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艺术中的哲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艺术中的哲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494859.jpg)
- 浙江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 ISBN:8440·017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艺术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艺术中的哲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艺术创作的客体3
一、人3
文学即人学&蔡仪3
人的题材的出现&锡德尼·芬克斯坦4
最早表现人的艺术品&陈醉4
我的跳舞便是表现人生&邓肯5
莫扎特的作品反映他的灵魂&傅雷5
艺术着重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杜书瀛7
人物的性格结构&钟本康9
写出人的个性才美&曾保泉10
照相现实主义画出了人的生命感&夏中义11
扮演坏人,要找他好的地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2
一个曹操有多副面孔&王元化13
表现人性的深度:双重欲求与潜意识&刘再复14
布莱希特对人的矛盾性的揭示&陈焜16
“还我普通人”&谭霈生17
怎样写人物&茅盾18
二、社会20
舞蹈是劳动的再现&普列汉诺夫20
最早的艺术应是建筑&朱狄20
美与富的观念的联系&普列汉诺夫21
装饰纹样变化与生产发展&田自秉21
音乐与阶级结构的复杂联系&卓菲娅·丽莎23
柏辽兹与“七月革命”&初旭24
我为什么选热核物理这一社会背景&米·罗姆26
《新星》为什么受人喜爱&春华27
踩着生活走&盖叫天28
三、自然30
人化的自然30
以物喻人、借物抒情、托物起兴&杜书瀛31
不当自然的徒孙,要作自然的儿子&达·芬奇33
尊重自然&毕加索34
节奏,是存在自然界中的音乐原始因素 &汉斯立克34
笔画、结构源于自然&蒋彝35
音乐对自然的“模仿”与“象征”&田青36
地理环境与艺术风格&潘天寿38
从模仿开始&谢明· 薛沐39
风成了影片中的明星&尤里斯· 伊文思40
经纬天地曰文&赵鑫珊41
艺术创作的主体45
一、艺术的主体性45
人制造意义&罗朗·巴尔特45
艺术家的特质&鲁道夫·阿恩海姆46
二个“我”&伍蠡甫47
“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陶同48
艺术欣赏中的主体和客体&蒋红48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葛路50
化景物为情思&叶浅予50
伦敦雾的创造者&龙协涛51
三人观松&朱光潜53
艺术家本是“食桑之蚕”&吴祁云·江宏53
二、个体与群体55
艺术家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苏珊·朗格55
真正的创造者&锡德尼·芬克斯坦55
汉字、书法起源于平民&郭沫若56
民间画工的创造与贡献&王伯敏57
“我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歌德59
种子与参天大树&柴可夫斯基60
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丹纳61
食叶蚕肥丝自足&王森然62
杨小楼与合作者的默契&翁偶虹63
借鉴与合作&科林伍德64
三、创造性思维65
心灵——舞蹈动作的原动力&邓肯65
智、意、情交替着占优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66
艺术想象中的分析与综合&A·科瓦廖夫67
想象 是杰出的艺术本领&鹿耀世68
暗示、联想与“不动之动”&滕守尧69
整体性思维&彭立勋70
倾向思维&周昌忠71
模糊思维&周企平72
蒙太奇思维&汪流74
只有靠直觉才能与对象中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柏格森75
作为创造性的诗的直觉&马利丹76
艺术创作的引发&阿诺·理德77
音乐创作中的灵感&张前78
招邀灵感&朱光潜79
“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彭立勋80
超意识与下意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81
控制歌唱须用“半意识性”&林俊卿82
幻想和白日梦&弗洛伊德83
梦境中的创作&朱光潜84
人我不分、物我不分&吕俊华85
四、主体的社会制约87
民族文化对作家的作用&歌德87
把萧索的时代变为人类心灵的歌曲 &卢那察尔斯基88
元代画家画竹的缘由&葛路90
来自民间的“喜剧”&张立富91
瓦格纳艺术风格的形成&保罗· 享利·朗格92
作家阶级性的归属与游离&王元化93
五、主体的生理心理机制95
艺术型的人&A· 科瓦廖夫95
熟练的生理机制&王天民96
音乐能力组合结构&李孝忠97
技能的训练与音乐脑&沈建军98
音调的高级神经生理基础&M·勃里诺娃100
视觉在音乐想象中的作用&田青102
无意识思维的生理机能&陆一帆103
熟练才能进入下意识 &刘帼君104
创作动机与情绪情感&杨文虎105
兴趣、心境与审美&潘智彪106
绘画的心理能力&李孝忠107
做“白日梦”的音响诗人&赵鑫珊108
孤独感,一种文化创造的内驱力&赵鑫珊·周玉明109
心灵深层的秩序&腾守尧110
六、主体的修养112
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亨利·托马斯等112
为大众呐喊的版画家&胡涂113
顶住压力拍《大独裁者》&查尔斯·卓别林114
毕加索的选择&锡德尼·芬克斯坦114
黄宾虹成功的要诀&裘柱常115
“要使自己成为一座炉熔”&谭霈生116
作家的箱子&克莹117
广收博采,他为我用&常香玉117
处处留心,才有深厚修养&朱光潜119
对艺术天才的误解&朱光潜119
艺术实践123
一、艺术实践的特点123
不可替代的实践&Л·A·泽列诺夫等123
艺术认识的个性特点&杜书瀛124
有多少作家,就有多少心灵&郑万隆125
卡拉扬与艺术家的个性&陈克127
舞蹈创作应由内到外&章民新128
步态——人物特殊的语言&赵捷130
潘天寿构图的独特风格&姜今131
个人的吸引力&大卫·比斯法姆131
丰富而有序&傅天仇132
神在一笔&德西迪里瓦斯· 奥班恩133
二、艺术实践的过程134
观察人的内心世界&孙绍振134
从乌鸦到莫洛卓娃&C· Г·卡普拉诺娃135
创作的“模糊性”与“自动性”&王蒙136
舞蹈者的身体是灵魂的再现&邓肯138
情感——创作的马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39
书法与情感运动&郭振华140
中国园林艺术创作的序列&孟兆桢141
音乐的创作过程&柴可夫斯基143
我排《罗米欧与朱丽叶》&徐企平144
从形象到抽象,从抽象再到形象&谢明144
我对《二泉映月》的反思和表演&闵惠芬145
心理力量与形体力量的结合&耶日·格洛托夫斯基147
空间蒙太奇&谭霈生147
事与愿违&斯托洛维奇148
创作过程总要受到抽象思维的“束缚”&金开诚149
三、艺术实践的结果151
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王向峰*151151
艺术的真实不是科学的真实&潘天寿151
美化不等于概念化&德拉克罗瓦152
艺术品是创造品&苏珊·朗格153
不由自主的结果&鲍列夫154
《等待戈多》的意向感&王向峰155
艺术作品159
一、艺术作品中的辩证关系159
中国画艺术中的辩证法观点&杨启舆159
“有意昧的形式”说&滕守尧161
巧妙的边框&许桂良162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戴士和163
结构产生意义&于敏164
整体与局部&丰子恺165
中国舞蹈的对比美&蓝凡166
小中见大&刘天华168
艺术中外在的美或丑与内在的美或丑的矛盾 &王朝闻168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朱光潜170
偶然性和“偶然音乐”&黄腾鹏170
动如醉,静如梦&朱光潜172
埃舍尔绘画中的“怿圈”&乐秀成172
在有限中呈现无限&鲁道夫 ·阿恩海姆173
0=无限丰富174
二、艺术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人类性175
皇宫建筑与封建等级&刘敦桢175
方正与曲折&刘志华175
“异化”社会与荒诞剧&刘东177
大都市的音响世界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恩斯特·迈耶尔178
中国画的民族精神&傅抱石179
俄罗斯民族芭蕾&罗·扎哈洛夫180
《四世同堂》的魅力&蓝翎181
浪漫派音乐特色&彼得·斯·汉森182
两种艺术、两种文化美感的人类性&黄育馥184
作品中的人类性&鲍列夫186
三、艺术作品的欣赏187
把作品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彭立勋187
欣赏的公式&鲍列夫187
用情感来体验&张前188
《红楼梦》中的戏迷&徐扶明190
审美的心理距离&潘智彪191
欣赏与视觉生理&陈国昭193
“高山流水”之指与“高山流水”之志&蒋孔阳194
鉴赏与文化&达尔文194
怎样感受音乐的内容&叶传开195
为什么看不懂&格罗塞197
莎翁谈想象& 莎士比亚198
“无画处皆成妙境”&彭立勋199
色彩通感&鲍列夫199
“间离”概念的意蕴&叶魏茨曼200
布洛的“距离”说&陆一帆201
音乐欣赏的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卓菲娅·丽莎201
艺术作品的“空筐”结构&赵鑫珊201
四、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204
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格罗塞204
为什么写作&萨特204
讲出社会和民众的内心秘密&科林伍德205
以美感为中心的动力系统&林兴宅205
“列宁格勒”交响曲与人民的心声&博里斯·施瓦茨206
艺术对人的教育作用&狄德罗208
音乐的生理作用&陆一帆210
用舞蹈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约翰·马丁210
优美的心理功能&陆一帆211
艺术家的贡献&罗丹212
艺术的联系与发展217
一、艺术的内部联系217
一切艺术都是诗、音乐、绘画&费尔巴哈217
“诗中有色画中有声”&王伯敏217
印象主义绘画、文学在音乐中的表现&保罗·亨利·朗格218
中外乐曲的关系&王国维220
不应拒绝吸收外来的影响&马蒂斯221
印度雕刻与中国雕刻 &常任侠222
中国艺术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扎沃卡茨娅223
二、艺术的外部联系225
艺术离不开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刘纲纪225
“后现代派”的哲学基础&邵大箴226
文艺创作与道德问题&李准·丁振海227
艺术与政治&傅抱石227
古塔与道教&王振复227
科学与美学&徐纪敏229
理论物理学与音乐&赵鑫珊230
审美趣味总是同生产力水平携手并进&普列汉诺夫231
艺术发展与文化发展&卡冈232
系统中的艺术&卡冈234
三、艺术的历史联系235
艺术起源说种种&朱狄235
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廖可兑236
从劳动工具到乐器&普列汉诺夫237
继承与发展&徐悲鸿238
现代艺术中的原始因素&路易斯·霍斯特238
舞台美术的发展&廖可兑239
从音的标准高度变化看科技进步的影响&缪天瑞239
文艺复兴时代对交响乐队的影响&罗加尔·列维茨基241
发展必然要变形&金行健242
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戴士和244
四、艺术与未来246
新技术革命下的艺术地位&林兴宅246
科学技术与综合艺术的发展&倪进248
权利平等&Л·A·拉契科夫249
计算机与艺术思维&陈飞龙250
关键是戏剧观的突破&贾鸿源250
“重要的是铸造人”&列·谢·维戈茨基252
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滕守尧253
合一分一合,艺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倪进254
文艺研究方法的现代化&陈孝英255
西方现代艺术和东方审美观念&田珊257
息息相通&赵鑫珊259
展望话剧的未来&胡导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