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井中测流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井中测流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576792.jpg)
- 杨杰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1963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井中测流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井中测流技术的水文地质理论8
第一节 多层混合井水流状态分析8
第二节 无垂向补给时,无界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潜水井的运动方程11
1—2—1 两次降深均为混合稳定抽水的完整潜水井11
1—2—2 两次降深均为混合稳定注水的完整潜水井14
1—2—3 一次为混合稳定抽水,一次为混合稳定注水的完整潜水井15
1—2—4 有一个观测孔的完整潜水井16
1—2—5 有两个观测孔的完整潜水井18
第三节 无垂向补给时无界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承压水井的运动方程19
1—3—1 两次降深均为混合稳定抽水状态的完整承压井19
1—3—2 两次降深均为混合稳定注水承压完整井公式21
1—3—4 有观测孔的完整承压井22
1—3—3 承压含水层一次处于抽水状态,一次处于注水状态混合求参公式22
1—3—5 无垂向补给无界含水层承压——潜水井23
第四节 无垂直方向补给时,有界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井的运动25
1—4—1 有一直线性供水边界的完整承压井25
1—4—2 有一直线性隔水边界的完整承压井30
1—4—3 有两条直线性供水边界的承压抽水井32
1—4—4 一侧具有一直线性供水边界,另一侧具有一直线性隔水边界的承压抽水井32
1—4—5 有一直线性供水边界的完整潜水井33
1—4—6 有—直线性隔水边界的潜水抽水孔34
第五节 无垂向补给、无界含水层中地下水向非完整单井运动方程35
1—5—1 潜水非完整井35
1—5—2 非完整承压井36
第六节 实际工作中静止水位的求解方法37
第七节 全孔混合压水,分段求取单位吸水量50
第八节 影响半径的确定方法51
第九节 井中测流理论误差分析56
1—9—1 影响半径估算误差对渗透系数计算的影响56
1—9—2 全微分法混合井流理论误差分析57
1—9—3 野外抽水试验渗透系数的误差讨论59
1—9—4 实际抽水资料的理论计算对比60
第二章 井中测流技术的物理基础及理论曲线63
第一节 井中测流技术的物理基础63
2—1—1 井中测流技术的物理基础63
2—1—2 含水层和隔水层部位的曲线特征64
2—2—1 一个含水层的理论曲线66
2—2—2 两个含水层的井中测流理论曲线66
第二节 井中测流理论曲线66
2—1—3 利用井中测流技术划分含水层的理论根据66
2—2—3 三个含水层的井中测流理论曲线67
第三节 含水层水动力学状态的确定67
第四节 第四纪松散地层套管内外水流量比例分析71
第三章 井中流量仪73
第一节 井中流量仪的设计73
第二节 涡轮流量仪75
第三节 涡轮式井下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81
第四节 地面仪器的工作原理88
第五节 井中流量仪的操作93
第六节 涡轮的标定方法95
第七节 井中流量仪的使用和维修保养97
第一节 抽、注水试验井中测流野外工作过程及工艺要求101
第四章 井中测流技术工艺要求101
第二节 工程混合压水试验,井中测流工艺要求105
第三节 仪器下井前的检查及原始记录要求106
4—3—1 仪器下井前的准备工作106
4—3—2 原始记录要求107
第四节 单井井中测流技术提交成果内容108
4—4—1 井中测流综合成果图108
4—4—2 单井井中测流文字小结报告内容108
第五节 应用井中测流技术的地质、物理前提及安全问题111
第六节 井下测流过程中应注意的工艺问题112
第七节 在多含水层钻孔内,不做抽(注)水试验,求取各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基本原理方法113
4—7—1 井口自流孔求取孔内各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基本方法113
4—7—2 水位低于井口时,不做抽(注)水试验,求取各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114
5—1—1 基岩钻孔井中测流曲线的变异因素及分析方法115
第五章 井中测流野外成果解释方法115
第一节 井中测流曲线的变异因素及相应的曲线型态特征115
5—1—2 第四纪松散地层曲线异变因素及相应的曲线型态特征117
第二节 如何由井中测流曲线判别地层的含水特征120
5—2—1 地层均匀含水的曲线型态特征120
5—2—2 非均质基岩脉状裂隙性含水井中测流曲线型态特征120
5—2—3 含水岩溶洞部位,井中测流曲线型态特征120
5—2—4 水面以上疏干状态或排泄状态含水层曲线特征124
5—2—5 含水层的非均匀性124
第三节 如何划分含水层124
5—3—1 在实际井中测流曲线上确定含水层的原则及方法124
5—3—2 如何确定含水层顶底板界面125
第四节 渗透系数、静止水头及单位吸水量的计算127
第五节 用微型计算机完成井中测流资料的现场解释128
第六章 井中测流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实例140
第一节 基岩地区井中测流技术运用成果140
6—1—1 乐山市福禄区ZK—7号孔井中测流综合成果140
6—1—2 金堂县三合公社ZK—7号孔井中测流综合成果143
6—1—3 乐至县童家公社ZK—18号孔井中测流综合成果145
第二节 井中测流技术在矿区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实例147
6—2—1 四川省××县××磷矿、×××矿段井中测流技术运用成果147
6—2—2 四川省××县×××硫铁矿段井中测流运用成果155
第三节 成都平原松散地层井中测流工作成果简介158
6—3—1 成都平原松散地层岷ZK—2号孔试验成果158
6—3—2 成都平原独柏树ZK—113孔井中测流工作成果160
6—3—3 成都平原灌县聚源公社ZK—1孔井中测流成果简介163
6—3—4 成都平原水文地质工作中,井中测流技术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163
6—3—5 水流量实测实例170
结语174
国内外井中测流技术资料简介(附件)175
一、用井中流量仪研究含水层176
二、热敏流速仪181
三、热传导钻孔垂直流速仪的研制和试验小结187
四、流量测井——介绍水文地质勘探的一种新方法196
五、测算多层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一种方法203
六、钻孔可逆流速仪原理和应用试验206
七、爱德荷州拉福特河地区流量测井分析214
八、LWJ井下涡轮流量计221
九、关于用流速测井仪测量孔内水流量的方法分别计算多层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探讨232
十、石油部LJZ—1型流量井径测试仪简介240
十一、微流速计在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