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科学探索的现代解读 经济价值论建构的历程、方法和取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科学探索的现代解读 经济价值论建构的历程、方法和取向
  • 王思隽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780622986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科学探索的现代解读 经济价值论建构的历程、方法和取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经济价值论不断建构的历程、方法和取向3

一、经济价值论建构的探索历程3

二、经济价值论建构的独特方法15

三、经济价值论建构的价值取向24

第一篇 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发展35

第一章 亚当·斯密:原创性的理论混沌35

一、对峙交错的多种价值规定35

二、自相矛盾的剩余价值理论37

三、生产劳动的二重性见解40

第二章 李嘉图:古典经济价值理论的完成者45

一、经济价值理论架构45

二、思维方法评估57

三、地位、性质和态度62

四、李嘉图理论的内在矛盾66

五、李嘉图学派的解体68

第三章 马尔萨斯:颇有争议的人物与理论80

一、《人口原理》的是非功过80

二、马尔萨斯价值理论评判84

三、马尔萨斯同李嘉图论战的历史回声87

第四章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建树93

一、政治经济学方法创新93

二、重建劳动价值论103

三、创建剩余价值论113

四、依据剩余价值论分析资本积累过程127

五、科学贡献和价值立场134

第二篇 从效用理论到边际效用论的进展143

第五章 效用理论滥觞143

一、效用理论的早期发展143

二、边际革命三剑客151

第六章 庞巴维克:边际效用理论的集大成者164

一、边际效用论的系统阐述164

二、“边际对偶”的价格论180

三、独树一帜的利息论188

第七章 维塞尔:匠心独具的自然价值论196

一、基本价值理论重释196

二、通过主观价值达到客观交换价值202

三、批判“社会主义”价值论205

四、“自然归属”的新阐释框架207

五、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归属价值211

六、把生产成本定律化归为边际定律214

第八章 克拉克:边际分析理论结构的建筑师221

一、静态和动态的分析221

二、首创最后生产力学说226

三、怎样衡量边际效用233

四、消解剥削劳动理论的伦理意图236

第九章 马歇尔:系统建构均衡价值论240

一、方法:“自然不能飞跃”240

二、概念创新:需求弹性和消费者剩余243

三、均衡价值论249

四、分配理论254

第十章 希克斯:序数效用论的完成者264

一、从基数效用论到序数效用论的转变264

二、方法论的意义266

第三篇 “凯恩斯革命”后的经济价值论新进展273

第十一章 凯恩斯:有效需求价值论273

一、经典学派批判273

二、自变数:三个基本心理法则275

三、商业循环周期说282

四、经济社会的哲学价值观284

第十二章 熊彼特:独树一帜的创新价值观289

一、循环流转中的效用价值289

二、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价值295

三、企业家利润之源302

四、利息的二难困境306

五、创新价值与经济周期311

第十三章 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分析为轴心的经济自由价值观323

一、科斯:交易费用、产权理论和“科斯定理”323

二、诺斯:制度创新价值观331

三、斯蒂格勒: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估量335

第十四章 福利经济学:效率和公平的二难选择338

一、以庇古为创始人的旧福利经济学338

二、新福利经济学的两种理论340

三、“后福利经济学”的新发展346

结语:一切科学在本质上是永无止境的探索355

一、一切科学探索受到时代发展需要和内在演进逻辑的制约355

二、一切科学理论具有可错性357

三、一切科学认识具有逼真性和逼真度361

四、一切科学知识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的永恒矛盾367

主要参考书目371

后记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