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2中国金融发展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陆世敏,戴国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9734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金融(学科: 研究报告 地点: 中国 年代: 2002) 金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2中国金融发展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我国金融业如何适应WTO规则和2002年展望1
1.1 金融发展回顾与分析1
1.1.1 2001年中国金融发展回顾1
1.1.2 2001年货币市场的发展2
1.1.3 2001年资本市场的发展8
1.1.4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资金流动性12
1.1.5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17
1.2 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的现实压力25
1.2.1 加入WTO给银行业带来的压力26
1.2.2 加入WTO给证券业带来的压力28
1.2.3 加入WTO给保险业带来的压力33
1.2.4 加入WTO给信托业带来的压力36
1.2.5 加入WTO给租赁业带来的压力38
1.2.6 加入WTO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其他压力41
1.3 2002年我国金融业发展展望42
1.3.1 货币市场展望43
1.3.2 金融创新浪潮下的衍生品市场展望54
1.3.3 银行业展望58
1.3.4 保险市场展望62
1.3.5 资本市场展望63
2.1.1 2001年市场发展概况67
2.1 2001年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综述67
2 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分析和预测67
2.1.2 同业拆借市场基本情况68
2.1.3 回购交易的基本情况69
2.1.4 现券交易的基本情况70
2.1.5 机构融资和地区融资发展情况71
2.2 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高速发展的原因分析73
2.2.1 一级市场债券发行增加73
2.2.2 市场建设成果累累75
2.2.3 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78
2.2.4 会员积极主动交易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80
2.3.1 2002年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预测83
2.3 2002年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预测和建议83
2.3.2 关于健全债券市场的两点构想85
2.3.3 如休繁荣现券交易89
2.3.4 市场需要货币市场基金92
2.4 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预测和建议94
2.4.1 2001年中国票据市场发展分析94
2.4.2 2001年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原因透视99
2.4.3 2002年中国票据市场发展预测和建议105
3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109
3.1.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110
3.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作用110
3.1.2 利率市场化的作用111
3.2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三个重要问题113
3.2.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企改革113
3.2.2 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货币市场114
3.2.3 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货币工具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15
3.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117
3.3.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分析117
3.3.2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120
3.4 中国利率市场化展望124
3.4.1 利率高层化的基本构想125
3.4.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127
3.4.3 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风险防范128
4 中国资本市场在调整和规范中发展130
4.1 中国资本市场回顾、分析和展望130
4.1.1 2001年:中国股票市场大调整130
4.1.2 股票市场热点评述137
4.1.3 证券监管思路的转变140
4.1.4 2001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情况分析141
4.1.5 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150
4.1.6 置入WTO框架中的中国证券业157
4.1.7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预测162
4.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和预测168
4.2.1 2001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分析168
4.2.2 2001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179
4.3 证券市场监管202
4.3.1 证券监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202
4.3.2 健全法规体系204
4.3.3 严肃查处违规案件219
5 面对“入世”的外汇市场和外汇管理226
5.1 2001年外汇市场运行分析226
5.1.1 外汇交易分析227
5.1.2 汇率走势分析229
5.1.3 背景分析232
5.1.4 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测234
5.2 外汇管理的新发展238
5.2.1 B股对本国个人投资者开放238
5.2.2 允许企业在境外从事外汇套期保值业务239
5.2.3 放宽对外币存贷款利率的限制239
5.2.4 出国留学允许购买一定量的外汇240
5.2.5 调整外币管理政策241
5.2.6 放宽中资企业开立外汇结算账户的标准242
5.3 “入世”对我国外汇管理的影响244
5.4 外汇管理的发展展望248
5.4.1 完善外汇管理的法律体系248
5.4.2 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249
5.4.3 不断提高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程度251
5.4.4 建立和完善外汇收支统计分析、监测及预警体系253
6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创新和预测256
6.1 2001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综述256
6.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资产业务的创新257
6.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258
6.2.2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拓展262
6.2.3 零售业务的拓展与创新264
6.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和创新269
6.3.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历史状况与制度环境269
6.3.2 中间业务运作模式的创新272
6.3.3 其他中间业务的拓展与创新280
6.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与创新284
6.4.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理的创新284
6.4.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困难和展望288
6.5 2002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预测289
6.5.1 加入WTO后中外银行竞争加剧及中资银行的对策289
6.5.2 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296
6.5.3 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合301
6.5.4 新资本协议(神圣条约)的研究与实施准备307
7 中国保险市场分析与预测310
7.1 2001年中国保险市场回顾与2002年保费收入预测310
7.1.1 2001年中国保险市场回顾310
7.1.2 中国保险市场需求潜力分析与预测326
7.2 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332
7.2.1 保险公司投资于资本市场332
7.2.2 保险公司上市融资335
7.2.3 投资连接保险产品338
7.3 中国保险市场监管338
7.3.1 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挑战339
7.3.2 保险信息披露制度341
7.3.3 保险信用评级制度343
7.4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350
7.4.1 监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必要性350
7.4.2 我国现行规定及相关问题分析351
7.5 银行保险353
7.5.1 银行保险的内涵与作用354
7.5.2 国内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制约因素355
7.5.3 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对策357
7.6.1 网络保险358
7.6 保险业务创新358
7.6.2 寿险市场业务创新361
7.6.3 产险市场业务创新362
7.7 “9.11”事件对保险业的影响365
7.7.1 对航空险市场的影响365
7.7.2 对寿险及意外险市场的影响366
7.7.3 对财产和责任险市场的影响366
7.7.4 对再保险市场的影响366
7.7.5 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367
7.8 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和对策367
7.8.1 中国保险业的“入世”承诺368
7.8.2 “入世”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369
7.8.3 我国保险业的对策371
7.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修订374
7.9.1 修订《保险法》的有关建议374
7.9.2 《保险法》的修订原则374
7.9.3 《保险法》的修订内容375
8 2001年货币政策回顾与2002年建议377
8.1 2001年宏观经济形势述评377
8.1.1 经济运行总体平衡,增长逐季回落377
8.1.3 消费品零售额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增幅比2000年略有提高379
8.1.2 工业生产增势减缓,效益增幅出现回落379
8.1.4 投资需求增长快速,有效地拉动了内需380
8.1.5 进出口增幅双双回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381
8.1.6 物价持续走低,通货紧缩压力依然存在383
8.1.7 下岗职工人数减少,再就业率继续走低384
8.1.8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财政收支结余逐月增加384
8.2 2001年货币政策回顾385
8.2.1 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货币供应量385
8.2.2 运用信贷倾斜政策对经济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并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386
8.2.3 注意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为利率市场化打下基础386
8.2.6 兑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387
8.2.4 提高再贴现利率,规范票据市场的发展387
8.2.5 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保证金融稳定387
8.3 2001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388
8.3.1 对货币信贷运行中介变量的效应分析388
8.3.2 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变量影响的效应分析392
8.3.3 货币政策对目标变量影响的效应分析395
8.4 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与货币政策建议397
8.4.1 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397
8.4.2 2002年货币政策建议403
参考文献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