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可靠性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系统可靠性分析
  • 郭波,武小悦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4813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系统可靠性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系统可靠性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可靠性概论1

1.1 引言1

1.2 基本概念5

1.3 可靠性工程中常用的概率分布9

1.4 可靠性指标及指标体系12

1.4.1 指标12

1.4.2 指标体系13

1.5 可靠性管理16

第二章 系统可靠性模型、预计和分配18

2.1 任务分析与结构功能分解18

2.2 典型系统可靠性模型19

2.2.1 串联系统可靠性模型19

2.2.2 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20

2.2.3 混联系统可靠性模型22

2.2.4 n中取r系统可靠性模型23

2.2.5 冷贮备系统可靠性模型23

2.2.6 竞争模型25

2.2.7 混合模型25

2.2.8 复合模型25

2.3 网络系统可靠性模型26

2.3.1 节点不失效的网络系统可靠性模型26

2.3.2 节点可失效的网络系统可靠性模型32

2.3.3 网络系统可靠性的有关问题38

2.4 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38

2.4.1 单部件可修系统39

2.4.2 串联可修系统42

2.4.3 两个相同部件的并联系统44

2.5 可靠性指标论证45

2.5.1 可靠性指标的选取45

2.5.2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50

2.5.3 可靠性预计方法52

2.5.4 可靠性分配方法55

第三章 高可靠性系统设计要点59

3.1 将长期放心使用作为设计目标59

3.1.1 制作牢靠耐用的系统59

3.1.2 制造技术与可靠性61

3.1.3 金属材料的疲劳断裂61

3.1.4 使用电子器件制造高可靠性系统62

3.2 设计功能难以中断的系统62

3.2.1 高可靠性设计的冗余设计方式62

3.2.2 设计能快速恢复的系统63

3.2.3 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维护维修零件的供应63

3.3 设计抗环境变化的系统63

3.3.1 周围环境温度与可靠性63

3.3.2 彻底排除垃圾和污迹65

3.3.3 设计抗震抗冲击抗加速度的系统66

3.3.4 外来噪声与EMC强化67

3.4 以服务无中断为设计目标68

3.4.1 强化自动恢复功能68

3.4.2 提高预备系统的可靠性68

第四章 故障分析技术70

4.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70

4.2 故障树分析75

4.2.1 故障树分析法的特点与作用75

4.2.2 故障树的建立76

4.2.3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79

4.2.4 故障树定量分析84

4.3 动态故障树分析92

4.3.1 动态故障树的提出92

4.3.2 动态故障树的逻辑门93

4.3.3 动态故障树模型的求解方法94

4.4 GO法97

4.4.1 名词术语和符号97

4.4.2 建模分析100

4.4.3 GO法与FTA的比较104

第五章 维修性与维修工程106

5.1 概述106

5.1.1 维修和维修分类106

5.1.2 维修性与维修工程108

5.1.3 装备的维修级别109

5.1.4 维修性要求110

5.2 维修性预计与分配113

5.2.1 维修性模型113

5.2.2 维修性预计115

5.2.3 维修性分配117

5.3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118

5.3.1 概述118

5.3.2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的程序119

5.3.3 故障的模拟与样本的分配方法122

5.3.4 维修性试验方案的设计123

5.4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125

5.4.1 RCM的基本思想125

5.4.2 系统的RCM分析130

5.5 维修策略与备件决策136

5.5.1 使用检查工作的间隔期137

5.5.2 定时修复与定时报废工作的间隔期138

5.5.3 影响预防性维修间隔期决策的其他因素144

5.5.4 备件储备量决策144

5.6 视情维修147

5.6.1 概述147

5.6.2 视情维修决策模型148

5.6.3 视情维修决策步骤152

5.6.4 EXAKT系统153

5.7 面向任务的维修方法154

第六章 可靠性试验与分析159

6.1 概述159

6.2 可靠性寿命试验160

6.2.1 试验方案设计原则160

6.2.2 指数分布寿命试验方案160

6.2.3 指数分布寿命试验统计分析162

6.3 可靠性验证试验168

6.3.1 定数截尾寿命抽样方案169

6.3.2 定时截尾寿命抽样方案170

6.3.3 序贯寿命试验方案171

6.4 可靠性增长试验172

6.4.1 可靠性增长过程173

6.4.2 可靠性增长试验174

6.4.3 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可靠性增长175

6.4.4 可靠性增长管理176

6.4.5 可靠性增长模型177

6.4.6 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案181

第七章 系统可靠性评定186

7.1 Bayes公式186

7.2 验前分布的确定187

7.2.1 无信息先验187

7.2.2 共轭先验190

7.2.2 极大熵先验191

7.2.3 利用边缘密度确定先验分布193

7.2.4 BootStrap方法196

7.3 单元产品的可靠性的Bayes评定198

7.3.1 成败型产品可靠性的Bayes评定198

7.3.2 指数寿命型产品可靠性Bayes评定199

7.4 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200

7.4.1 金字塔模型200

7.4.2 成败型串联系统的信息综合200

7.4.3 指数寿命型串联系统的信息综合202

7.4.4 成败型与指数型串联系统的信息综合204

7.5 系统可靠性的Bayes评定方法205

7.5.1 成败型串联系统的Bayes综合评定205

7.5.2 指数寿命型串联系统的Bayes综合评定207

7.5.3 成败型与指数型串联系统的Bayes综合评定209

第八章 系统可靠性仿真211

8.1 概述211

8.2 随机变量的抽样方法212

8.2.1 随机数的产生与检验212

8.2.2 直接抽样方法215

8.2.3 舍选抽样方法215

8.2.4 变换抽样方法219

8.2.5 复合抽样方法221

8.2.6 近似抽样方法221

8.3 随机向量和随机过程的抽样方法223

8.3.1 利用条件分布进行抽样223

8.3.2 正态随机向量的抽样224

8.3.3 典型随机过程的模拟225

8.4 模型系统的可靠性仿真226

8.5 基于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系统可靠性仿真技术228

8.5.1 基本术语229

8.5.2 常用仿真推进策略230

8.5.3 三种仿真策略比较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