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权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检察权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1513355.jpg)
- 洪浩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3273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学科: 权力 学科: 研究) 检察机关 权力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检察权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文提要1
英文摘要1
前言1
第一章 检察权制度的一般界说10
第一节 检察权的概念10
一、广义的检察权与狭义的检察权10
二、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的形式12
三、检察权是侦查权与公诉权的集中反映13
四、检察权是行政权的本质反映14
第二节 检察权的内容17
一、刑事公诉权是检察权的核心内容17
二、刑事司法监督权是检察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
三、民事行政司法监督权也是检察权的内容之一23
四、宪法监督权(一般监督权)在许多国家是检察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25
五、检察机关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力及其内容26
六、我国检察权内容的一般分析27
第三节 研究检察权制度的一般意义29
一、研究检察权制度有利于我们统一对检察制度的认识30
二、研究检察权制度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检察权的概念、本质、内容,从而为加强我国检察制度建设打好理论基础32
三、研究检察权制度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检察权与司法权、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推进我国法制化建设32
第二章 检察权的产生34
第一节 检察权的产生及其背景34
一、封建集权的加强是检察权制度产生的政治基础35
二、保护国王权益的需要是检察权产生的直接原因35
三、第一次司法革命:对行政权的限制与司法权的产生37
四、第二次司法革命:对司法权的限制与检察权的形成39
第二节 检察权与中国古代御史制度42
一、中国古代御史制度的形成及其内涵42
二、御史制度的消亡与检察权制度的更新发展45
一、中国当代检察权的产生及其发展48
第三节 中国当代检察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历史渊源48
二、中国当代检察权制度的历史渊源的一般分析55
第三章 检察权制度的比较研究: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检察权制度述评60
第一节 法国检察权制度述评60
一、法国检察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60
二、法国当代检察权制度的内容63
三、法国当代检察权制度的特色66
第二节 美国检察权制度述评69
一、美国检察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70
二、美国当代检察权制度的内容73
三、美国当代检察权制度的特色75
第三节 日本检察权制度述评76
一、日本当代检察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77
二、日本当代检察权制度的内容79
三、日本当代检察权制度的特色82
一、法国人的理念与美国人的制度88
第四节 评价与展望88
二、日本人的实践89
三、日本检察权制度的本质90
第四章 检察权的本质92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与检察权的本质及其属性93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与检察权的阶级本质93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与检察权的法律本质95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检察权的法律属性98
第二节 检察权的基本内容102
一、刑事侦查权102
二、侦查指挥权103
三、刑事公诉权104
第五章 法律监督权制度的形成与检察权制度的异化106
第一节 法律监督权的概念及其内容107
一、法律监督与法律监督权概念的一般界说107
二、法律监督权的内容113
一、法律监督权的产生119
第二节 法律监督权的产生及其专门化119
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法律监督权的专门化121
第三节 法律监督权的本质123
一、法律监督权的模式123
二、法律监督权的本质125
第四节 法律监督权的实现方式135
一、议会监督方式135
二、政府监督方式136
三、法院监督方式137
四、检察监督方式138
五、一般法律监督与专门法律监督相结合的方式139
第五节 检察权的异化: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职能的重合140
一、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重合的历史背景141
二、检察机关对法律监督权的集中实现143
三、检察权的异化:中国检察监督制度的形成、内容及特点147
第六节 法律监督权的地位及其归属153
一、“三权分立”模式国家中法律监督权的地位及其归属154
二、“议行合一”模式国家中法律监督权的地位及其归属154
第六章 我国检察权制度在国家权力体系中职能的重构156
第一节 重构检察权的依据157
一、重构检察权在我国权力体系中的职能是检察权的本质决定的157
二、重构检察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职能是由我国国体性质、政权结构形式的客观需要及法制建设的实际需要决定的158
三、检察权在立法中的矛盾及实际执法中的掣肘也决定了必须重构检察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职能159
第二节 国家权力结构中检察权的法律关系及其调整160
一、1949年的垂直指挥关系160
二、1951年的双重领导关系161
三、1954年的垂直领导原则161
四、1978年的一重领导、一重监督的关系163
五、1982年的双重领导关系164
第三节 检察权的内部职能关系及其调整166
一、检察权内部职能关系的确立166
二、检察院(权)内部职能关系的调整171
一、评断172
第四节 对我国检察权制度的评断与构想172
二、构想176
第七章 检察权实现的基础及其法律保障186
第一节 检察权实现的主体186
一、检察官主体说186
二、检察机关(院)主体说188
三、国家主体说189
第二节 检察权实现的基本原则190
一、组织原则190
二、活动原则192
第三节 检察权实现的基本方式199
一、监督方式199
二、诉讼方式200
三、管理方式206
一、检察官的任免与身份保障制度209
第四节 检察权实现的法律保障209
二、检察装备与后勤保障制度217
第八章 检察权制度的嬗变对我国诉讼结构的影响219
第一节 检察权制度的嬗变对我国刑事诉讼结构的影响219
一、检察权制度对刑事诉讼结构产生影响的法律基础219
二、检察权制度的嬗变对我国刑事诉讼结构的影响221
第二节 检察权制度的嬗变对我国民事、行政诉讼结构的影响231
一、检察权制度对民事、行政诉讼结构产生影响的法律基础232
二、检察权制度的嬗变对我国民事、行政诉讼结构的影响234
三、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进行干预的构想237
余论240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241
附件二:苏联检察院组织法249
附件三:日本检察厅法266
主要参考书目274
后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