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刘维良,齐建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750751040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1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1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1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意义2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7

四、心理健康与德育11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内容17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17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18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2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原则与方法25

一、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25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28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32

第四节 国外学校的心理教育发展37

一、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的比例38

二、学校心理教育的范围38

三、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38

四、学校心理教育的形式39

五、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资格培训40

第五节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41

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阶段41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误区43

三、对今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43

第二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45

第一节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45

一、认知过程的特点45

二、情感的特点49

三、意志的特点49

四、个性的特点51

五、小学生的同伴团体53

六、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53

第二节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55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55

二、中学生的心理冲突58

三、青春期的心理特点60

第三节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64

一、初中生的认知特点64

二、初中生的情感和意志特点65

三、初中生的自我意识66

四、初中生的人际关系67

五、性成熟及性意识的萌动69

第四节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69

一、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69

二、高中生的情感70

三、高中生意志的发展71

四、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71

五、高中生个性的发展73

六、高中生的人际交往73

七、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特点74

第三章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设计总论75

第一节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指导思想与形成75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程指导思想75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形式81

第二节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设计过程84

一、确定目标及其意图84

二、确定活动内容86

三、确定活动方式87

第三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要点及其活动方式87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要点和活动方式87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内容要点和活动方式92

三、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内容要点和活动方式96

四、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要点和活动方式98

第四节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的原则与方法100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堂教学总原则100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堂教学的方法102

第五节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106

一、心理健康活动能够成功的指导者人格特征106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指导教师的角色和作用107

三、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教师应采取的基本态度109

第四章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内容(上)111

第一节 学习辅导111

一、学习辅导的涵义111

二、学习辅导的目标112

三、学习辅导的内容112

四、学习动机辅导113

五、学习情绪辅导116

六、学习行为辅导120

七、学习能力辅导124

八、掌握学习策略辅导126

九、学习辅导案例130

第二节 生活辅导132

一、生活辅导的概念和意义132

二、生活辅导的目标和内容133

三、生活辅导案例139

第三节 青春期辅导140

一、青春期辅导的概念和意义140

二、青春期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140

三、青春期辅导的目标与内容143

第四节 职业辅导145

一、职业辅导的概念和意义145

二、职业辅导的目标和内容146

三、职业辅导的案例156

第五章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辅导内容(下)158

第一节 自我辅导158

一、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把握的涵义158

二、课程目的158

三、自我认识的内容159

四、自我认识辅导的实施内容159

五、自我辅导案例161

第二节 人际辅导166

一、人际交往辅导的涵义166

二、人际交往辅导的目标166

三、人际交往辅导的内容167

四、人际交往辅导的实施167

五、人际交往辅导的案例170

第三节 创造性辅导182

一、创造性辅导的概念和意义182

二、创造性辅导的目标183

三、创造性辅导的实施183

四、创造性辅导案例190

第六章 学校心理咨询概述192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和方法192

一、行为疗法192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193

三、合理情绪疗法195

第三节 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197

一、教育性原则197

二、交友性原则197

三、启发性原则198

四、保密性原则199

五、预防性原则200

六、发展性原则200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过程201

一、咨询双方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201

二、搜集信息,搞清问题的范围和可能性质201

三、诊断检查,明确咨询目录204

四、选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具体的指导帮助和治疗205

五、追踪反馈,巩固和发展咨询成效206

六、转诊和停诊208

第四节 学校心理咨询的技术209

一、建立咨询关系的技术209

二、行为改变的技术213

第七章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219

第一节 学习问题219

一、学习障碍219

二、学习疲劳221

三、儿童厌学症221

四、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222

第二节 交往问题223

一、同伴关系223

二、青春期的男女交往226

第三节 情绪问题227

一、恐怖症227

二、抑郁症229

三、焦虑症231

第四节 人格问题234

一、人格不良倾向234

二、人格障碍237

第五节 行为问题241

一、多动症241

二、咬指甲245

三、口吃246

四、儿童抽动症247

第六节 品行障碍248

一、品行障碍的特点248

二、品行障碍的原因249

三、学生常见的品行障碍249

第七节 其它心理问题251

一、耐挫折能力低251

二、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253

三、性心理问题254

四、自闭症255

第八节 学生常见心理咨询案例分析257

一、学习疲劳咨询案例257

二、儿童厌学症咨询案例258

三、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咨询案例260

四、性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案例262

五、社交恐怖症咨询案例263

六、考试焦虑症咨询案例265

七、疑病症例证(心理医生手记)266

八、强迫症例证(心理医学手记)266

九、儿童多动行为咨询案例267

十、口吃咨询案例269

十一、偷窃行为咨询案例270

第八章 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72

第一节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72

一、转变观念,调整目标272

二、实施渗透,关键在人273

三、多管齐下,分层渗透274

第二节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76

一、班主任的角色及其必备的心理品质276

二、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79

第三节 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283

一、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的意义283

二、学校领导支持的具体体现283

第四节 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协助288

一、家庭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288

二、社会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296

第九章 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对学生的影响299

第一节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299

一、国外研究情况299

二、国内研究情况301

三、总结303

第二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303

一、时代的意义304

二、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305

三、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306

第三节 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307

一、自我修养的提高307

二、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307

三、专家的处理309

四、社会支持系统311

第四节 教师心理卫生工作的基本问题312

一、教师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312

二、教师心理卫生的原则313

三、教师心理卫生工作的组织实施313

四、教师心理危机的预防性干预315

第五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317

一、教师心理状态对课堂心理气氛的影响317

二、教师的自我效能319

三、教师的领导作风320

四、教师归因偏差323

五、教师的奖励与惩罚326

第六节 师生关系330

一、师生关系及作用330

二、师生关系的特点332

三、“好教师”品质研究333

四、师生冲突335

第十章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管理及评估340

第一节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340

一、机构设置及工作流程340

二、工作职责341

第二节 心理辅导室的建设351

一、心理辅导室位置的选择352

二、心理辅导室的组成结构及设施352

三、心理辅导室的功能354

第三节 学生资料的搜集与心理档案的建立356

一、搜集学生资料、建立心理档案的意义和原则356

二、搜集学生资料的内容和方法359

三、心理档案的建立及使用370

第四节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评估376

一、评估的原则和内容377

二、评估的实施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