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进文化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先进文化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527035.jpg)
- 李明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5 5626·25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先进文化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语1
第一章 文化解读——智者见智的争论话题5
第一节 “文化”的解释7
一、国内辞书的解释8
二、国外辞书的解释9
三、专家学者的解释10
第二节 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分类15
一、文化的本质15
二、文化的属性18
三、文化的分类21
第三节 本文对“文化”的定位24
一、“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26
二、对整个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具有导向作用29
第二章 先进理念——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32
第一节 先进文化的内涵及特征32
一、先进文化的定义33
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35
三、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40
第二节 先进文化的主要功能45
一、文化的一般性功能46
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特殊性功能49
第三节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55
一、先进文化的启蒙56
二、先进文化的开端57
三、先进文化的形成60
四、先进文化的发展61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精神64
第三章 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思想74
第一节 马克思的文化观75
一、关于划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75
二、文化起源于劳动77
三、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79
四、社会和文化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81
第二节 列宁的文化观83
一、“两种民族文化”83
二、创建无产阶级的新文化86
三、文化与经济、政治同步发展90
四、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93
第三节 毛泽东的文化观96
一、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97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00
三、向古人学习,向外国人学习102
四、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统一105
第四节 邓小平的文化观108
一、“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8
二、精神文明建设包含着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112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115
第五节 江泽民的文化观119
一、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20
二、“以德治国”和“法治”、“德治”并重123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四以”方针127
第四章 战略地位——先进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2
第一节 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133
一、文化与制度133
二、先进文化的原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36
三、发展先进文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先导和内在条件142
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146
第二节 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0
一、文化与经济151
二、市场经济孕育和催生了先进文化发展的新的生长点155
三、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体系160
第三节 先进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66
一、文化与民主政治166
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170
三、高扬先进文化旗帜,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175
第四节 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81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182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现实挑战186
三、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阵地191
第五节 先进文化与中国共产党198
一、文化与执政党198
二、“先进文化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200
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回答了党思想建设上的重大问题205
四、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塑造执政党形象209
第五章 与时俱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217
第一节 坚持“一元”指导218
一、我国目前的文化格局及走向219
二、多元的文化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224
三、创造性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作用230
第二节 坚持中国风格234
一、中国传统文化之独特优势234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所在237
三、中国传统文化之价值定位240
四、中国传统文化之批判继承与超越244
五、中国传统文化之现实发展247
第三节 坚持世界眼光253
一、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让世界文化走进中国254
二、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262
第四节 坚持综合创新269
一、文化与创新270
二、创新是文化发展进步的灵魂273
三、在当代中国实现文化创新之可能276
四、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实现中华文化的“综合创新”280
结语289
主要参考文献294
后记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