意义296
四、《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践297
第三节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301
一、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301
三、审慎法规和要求302
二、发照和机构302
四、持续银行监管手段303
五、信息要求303
六、正式监管权力304
七、跨国银行业304
第四节 银行评级制度304
一、“骆驼银行评级体系”的含义304
二、“骆驼银行评级体系”的具体内容305
一、中国商业银行风险划分的原则和分类310
第五节 中国银行风险的监测、预警及控制310
二、中国建立银行风险监测系统的原则313
三、中国银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的构造313
四、监测和控制中国银行风险的方法314
第五编 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金融调查统计与分析319
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理论与实务319
第一节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概述319
一、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的地位与作用319
二、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的职责与任务321
三、中央银行调查统计部门的信息收集方法323
第二节 信贷统计324
一、中国人民银行信贷收支统计325
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329
三、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分析常用的指标332
第三节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337
一、现金收支统计表337
二、现金收支报表中的主要统计分析指标340
三、货币发行及回笼方面的主要统计指标341
四、货币流通统计中的主要指标342
五、货币购买力统计分析的主要指标342
第四节 金融市场统计343
一、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统计344
二、中、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统计346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经济调查制度347
一、工业景气调查统计制度347
二、居民储蓄调查统计制度348
三、物价调查统计制度349
第十五章 货币统计表:货币概览与金融概览352
第一节 金融统计资料的三级汇总352
一、货币当局353
二、存款货币银行355
三、特定存款机构356
一、货币概览357
第二节 货币概览与金融概览357
二、金融概览359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360
一、中国的中央银行概览361
二、存款货币银行概览363
三、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364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367
第一节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67
一、社会再生产核算表369
二、经济循环账户370
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374
一、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流程与核算公式374
二、资金流量表375
第三节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377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377
二、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382
参考文献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