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山地下开采稳定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姚宝魁,刘竹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1761X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矿山地下开采稳定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矿区地质环境及矿山开采1
第一节 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1
一、地层、岩性2
二、区域断裂构造特征2
三、地质构造及构造应力场演化5
第二节 矿体赋存及矿山工程地质条件6
一、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6
二、矿体的赋存及开采条件10
第三节 矿山开采12
一、开拓系统13
二、采矿方法及工艺14
三、矿山开采存在的主要地质工程问题19
第二章 矿区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21
第一节 矿山节理裂隙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21
第二节 矿区软弱岩体(带)的工程地质特征24
一、碎裂状断层岩(Ⅰ)25
二、松散状断层岩(Ⅱ)25
三、膨胀岩(Ⅲ)26
第三节 矿区岩体结构分类及岩体质量评价31
一、岩体结构32
二、岩体质量评价36
第四节 矿区岩体工程地质分区及稳定性评价37
第三章 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及其渗流场特征44
第一节 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及系统44
一、矿区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44
二、矿区基岩水文地质分区46
第二节 矿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50
一、水文地球化学研究50
二、矿区地下水同位素研究51
三、矿区水文地热学研究54
第三节 矿区主要水文地质问题55
一、海水渗透路径55
二、卤水补给问题55
三、涌水对矿区稳定性影响56
第四章 矿区地应力场及其特性研究57
第一节 矿区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57
第二节 矿区地应力量测59
一、原理及方法59
二、量测结果63
第三节 地应力声发射凯萨尔效应实验研究65
一、实验研究的原理与方法65
二、试样采集及加工68
三、实验结果68
四、实验结果分析74
五、结语75
第四节 水压致裂地应力量测76
一、水压致裂理论76
二、水压致裂试验77
第五章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79
第一节 矿区岩体常规力学试验79
一、试样及试验条件79
二、试验结果80
三、试验结果分析85
第二节 结构面力学性质研究87
一、试验方法的改进及试验条件88
二、试验结果89
三、试验结果分析93
第三节 软弱夹层的力学性质94
一、试验条件及方法94
二、试验结果95
三、试验结果分析97
四、软弱夹层的流变试验98
第四节 矿(点)柱稳定性的缝块模型力学试验研究100
一、模型及实验条件100
二、缝块试件的变形与破坏101
三、组合切缝缝块模型试验105
第五节 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110
一、刚性试验机及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110
二、矿(点)柱残余强度评价112
第六章 矿区稳定性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113
第一节 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的原理113
第二节 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研究114
一、模拟试验方案114
二、模型制作116
三、试验开挖及变形监测118
第三节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121
一、方案Ⅰ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122
二、方案Ⅱ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126
三、方案Ⅲ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131
第四节 软材料变弹模光弹性模拟实验研究135
一、光弹性模拟实验的原理136
二、实验模型及实验条件138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138
第七章 矿区稳定性的数值模拟141
第一节 数值模拟研究的内容及特点142
一、研究内容142
二、数值模拟的特点143
三、基本假设145
第二节 数值模拟的地质及力学模型146
一、计算剖面选择146
二、采场结构的简化147
三、计算域及计算模型的离散化148
四、边界应力及约束条件150
五、岩体介质及其力学参数150
第三节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151
一、沿矿体走向剖面的数值模拟方案152
二、沿矿体倾向剖面的数值模拟方案154
三、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155
第四节 平面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156
一、沿倾向剖面开采引起的应力状态及其变化156
二、沿矿体走向纵剖面开采引起的应力分布特征161
三、围岩的变形与位移特征162
四、回采顺序及其优化163
第五节 三维数值模拟及其分析166
第八章 矿区稳定性综合评价169
第一节 矿山(区)稳定性分析的程序与方法169
一、矿山地质工程的特点169
二、矿山稳定性研究的程序与方法170
三、三山岛金矿矿山稳定性的地质工程问题172
第二节 矿(点)柱稳定性173
一、矿(点)柱强度及承载力173
二、点柱的变形破坏形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74
三、点柱加固措施183
四、点柱尺寸及其布置形式185
第三节 采场围岩的稳定性187
一、采场直接顶板及顶底柱的稳定性187
二、上盘护顶矿层的稳定性189
三、上盘围岩的稳定性189
四、下盘底板围岩的稳定性191
第四节 地表稳定性192
一、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193
二、影响地表变形及沉降的主要因素196
三、控制矿区地面沉降变形的措施198
第五节 矿山突水稳定性200
一、涌突水的类型200
二、涌突水稳定性评价201
第九章 主要结论205
参考文献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