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阀门设计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陆培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0333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68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17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阀门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阀门基础知识1
1.1 阀门分类1
1.1.1 按自动和驱动分类1
1.1.2 按用途和作用分类1
1.1.3 按主要技术参数分类1
1.1.3.1 按公称通径分类1
1.1.3.2 按公称压力分类1
1.1.3.3 按介质工作温度分类1
1.1.3.4 按阀体材料分类2
1.1.3.5 按与管道的连接方式分类2
1.1.3.6 按操纵方式分类2
1.1.4 按结构特征分类2
1.1.5 按结构原理分类3
1.2 阀门名词术语5
1.2.1 阀门分类术语5
1.2.2 阀门结构与零部件术语12
1.2.3 阀门性能及其他术语15
1.3 阀门型号编制方法20
1.3.1 一般工业用阀门型号编制方法20
1.3.1.1 阀门的型号编制20
1.3.1.2 阀门的命名22
1.3.1.3 阀门型号和名称编制方法示例22
1.3.2 真空阀门型号编制方法23
1.3.2.1 真空阀门型号编制23
1.3.2.2 真空阀门型号编制示例23
1.4.1 阀门的标志24
1.4 阀门标志和识别涂漆24
1.4.2 阀门的识别涂漆25
1.5 阀门常用标准代号25
1.5.1 我国标准代号25
1.5.2 国外主要标准代号26
1.6 阀门中的压力损失26
1.6.1 阀门的流量系数26
1.6.2 阀门的流阻系数28
1.7 阀门参数32
1.7.1 公称通径32
1.7.2 公称压力32
1.7.3.3 原苏联标准33
1.7.3.2 德国标准33
1.7.3.1 美国标准33
1.7.3 压力-温度额定值33
1.7.3.4 国际标准34
1.7.3.5 我国国家标准34
1.7.4 阀门的结构长度34
1.7.4.1 中国数据34
1.7.4.2 美国数据59
1.7.4.3 英国数据79
1.7.4.4 德国数据97
1.7.4.5 法国数据103
1.7.4.6 日本数据107
1.7.5 连接法兰134
1.7.5.1 钢制管法兰中国国家标准134
1.7.5.2 钢制管法兰中国机械行业标准184
1.7.5.3 钢制管法兰中国化工行业标准227
1.7.5.4 钢制管法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240
1.7.5.5 美国ASME/ANSI B16.5a—1992管法兰及法兰管件289
1.7.5.6 美国ANSI B16.1—1989、ANSI B16.2—1989铸铁法兰尺寸317
1.7.5.7 美国ASME B16.47—1996大口径钢法兰尺寸319
1.7.5.8 美国API6A—2002钢制管法兰329
1.7.5.9 日本JIS法兰的结构形式及尺寸348
1.7.5.10 德国DIN法兰的结构形式及尺寸359
1.7.5.11 英国BS4504—2000标准法兰371
1.7.5.12 法国NF E29-211—1999钢制法兰378
1.7.6 其他连接端382
1.7.6.1 对接焊端382
1.7.6.2 承插焊和螺纹连接的锻钢管件391
1.7.6.3 辅助连接394
第2章 典型阀门结构、配合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设计标准398
2.1 典型阀门结构和设计标准398
2.1.1 闸阀398
2.1.1.1 钢制闸阀398
2.1.1.2 铁制闸阀402
2.1.1.3 铜制闸阀406
2.1.1.4 其他结构形式的闸阀408
2.1.2 截止阀410
2.1.2.1 钢制截止阀410
2.1.2.2 铁制截止阀417
2.1.2.3 铜制截止阀419
2.1.2.4 其他结构形式的截止阀421
2.1.3 止回阀425
2.1.3.1 钢制止回阀425
2.1.3.2 铁制和铜制止回阀432
2.1.3.3 其他结构形式止回阀435
2.1.4 球阀437
2.1.4.1 球阀的设计标准和适用范围437
2.1.4.2 球阀的结构438
2.1.5 旋塞阀448
2.1.5.1 旋塞阀的设计标准和适用范围448
2.1.5.2 旋塞阀的结构449
2.1.6 蝶阀454
2.1.6.1 蝶阀的设计标准和适用范围454
2.1.6.2 蝶阀的典形结构455
2.1.7 隔膜阀和管夹阀470
2.1.7.1 隔膜阀的设计标准和适用范围470
2.1.7.2 隔膜阀的结构470
2.1.7.3 管夹阀的结构473
2.1.8 柱塞阀474
2.1.8.1 柱塞阀的设计标准和适用范围474
2.1.8.2 柱塞阀的结构475
2.1.9 安全阀480
2.1.9.1 安全阀的设计标准和主要设计依据480
2.1.9.2 安全阀的结构形式485
2.1.10 减压阀496
2.1.10.1 减压阀的设计标准和适用范围496
2.1.10.2 减压阀的结构496
2.1.11.1 蒸汽疏水阀的设计标准502
2.1.11 蒸汽疏水阀502
2.1.11.2 蒸汽疏水阀的结构503
2.1.12 真空阀512
2.1.12.1 真空阀的设计标准和适用范围512
2.1.12.2 真空阀的结构形式和使用范围513
2.1.13 调节阀520
2.1.13.1 调节阀的设计标准520
2.1.13.2 调节阀的结构形式521
2.2 主要阀类的配合精度和表面粗糙度531
2.2.1 闸阀531
2.2.2 截止阀531
2.2.3 止回阀544
2.2.5 球阀546
2.2.4 柱塞阀546
2.2.6 旋塞阀556
2.2.7 蝶阀557
2.2.8 隔膜阀557
2.2.9 减压阀568
2.2.10 安全阀573
2.2.11 蒸汽疏水阀573
2.2.12 调节阀585
第3章 设计计算数据589
3.1 阀门管件温度压力分级表589
3.2 铸造阀门管件用材料的力学性能592
3.3 铸造阀门管件用材料的许用应力595
3.4 锻造阀门管件用材料的力学性能598
3.5 锻造阀门管件用材料的许用应力601
3.6 阀杆材料的力学性能604
3.7 阀杆材料的许用应力607
3.8 螺栓螺钉材料的力学性能610
3.9 各种材料的连接螺栓螺钉许用应力和许用载荷615
3.10 美国ASME标准规定材料的许用应力639
3.10.1 铸铁的许用应力639
3.10.2 碳素钢和合金钢的许用应力640
3.10.3 高合金钢的许用应力648
3.11 密封的必须比压662
3.12 密封材料的许用比压663
3.13 石棉填料的系数664
3.14 梯形螺纹的摩擦系数与半径664
3.15 梯形螺纹计算参数667
3.16 细牙普通螺纹计算参数669
3.17 各种材料的螺纹许用应力671
3.18 阀杆支承形式影响系数672
3.19 各种材料的临界细长比673
3.20 各种材料常温时的临界许用压应力674
3.21 垫片挤压的有效宽度BN的计算674
3.22 垫片的计算参数676
3.23 法兰连接零件之间的温度差677
3.24 阀门管件计算中的各种摩擦系数677
3.25 椭圆阀体b/a<0.4的校正系数678
3.26 锥形顶盖的应力系数678
3.27 平封头的计算参数679
3.28 圆板应力系数值679
3.31 安全阀的关闭压力、开启压力和排放压力680
3.29 系数n值680
3.30 形状系数K值680
3.32 闸阀阀杆轴向力计算系数681
第4章 阀门材料682
4.1 壳体材料682
4.1.1 壳体常用材料的标准及牌号对照682
4.1.1.1 铸铁标准及牌号对照682
4.1.1.2 铸钢标准及牌号对照685
4.1.1.3 锻钢标准及牌号对照692
4.1.2 材料的压力-温度额定值699
4.1.2.1 中国数据699
4.1.2.2 美国数据714
4.1.2.3 英国数据826
4.1.2.4 日本数据827
4.1.3 壳体常用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829
4.1.3.1 国产材料829
4.1.3.2 美国ASTM材料829
4.1.4 壳体常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833
4.1.4.1 灰铸铁833
4.1.4.2 可锻铸铁835
4.1.4.3 球墨铸铁836
4.1.4.4 碳素钢铸件837
4.1.4.5 碳素钢锻件840
4.1.4.6 合金钢铸件843
4.1.4.7 不锈钢铸件844
4.1.4.8 铜合金847
4.1.4.9 铝合金852
4.1.4.10 镍及其合金855
4.2 内件材料855
4.2.1 常用内件材料855
4.2.1.1 ASN1/API—600 2001、ISO10434—1998基础内件材料855
4.2.1.2 ANSI/API600—2001、ISO10434—1998阀杆和上密封座(或堆焊密封面)的最小硬度值857
4.2.1.3 BS1783—1975规定的内件材料、硬度及应用范围857
4.2.2 常用内件材料的组合859
4.2.3 内件材料的使用温度860
4.2.4 常用密封面材料的适用介质860
4.3 紧固件材料861
4.3.1 紧固件材料的标准和使用方法861
4.3.2 紧固件材料的选用864
5.2.3.5 隔膜式止回阀865
4.3.3 常用紧固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868
4.3.4 常用紧固件材料的标准及牌号对照872
4.4 填料和垫片877
4.4.1 填料877
4.4.1.1 阀门常用填料名称和代号877
4.4.1.2 美国推荐使用的填料877
4.4.1.3 日本华尔卡公司推荐使用的填料881
4.4.1.4 阀门常用填料牌号对照882
4.4.2 垫片884
4.4.2.1 阀门常用垫片884
4.4.2.2 日本华尔卡公司推荐使用的垫片884
4.4.2.3 常用法兰垫片885
4.4.2.4 阀门法兰常用垫片牌号对照886
4.4.3 填料、垫片组合选用举例888
4.5 阀门密封面常用堆焊、喷焊材料890
4.5.1 堆焊焊丝的选用890
4.5.2 喷焊焊粉的选用890
4.5.3 手工电弧焊堆焊用焊条891
4.5.4 有色金属焊及焊丝897
4.5.5 铸铁电焊条899
4.5.6 熔剂及气焊粉900
4.6 耐腐蚀材料的选择901
4.6.1 耐腐蚀金属材料的选择901
4.6.1.1 耐硝酸腐蚀材料901
4.6.1.2 耐硫酸腐蚀材料901
4.6.1.3 耐盐酸腐蚀材料902
4.6.1.4 耐氢氟酸腐蚀材料902
4.6.1.6 耐磷酸腐蚀材料904
4.6.1.7 耐氢氧化钠腐蚀材料904
4.6.1.5 耐醋酸腐蚀材料904
4.6.1.8 耐硫化物腐蚀材料906
4.6.1.9 耐混酸腐蚀材料906
4.6.1.10 耐有机酸腐蚀材料907
4.6.1.11 主要金属的耐蚀性908
4.6.1.12 常见腐蚀性介质阀门材料的选用917
4.6.1.13 其他资料927
4.6.2 耐腐蚀非金属材料的选择933
4.6.2.1 橡胶933
4.6.2.2 塑料938
4.7 通用阀门材料的选用941
4.7.1 灰铸铁阀门材料的选用941
4.7.2 可锻铸铁阀门材料的选用942
4.7.3 球墨铸铁阀门材料的选用943
4.7.5 碳素钢阀门材料的选用944
4.7.4 铜合金阀门材料的选用944
4.7.6 高温钢阀门材料的选用947
4.7.7 低温钢阀门材料的选用947
4.7.8 不锈耐酸钢阀门材料的选用947
第5章 阀门的设计与计算951
5.1 阀门通用部分计算符号951
5.1.1 计算符号、名称和单位951
5.1.2 计算零件、部位总分类及代号951
5.2.1.1 升降杆楔式闸阀(单闸板、双闸板)956
5.2.1.2 旋转杆楔式单闸板闸阀956
5.2.1 闸阀956
5.2 阀门通用部分典型计算项目956
5.2.1.3 升降杆平行式闸阀958
5.2.1.4 旋转杆平行式单闸板闸阀959
5.2.2 截止阀960
5.2.2.1 升降杆式截止阀960
5.2.2.2 旋转杆式截止阀962
5.2.3 止回阀962
5.2.3.1 旋启式止回阀962
5.2.3.2 升降式止回阀963
5.2.3.3 蝶式止回阀963
5.2.3.4 球形止回阀965
5.2.4.1 浮动球球阀966
5.2.4 球阀966
5.2.4.2 固定球球阀968
5.2.4.3 浮动球三通球阀970
5.2.4.4 半球式金属密封固定球三通球阀971
5.2.4.5 升降杆式球阀972
5.2.4.6 调节球阀973
5.2.5 旋塞阀973
5.2.5.1 填料式旋塞阀973
5.2.5.2 紧定式旋塞阀973
5.2.5.3 衬聚四氟乙烯旋塞阀973
5.2.5.4 油密封式旋塞阀975
5.2.5.5 压力平衡式油密封旋塞阀975
5.2.5.6 提升式旋塞阀977
5.2.5.7 双动作旋塞阀978
5.2.5.8 三通填料式旋塞阀978
5.2.6 柱塞阀979
5.2.6.1 直通式柱塞阀979
5.2.6.2 直角式柱塞阀979
5.2.6.3 截止柱塞阀979
5.2.6.4 双阀瓣压力平衡式柱塞阀985
5.2.7 蝶阀986
5.2.7.1 中线蝶阀986
5.2.7.2 单偏心蝶阀987
5.2.7.3 双偏心蝶阀988
5.2.7.4 三偏心蝶阀989
5.2.8.1 堰式隔膜阀991
5.2.8 隔膜阀991
5.2.8.2 平底直通式隔膜阀993
5.2.8.3 气动管夹阀993
5.2.9 蒸汽疏水阀993
5.2.9.1 杠杆浮球式蒸汽疏水阀993
5.2.9.2 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阀995
5.2.9.3 敞口向上浮子式蒸汽疏水阀995
5.2.9.4 杠杆敞口向上浮子式蒸汽疏水阀996
5.2.9.5 带有活塞先导阀的敞口向上浮子式蒸汽疏水阀997
5.2.9.6 敞口向下杠杆浮子式蒸汽疏水阀997
5.2.9.7 敞口向下自由浮子式蒸汽疏水阀998
5.2.9.8 膜盒式蒸汽疏水阀998
5.2.9.10 波纹管式蒸汽疏水阀999
5.2.9.9 隔膜式蒸汽疏水阀999
5.2.9.11 悬臂梁双金属片式蒸汽疏水阀1000
5.2.9.12 简支梁双金属片式蒸汽疏水阀1000
5.2.9.13 单片双金属式蒸汽疏水阀1000
5.2.9.14 圆形双金属片式蒸汽疏水阀1001
5.2.9.15 脉冲式蒸汽疏水阀1001
5.2.9.16 圆盘式蒸汽疏水阀1002
5.2.10 安全阀1003
5.2.10.1 螺纹连接微启式安全阀1003
5.2.10.2 内装微启式安全阀1004
5.2.10.3 法兰连接不带手柄全启式安全阀1004
5.2.10.4 法半连接带手柄波纹管全启式安全阀1005
5.2.10.5 先导式安全阀1006
5.2.11.2 杠杆式减压阀1007
5.2.11 减压阀1007
5.2.11.1 活塞式减压阀1007
5.2.11.3 内上弹簧薄膜式减压阀1010
5.2.11.4 内下弹簧薄膜式减压阀1010
5.2.11.5 薄膜弹簧式减压阀1013
5.3 阀门通用部分计算式1014
5.3.1 阀体壁厚计算式(T1~T10)1014
5.3.1.1 钢及合金钢圆形阀体壁厚计算式1014
5.3.1.2 铸铁圆形阀体壁厚计算式1014
5.3.1.3 铸铁椭圆形阀体壁厚计算式1014
5.3.1.4 非圆形截面阀体壁厚计算式1016
5.3.1.5 其他部位壁厚计算式1016
5.3.1.6 厚壁球形体壁厚计算式1021
5.3.2.2 高压、带弹簧平面密封1022
5.3.2 密封面、环上总作用力及计算比压计算式(M1~M8、H1)1022
5.3.2.1 平面密封1022
5.3.2.3 带有卸压阀的平面密封1023
5.3.2.4 高压带有内旁通的平面密封1023
5.3.2.5 球面或平面密封1024
5.3.2.6 隔膜阀密封面1024
5.3.2.7 锥面密封1025
5.3.2.8 球面密封1025
5.3.2.9 内压自封式密封环1025
5.3.3 阀杆强度核算计算式(G1~G12)1027
5.3.3.1 升降杆(明杆)强度验算1027
5.3.3.2 旋转升降杆(暗杆)强度验算1027
5.3.3.3 阀杆头部强度验算1029
5.3.3.4 阀杆稳定性验算1030
5.3.3.5 平行式升降杆闸阀阀杆强度验算1030
5.3.3.6 平行式旋转杆闸阀阀杆强度验算1033
5.3.3.7 上下分段阀杆强度验算1033
5.3.3.8 带内旁通的旋转升降杆截止阀阀杆强度验算1033
5.3.3.9 旋转升降杆截止阀阀杆强度验算1037
5.3.3.10 带防转键的阀杆强度验算1037
5.3.3.11 带有卸压阀的阀杆强度验算1037
5.3.3.12 带有卸压阀的阀杆头部强度验算1042
5.3.4 闸板及阀瓣厚度计算式1042
5.3.4.1 单面强制密封单闸板厚度1042
5.3.4.3 橡胶薄膜强度验算1043
5.3.4.2 单面强制密封双闸板厚度1043
5.3.4.4 平行式双闸板厚度1044
5.3.4.5 平面密封截止阀阀瓣强度验算1044
5.3.4.6 平面密封截止阀孔连接阀瓣强度验算1046
5.3.4.7 部分球面闸板或阀瓣厚度计算1046
5.3.4.8 平板闸板或阀瓣厚度计算1047
5.3.4.9 圆板铰支闸板或阀瓣强度验算1047
5.3.5 支架与传动装置连接处强度验算1048
5.3.6 填料箱部位计算式(X1~X4)1048
5.3.6.1 密封面上总作用力及计算比压1048
5.3.6.2 填料函厚度1048
5.3.6.3 腔体厚度1050
5.3.6.4 带凸肩活动填料箱密封面上总作用力及计算比压1050
5.3.7.8 高压、高温时强度验算1052
5.3.7.9 带凸肩活动填料箱常温时强度验算1052
5.3.7.7 高压、初加温时强度验算1052
5.3.7.6 高压、常温时强度验算1052
5.3.7.10 填料压盖连接强度验算1052
5.3.7.11 带自封式密封环强度验算1052
5.3.7.1 中低压、常温时强度检算1052
5.3.7.4 中低压、高温时强度验算的简化计算1052
5.3.7.3 中低压、高温时强度检算1052
5.3.7.2 中低压、初加温时强度验算1052
5.3.7 双头螺柱强度验算计算式(S1~S11)1052
5.3.7.5 支架连接强度验算1052
5.3.8 中法兰强度验算式(F1~F4)1059
5.3.8.1 中低压、中法兰强度验算1059
5.3.8.2 高压、中法兰强度验算1059
5.3.8.3 常温时强度验算1059
5.3.10.1 梯形螺纹强度验算1062
5.3.10.2 双头螺柱连接螺纹强度验算1062
5.3.9 填料压盖强度验算式(Y1)1062
5.3.10 螺纹强度计算式(W1~W3)1062
5.3.8.4 常温时强度验算1062
5.3.10.3 螺母连接螺纹强度验算1065
5.3.11 阀盖强度验算式(I1~I5)1065
5.3.11.1 蝶形开孔阀盖强度验算1065
5.3.11.2 蝶形阀盖厚度计算1067
5.3.11.3 无折边阀盖强度验算1067
5.3.11.4 平板I型阀盖强度验算1068
5.3.11.5 平板Ⅱ型、Ⅱ型阀盖强度验算1068
5.3.12.1 T形加强筋支架强度验算1069
5.3.12.2 椭圆形加强筋支架强度验算1069
5.3.12 支架强度验算计算式(J1~J7)1069
5.3.12.3 两段盖平板支架弯曲验算1071
5.3.12.4 T形加强筋两段盖支架强度验算1072
5.3.12.5 曲杆支架强度验算1072
5.3.12.6 弓形加强筋支架强度验算1075
5.3.12.7 扇形加强筋支架强度验算1075
5.3.18 手轮、手柄计算式(L1~L4)1077
5.3.18.1 升降杆手轮总转矩及圆周力1077
5.3.18.2 旋转升降杆手轮总转矩及圆周力1078
5.3.18.3 带防转键手轮总转矩及圆周力1079
5.3.18.4 手柄总转矩及圆周力1080
5.4.1.1 旋塞通道孔面积的设计与计算1082
5.4.1.2 旋塞阀阀杆力矩1082
5.4 阀门专用部分计算式1082
5.4.1 旋塞阀1082
5.4.2 球阀1084
5.4.2.1 浮动球球阀阀杆力矩1084
5.4.2.2 固定球球阀的阀杆力矩1086
5.4.2.3 球阀阀杆的强度计算1087
5.4.2.4 球阀密封比压的计算式1088
5.4.3 蝶阀1090
5.4.3.1 蝶阀阀杆力矩计算式1090
5.4.3.2 蝶板的设计计算1090
5.4.5.1 机械型杠杆浮球式蒸汽疏水阀1094
5.4.5 蒸汽疏水阀临界开启时力平衡方程计算式1094
5.4.5.3 机械型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阀1094
5.4.5.4 机械型敞口向上浮子式蒸汽疏水阀1094
5.4.5.2 机械型双阀瓣杠杆浮球式蒸汽疏水阀1094
5.4.4.2 隔膜的启闭行程1094
5.4.4.1 隔膜厚度的计算1094
5.4.4 隔膜阀1094
5.4.4.3 密封面挤压校核1094
5.4.5.5 机械型杠杆敞口向上浮子式蒸汽疏水阀1097
5.4.5.6 机械型敞口向上活塞浮子式蒸汽疏水阀1098
5.4.5.7 机械型杠杆敞口向下浮子式蒸汽疏水阀1098
5.4.5.8 机械型敞口向下自由浮子式蒸汽疏水阀1099
5.4.5.9 热静力型膜盒式蒸汽疏水阀1099
5.4.5.10 热静力型隔膜式蒸汽疏水阀1100
5.4.5.11 热静力型波纹管式蒸汽疏水阀1100
5.4.5.12 热静力型双金属悬臂梁式蒸汽疏水阀1100
5.4.5.15 热动力型脉冲式蒸汽疏水阀1102
5.4.5.16 热动力型圆盘式蒸汽疏水阀1102
5.4.5.13 热静力型双金属简支梁式蒸汽疏水阀1102
5.4.5.14 热静力型双金属圆环式蒸汽疏水阀1102
5.4.6 安全阀1103
5.4.6.1 安全阀额定排量的计算1103
5.4.6.2 安全阀流道直径与公称通径的确定1114
5.4.6.3 安全阀密封计算1114
5.4.6.4 弹簧式安全阀动作特性计算及弹簧刚度的确定1115
5.4.6.5 安全阀弹簧的计算式1116
5.4.6.6 安全阀排气反作用力的计算1116
5.4.7 减压阀1120
5.4.7.1 减压阀流量的计算1120
5.4.7.2 主阀流通面积的计算1124
5.4.7.3 主阀瓣开启高度的计算1127
5.4.7.4 副阀流通面积及副阀瓣开启高度的计算1128
5.4.7.5 减压阀弹簧的计算1133
5.4.7.6 膜片的计算1134
5.4.7.7 减压阀静态特性偏差值的验算1134
5.4.7.8 先导式减压阀设计的基本要求1135
5.5 阀门的结构设计1136
5.5.1 阀门设计程序1136
5.5.1.1 阀门设计的基本内容1136
5.5.1.2 阀门设计程序1137
5.5.2 阀体的结构设计1137
5.5.2.1 截止阀阀体结构设计1137
5.5.2.2 闸阀阀体结构设计1140
5.5.2.3 旋启式止回阀阀体结构设计1147
5.5.2.5 对分式浮动球球阀阀体结构设计1148
5.5.2.4 升降式止回阀阀体结构设计1148
5.5.3 阀体与阀盖的连接形式1153
5.5.3.1 螺栓的间距1153
5.5.3.2 法兰密封面形式1153
5.5.3.3 自紧密封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1153
5.5.4 常见阀盖的结构形式1157
5.5.4.1 阀杆螺母下装式整体阀盖1157
5.5.4.2 阀杆螺母上装式整体阀盖1157
5.5.4.3 分离式支架阀盖1157
5.5.5 闸阀密封副的结构形式1158
5.5.5.1 闸阀阀座的结构形式1158
5.5.5.2 闸板的结构形式1158
5.5.6.1 截止阀阀座结构1166
5.5.6 截止阀密封副的结构形式1166
5.5.7 止回阀密封副的结构形式1175
5.5.7.1 止回阀阀座1175
5.5.7.2 止回阀阀瓣1176
5.5.8 球阀密封副的结构1179
5.5.8.1 球阀密封副结构1179
5.5.8.2 球体的不同结构1180
5.5.8.3 阀座设计1183
5.5.8.4 预紧力的调节1183
5.5.9 旋塞密封副的结构1183
5.5.9.1 旋塞的结构1183
5.5.9.2 旋塞的设计1186
5.5.10.1 强制密封蝶阀1187
5.5.10 蝶阀密封副的结构形式1187
5.5.10.2 充压密封密封副结构1189
5.5.10.3 自动密封蝶阀的密封副结构1189
5.5.11 安全阀关闭件的密封结构及特点1190
5.5.12 低温阀的设计1191
5.5.12.1 低温阀门的设计要求1191
5.5.12.2 低温阀的材料选用1191
5.5.12.3 低温阀门的特殊结构1194
第6章 阀门零部件1197
6.1 伞形手轮1197
6.2 平形手轮1199
6.3 手柄1202
6.4 扳手1202
6.5.2 阀杆螺母(二)1204
6.5 阀杆螺母1204
6.5.1 阀杆螺母(一)1204
6.5.3 阀杆螺母(三)1205
6.5.4 阀杆螺母(四)1205
6.5.5 阀杆螺母(五)1206
6.5.6 阀杆螺母(六)1206
6.6 锁紧螺母1209
6.6.1 锁紧螺母(一)1209
6.6.2 锁紧螺母(二)1209
6.7 轴承压盖1210
6.7.1 轴承压盖(一)1210
6.7.2 轴承压盖(二)1210
6.9.1 填料压套(一)1212
6.9.2 填料压套(二)1212
6.9 填料压套1212
6.8 衬套1212
6.9.3 填料压套(三)1213
6.10 压套螺母1214
6.11 填料压盖1214
6.12 填料压板1216
6.13 T形螺栓1216
6.14 隔环1219
6.15 石棉填料1219
6.16 塑料填料1220
6.17 填料垫1221
6.17.1 填料垫(一)1221
6.17.2 填料垫(二)1222
6.18 垫片1223
6.18.1 垫片(一)1223
6.18.2 垫片(二)1224
6.18.3 垫片(三)1227
6.18.4 垫片(四)1229
6.19 上密封座1230
6.20 闸阀阀座1231
6.21 阀瓣盖1232
6.22 对开圆环1233
6.23 止退垫圈1233
6.25 旋启式止回阀阀瓣密封圈1234
6.24 底阀阀瓣密封圈1234
6.26 旋启式止回阀阀瓣密封圈压板1235
6.27 顶心1235
6.28 调整垫1237
6.29 填料压环1237
6.30 氨阀阀瓣1238
6.31 接头垫1240
6.32 接头1240
6.33 接头螺母1240
6.34 卡套1241
6.35 卡套螺母1242
6.36 轴套1243
6.37 六角螺塞1243
6.39 活节螺栓1245
6.38 螺塞垫1245
6.40 双头螺柱1247
6.40.1 双头螺柱(bm=1d)1247
6.40.2 双头螺柱(bm=1.25d)1250
6.40.3 等长双头螺柱1254
6.41 圆螺母1257
6.41.1 小圆螺母1257
6.41.2 圆螺母1258
6.42 PN250MPa锥面垫、锥面盲垫1260
6.43 PN250MPa螺套1261
6.44 PN250MPa内外螺母1262
6.45 PN250MPa接头螺母1262
6.46 PN250MPa外螺母1263
6.48 PN250MPa定位环1264
6.47 PN250MPa内外螺套1264
6.49 PN250MPa螺纹法兰1265
6.50 PN250MPa双头螺柱1265
6.51 PN250MPa阶端双头螺柱1267
6.52 PN250MPa螺母1267
6.53 PN250MPa异径管1268
6.54 PN250MPa异径接头1269
6.55 PN250MPa等径三通、等径四通1269
6.56 PN250MPa异径三通、异径四通1272
6.57 PN250MPa弯管1275
第7章 阀门结构要素1276
7.1 阀杆头部尺寸1276
7.2 上密封座尺寸1277
7.4 阀体铜密封面尺寸1278
7.3 锥形密封面尺寸1278
7.5 闸板和阀瓣铜密封面尺寸1279
7.6 楔式闸阀阀体、闸板导轨和导轨槽尺寸1279
7.7 楔式闸阀阀体密封面间距和楔角尺寸1282
7.8 楔式闸板密封面尺寸1284
7.9 氨阀阀体密封面尺寸1286
7.10 承插焊连接和配管端部尺寸1286
7.11 外螺纹连接端部尺寸1287
7.12 卡套连接端部尺寸1287
7.13 板体尺寸1288
7.14 闸板(或阀瓣)T形槽尺寸1289
7.15 填料函尺寸1291
7.16 阀杆端部尺寸1294
7.17 阀瓣与阀杆连接槽尺寸1299
7.18 PN250MPa管子端部1300
7.19 PN250MPa带颈接头1300
7.20 PN250MPa凹穴接头1301
7.21 PN250MPa管道管接头1302
7.22 PN250MPa带颈管接头1302
7.23 PN250MPa凹穴接头1303
7.24 PN250MPa管子法兰1303
7.25 PN250MPa带蒸汽加热夹套管子法兰1304
7.26 PN250MPa带颈接头法兰1304
7.27 PN250MPa带颈接头和带蒸汽加热夹套管子法兰1305
7.28 PN250MPa三通、四通法兰1306
8.1.3 阀门驱动方式的选择1307
8.1.2 各类驱动装置的特点1307
8.1.1 阀门驱动方式的分类1307
8.1 阀门驱动装置的选择1307
第8章 阀门驱动装置1307
8.1.4 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1308
8.1.4.1 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1308
8.1.4.2 部分回转驱动装置的连接1309
8.1.4.3 阀门电动装置目前常用的连接尺寸1312
8.2 阀门手动装置1314
8.2.1 手轮1314
8.2.2 远距离操纵手动装置1315
8.2.3 齿轮传动手动装置1315
8.3 阀门电动装置1316
8.3.1 电动装置的分类1316
8.3.3.1 操作力矩1317
8.3.3 电动装置的选择及安装连接方式1317
8.3.2 型号编制方法1317
8.3.3.2 操作推力1321
8.3.3.3 输出轴转动圈数1322
8.3.3.4 阀杆直径1322
8.3.3.5 输出转速1322
8.3.3.6 安装、连接方式1322
8.3.4 阀门电动装置的结构1323
8.3.4.1 箱体1323
8.3.4.2 传动机构1324
8.3.4.3 行程控制机构1333
8.3.4.4 力矩控制机构1334
8.3.4.5 开度指示机构1334
8.3.4.6 手电动切换机构1334
8.3.4.7 电动机1335
8.3.5 阀门电动装置对阀门的控制功能及电气控制线路1338
8.3.5.1 阀门电动装置的功能1338
8.3.4.8 碟簧1338
8.3.5.2 阀门电动装置电气控制线路1342
8.3.6 电磁驱动1343
8.3.7 阀门电动装置的质量分级1343
8.4 防护型阀门电动装置1344
8.4.1 防爆型阀门电动装置1344
8.4.1.1 防爆标志与等级1344
8.4.1.2 防爆型电动装置的设计1349
8.4.2.1 户外条件1354
8.4.2.2 设计的防护措施1354
8.4.2 户外型阀门电动装置1354
8.4.2.3 轻微防腐1355
8.4.3 防辐照型阀门电动装置1355
8.5 阀门电动装置的选择1356
8.5.1 选用电动阀门应考虑的问题1356
8.5.1.1 电动阀门的工作环境1356
8.5.1.2 电动阀门功能要求1356
8.5.1.3 电动阀门的电气控制1356
8.5.2 阀门电动装置的选择方法1357
8.5.2.1 电动装置的输出转矩与转速1357
8.5.3.2 ZA、QB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及其组合、派生产品用电动机技术参数1358
8.5.3.1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及其组合、派生产品用电动机技术参数1358
8.5.2.6 其他1358
8.5.3 阀门电动装置专用电动机技术参数1358
8.5.2.5 阀门与电动装置的连接1358
8.5.2.4 阀杆直径的允许值1358
8.5.2.3 阀杆螺母的最大转圈数1358
8.5.2.2 电动装置的最大推力允许值1358
8.5.4 阀门电动装置主要技术参数1361
8.5.4.1 多回转型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技术参数1361
8.5.4.2 多回转型ZA系列阀门电动装置技术参数1361
8.5.4.3 多回转型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典型规格技术参数1361
8.5.4.4 部分回转型SMC/HB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技术参数1361
8.5.4.5 部分回转型QB系列阀门电动装置技术参数1361
8.5.5 阀门电动装置电气控制原理图1361
8.5.5.1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电气元件明细1361
8.5.5.6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整体基本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66
8.5.5.5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带现场按钮盒)电气控制原理图1366
8.5.5.4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基本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66
8.5.5.3 单台电动装置主回路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等级1366
8.5.5.2 ZA、QB系列阀门电动装置电气元件明细1366
8.5.5.7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带现场按钮盒的现场电动自锁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69
8.5.5.8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带现场按钮灯盒)电气控制原理图1369
8.5.5.9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转矩采用微动开关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69
8.5.5.10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强制起动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69
8.5.5.11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带现场按钮灯盒,现场指示灯电压220V并且与远控指示灯不同时工作)电气控制原理图1374
8.5.5.12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电站专用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75
8.5.5.13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交流远控、带断相、鉴相保护)电气控制原理图1375
8.5.5.14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直流远控、带断相、鉴相保护)电气控制原理图1376
8.5.5.15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电开度用自整角机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76
8.5.5.16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整体型输出DC4~20mA信号)电气控制原理图1379
8.5.5.17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多功能防爆整体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79
8.5.5.19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双速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81
8.5.5.18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自动调节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81
8.5.5.21 ZA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基本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83
8.5.5.22 QB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基本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83
8.5.5.20 SMC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双线型)电气控制原理图1383
8.6 国外主要阀门电动装置生产厂家的产品简介1386
8.6.1 伯纳德阀门电动装置1386
8.6.1.1 角行程执行器性能简介1386
8.6.1.2 直行程执行器性能简介1394
8.6.1.3 多回转执行器性能简介1397
8.6.2 比菲阀门电动装置1404
8.6.2.1 ICON 2000系列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1404
8.6.2.2 ICON 2000系列部分回转阀门电动装置1412
8.6.2.3 ICON 2000直线执行机构1418
8.6.3.3 辛克罗赛特控制系统1420
8.6.3.4 辛克罗帕克控制系统1420
8.6.3.1 A系列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特点1420
8.6.3.2 主要技术指标1420
8.6.3 罗托克阀门电动装置1420
8.6.3.5 选型代号及主要性能参数1422
8.6.3.6 连接尺寸1422
8.6.3.7 上海Rotork产品型号编制说明1424
8.6.4 利密托克阀门电动装置1424
8.6.4.1 产品性能参数1424
8.6.4.2 L120系列阀门电动执行机构1424
8.6.4.3 MX直行程阀门电动执行机构1425
8.7.2 阀门气动驱动装置的分类和结构特点1426
8.7.1 阀门气动驱动装置的使用条件1426
8.7 阀门气动装置1426
8.6.4.6 WTR系列90°转角齿轮箱1426
8.6.4.4 LY系列阀门电动执行机构1426
8.6.4.5 B320系列传动齿轮箱1426
8.7.3 典型的气动驱动装置及气路系统1427
8.7.4 各类气动驱动装置的结构特点1427
8.7.5 气动驱动装置主要零件材料及其加工精度1427
8.7.6 气动驱动装置的设计计算1427
8.7.6.1 薄膜式气动驱动装置的设计计算1427
8.7.6.2 气缸式气动装置的设计计算1430
8.8.1 阀门液动装置的特点1431
8.8.2 液动与气动装置的性能比较1431
8.8.3 阀门液动装置的构成1431
8.8 阀门液动装置1431
8.7.6.3 摆动式气动装置1431
第9章 设计数据1433
9.1 公称通径与流道直径1433
9.1.1 中国数据1433
9.1.2 美国数据1433
9.1.3 英国数据1436
9.1.4 日本数据1436
9.1.5 参考数据1436
9.2 壳体最小壁厚1440
9.2.1 中国数据1440
9.2.1.1 闸阀1440
9.2.1.2 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1440
9.2.1.4 蝶阀1444
9.2.1.3 旋启式止回阀1444
9.2.1.5 隔膜阀1446
9.2.1.6 缩径锻钢阀门1447
9.2.1.7 旋塞阀1447
9.2.1.8 钢制阀门阀体颈部1447
9.2.2 美国数据1448
9.2.2.1 铸铁阀门1448
9.2.2.2 钢制阀门1448
9.2.3 英国数据1452
9.2.3.1 铜制阀门1452
9.2.3.2 铸铁阀门1452
9.2.3.3 钢制阀门1452
9.2.4 日本数据1452
9.3.1.1 闸阀1456
9.3.1.2 截止阀1456
9.3 阀杆直径和填料函尺寸1456
9.3.1 阀杆直径1456
9.3.1.3 隔膜阀1461
9.3.1.4 其他阀门1461
9.3.2 填料函尺寸1464
9.3.2.1 填料函内径及填料宽度1464
9.3.2.2 填料函深度1464
9.4 常用紧固件尺寸1470
9.4.1 螺纹1470
9.4.1.1 普通螺纹1470
9.4.1.2 短牙梯形螺纹1500
9.4.1.3 梯形螺纹1504
9.4.1.4 其他螺纹1513
9.4.2 螺栓和螺柱1529
9.4.2.1 螺栓1529
9.4.2.2 螺柱1542
9.4.3 螺母1543
9.4.4 垫圈及挡圈1548
9.5 美制螺纹常用紧固件1555
9.5.1 螺栓1555
9.5.2 螺柱1555
9.5.3 螺母1561
第10章 阀门的检验和试验1566
10.1 阀门的检查和试验项目1566
10.2.1 阀门铸件和锻件的检查1568
10.2 阀门的检查1568
10.2.2 阀门的主要尺寸检查1571
10.2.2.1 阀门结构长度偏差的检查1571
10.2.2.2 法兰连接阀门的法兰密封面平行度或垂直度偏差的检查1574
10.2.2.3 阀门壳体最小壁厚的检查1574
10.2.2.4 阀门其他主要尺寸的检查1574
10.2.2.5 阀门清洁度的检查1575
10.3 阀门的压力试验1577
10.3.1 阀门的壳体试验1578
10.3.2 阀门的上密封试验1582
10.3.3 阀门的密封试验1584
10.4 安全阀的试验1594
10.4.1 安全阀的壳体试验1595
10.4.2 安全阀的性能试验1596
10.4.3 安全阀的排量试验1600
10.5 减压阀的试验1606
10.5.1 减压阀的壳体试验1607
10.5.2 减压阀的性能试验1607
10.6 蒸汽疏水阀的试验1611
10.6.1 蒸汽疏水阀的壳体试验1611
10.6.2 蒸汽疏水阀的性能试验1612
10.6.2.1 试验装置1612
10.6.2.2 动作试验1613
10.6.2.6 排空气能力试验1614
10.6.2.8 漏汽量试验1614
10.6.2.7 最大过冷度和最小过冷度试验1614
10.6.2.5 最高工作背压试验1614
10.6.2.4 最高工作压力试验1614
10.6.2.3 最低工作压力试验1614
10.6.2.9 热凝结水排量试验1616
10.7 特种阀门的试验1617
10.7.1 真空阀的试验1617
10.7.1.1 真空阀的性能试验方法1617
10.7.1.2 真空密封试验1620
10.7.1.3 检漏试验1621
10.7.2 低温阀的试验1624
10.7.2.1 BS6364—1996标准有关低温阀试验的内容1624
10.7.2.2 日本平田阀门公司的低温阀试验要求1625
10.8 阀门的其他试验1627
10.8.1 阀门的寿命试验1627
10.8.1.1 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和蝶阀的寿命试验1628
10.8.1.2 阀门电动装置的寿命试验1633
10.8.2.1 试验装置的要求1635
10.8.2 阀门的流量试验1635
10.8.2.2 阀门压力损失的测定1638
10.8.2.3 阀门流阻系数及流量系数1640
10.8.3 阀门的耐火试验1640
10.8.3.1 试验工况1640
10.8.3.2 试验方法1640
10.8.3.3 性能要求1644
10.8.3.4 阀门的评定1644
10.9.1 阀门产品抽样的方法1646
10.9.2 阀门产品等级的评定方法1646
10.9 阀门产品抽样和等级评定1646
10.8.4 阀门的防静电试验1646
附录1648
附录A 国内外阀门标准目录1648
A.1 我国现行的阀门标准1648
A.2 我国阀门行业目前常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651
A.3 我国阀门行业现行国家标准等同、等效或非等效的国外先进标准1660
附录B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1662
附录C 引进装置常用材料中,各国钢号等材料牌号的近似对照表1665
附录D 允许组合的异种金属1674
附录E 与管道连接形式的测量基准1675
附录F 司太立耐热耐磨硬质合金的物理-力学性能1675
附录G 司太立耐热耐磨硬质合金的化学成分和用途1676
参考文献1680
附录H 司太立耐热耐磨硬质合金№1、№6的耐蚀性16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