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太仓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太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0766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956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995页
- 主题词: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太仓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3
大事记11
第一篇 建置区划67
第一章 建置67
第一节 沿革67
第二节 县名由来69
第二章 区划71
第一节 县境71
第二节 行政区划75
附:太仓县各乡镇概况一览表86
第三章 集镇88
第一节 建置镇88
第二节 乡集镇91
第三节 小集镇101
第二篇 自然环境109
第一章 地质 地貌109
第一节 地质109
第二节 地貌110
第一节 气候111
第二章 气候 物候111
第二节 物候115
第三章 水文116
第一节 水系116
第二节 水位119
第一节 面积121
第二节 土壤121
第四章 土地121
第五章 野生物126
第一节 植物126
第二节 动物132
第六章 自然灾害133
第一节 干旱 洪涝133
第二节 风 雹 雷击134
第三节 地震137
第一节 环境污染138
第七章 环境保护138
第二节 环境监测140
第三节 环境治理141
第三篇 人口145
第一章 人口规模145
第一节 历代人口145
第二节 人口分布148
第三节 人口密度150
第二章 人口变动150
第一节 自然增减150
第二节 迁徙流动152
第三节 流动人口153
第三章 人口构成154
第一节 民族154
第二节 年龄154
第三节 性别156
第四节 文化158
第五节 职业159
第四章 婚姻 家庭161
第一节 婚姻161
第二节 家庭161
第五章 人口控制162
第一节 工作网络162
第二节 晚婚晚育163
第三节 少生优生164
第四节 节育措施165
附:人口姓氏166
第四篇 农业172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72
第一节 土地改革172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174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176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77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178
第二章 劳力 耕地 农具178
第二节 耕地面积179
第三节 农具农机181
第三章 种植业182
第一节 作物耕作182
第二节 作物品种185
第三节 作物栽培188
第四节 作物保护192
第五节 肥料199
第六节 作物与气候200
第四章 林业205
第一节 植树造林205
第二节 果树207
第三节 蚕桑208
第四节 竹子209
第五章 畜牧业209
第一节 畜禽品种209
第二节 畜禽饲养211
第三节 疫病防治213
第六章 副业214
第一节 养蜂214
第二节 食用菌214
第三节 编织214
第七章 渔业217
第一节 水产捕捞217
第二节 淡水养殖219
第八章 生产实绩222
第一节 产量产值222
第二节 收益分配229
第五篇 水利235
第一章 堤闸工程235
第一节 海塘235
第二节 圩堤239
第三节 水闸241
第四节 涵洞246
第一节 干河247
第二章 河道整治247
第二节 支河250
第三章 农田灌排252
第一节 灌排工具252
第二节 田间工程254
第四章 事业机构255
第一节 管理所(站)255
第三节 水文观测站256
第二节 防汛抗旱指挥部256
第六篇 工业262
第一章 工业体制262
第一节 部省市属工业262
第二节 县属工业263
第三节 乡镇村办工业266
第四节 私营工业和手工业268
第一节 纺织工业271
第二章 工业门类271
第二节 轻工工业273
第三节 机械工业277
第四节 电子工业278
第五节 化学工业279
第六节 建材工业281
第七节 食品工业282
第八节 冶金工业283
第九节 电力工业284
第三章 企业选介289
第一节 纺织轻工企业289
第二节 机械电子企业292
第三节 化工建材企业295
第四节 冶金 食品企业296
第四章 名优产品299
第一节 部优 省优299
第二节 市优300
第一章 江海运输303
第一节 海上运输303
第七篇 交通303
第二节 长江运输306
第二章 内河运输307
第一节 航道与桥梁307
第二节 内河客运309
第三节 内河货运311
第一节 官路乡道314
第三章 陆路运输314
第二节 公路315
第三节 桥梁318
第四节 陆路客运320
第五节 陆路货运324
第四章 港口 装卸327
第一节 港口327
第二节 装卸328
第一节 安全管理330
第五章 交通管理330
第二节 运输市场管理333
第三节 航政 路政335
第四节 管理机构336
第八篇 邮电340
第一章 邮电机构340
第一节 解放前机构340
第二节 解放后机构340
第二章 邮政341
第一节 邮路341
第二节 设备342
第三节 业务343
第三章 电信344
第一节 电路344
第二节 设备347
第三节 业务348
第一节 国营商业353
第九篇 商业353
第一章 经营体制353
第二节 集体商业356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357
第二章 网点分布359
第一节 县城网点359
第二节 乡村网点359
第三节 集贸市场361
第一节 粮油购销362
第三章 商品购销362
第二节 农副产品收购366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371
第四节 生活消费品供应376
第五节 药品购销382
第四章 饮食服务385
第一节 饮食业385
第二节 服务业385
第一节 外贸概况387
第五章 对外贸易387
第二节 出口商品388
第六章 仓储调运391
第一节 仓储391
第二节 调运392
第十篇 财税395
第一章 财政395
第一节 财政体制395
第二节 财政收支398
第三节 财务管理402
第四节 公产管理405
第五节 审计监督407
第二章 税赋407
第一节 工商税捐407
第二节 农业赋税413
第一节 典当421
第十一篇 金融421
第一章 金融机构421
第二节 银楼423
第三节 钱庄425
第四节 银行426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427
第二章 货币流通429
第一节 流通币种429
第二节 货币流量431
第一节 单位存款432
第三章 存款432
第二节 个人储蓄433
第四章 贷款434
第一节 工商贷款434
第二节 农业贷款436
第三节 基建贷款437
第四节 民间借贷437
第一节 侨汇438
第五章 代理业务438
第二节 债券439
第六章 保险441
第一节 机构441
第二节 险种441
第三节 理赔442
第十二篇 城乡建设445
第一章 县城建设445
第一节 概况与规划445
第二节 城池446
第三节 公用事业448
第四节 公共建筑454
第五节 住宅建设455
第二章 农村建设456
第一节 集镇建设456
第二节 农房建设458
第一节 城镇房产管理459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459
第二节 土地管理461
第三节 白蚁防治465
第四章 建筑业466
第一节 企业与队伍466
第二节 勘察设计467
第三节 建筑施工468
第四节 建筑管理469
第十三篇 综合经济管理475
第一章 计划统计475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475
第二节 统计477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479
第一节 市场管理479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481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482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483
第四节 商标管理483
第六节 广告管理484
第三章 物价管理484
第一节 组织机构484
第二节 价格管理485
第三节 市场物价486
第四节 交换比价492
第一节 计划分配494
第四章 物资管理494
第二节 市场调节495
第五章 计量管理495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495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496
第三节 商贸计量管理496
第四节 工业计量管理497
第五节 计量器具制造497
第一节 解放前党组织状况50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501
第十四篇 党派社团501
第一节 解放后历届县委和党代会504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508
第四节 党组及基层党组织509
第五节 党的建设513
第六节 纪律检查518
第七节 统战工作520
第八节 宣传工作522
第二章 民主党派524
第一节 组织机构524
第二节 主要活动525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526
第一节 沿革526
第二节 党务528
第三节 特工530
第二节 中和党太仓支部532
第一节 青年党太仓县党部532
第四章 其他党派532
第五章 社会团体533
第一节 工人团体533
第二节 农民团体537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539
第四节 妇女团体544
第五节 工商团体547
第六节 其他团体549
第一节 政府机构553
第十五篇 政务553
第一章 民国政府及代议机构553
第二节 代议机构557
第二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558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58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60
第三节 代表选举564
第一节 机构沿革567
第三章 人民政府567
第二节 政事政绩572
第三节 信访工作577
第四节 外事接待578
第四章 人民政协579
第一节 历届县政协委员会579
第二节 工作机构583
第三节 主要活动583
第十六篇 治安司法587
第一章 治安587
第一节 机构587
第二节 治安整顿588
第三节 行政管理591
第四节 交通管理593
第五节 消防594
第二章 检察597
第一节 机构597
第六节 监所597
第二节 刑事检察598
第三节 经济、法纪检察599
第四节 监所、控申检察599
第三章 审判600
第一节 机构600
第二节 刑事审判601
第三节 民事、经济审判601
第一节 法制宣传603
第四节 平反冤假错案603
第四章 司法行政603
第二节 人民调解604
第三节 律师605
第四节 公证606
第十七篇 民政609
第一章 优抚 安置609
第一节 优抚609
第二节 安置611
第三节 烈士褒扬612
第二章 社会福利612
第一节 慈善团体612
第二节 福利事业613
第三节 福利生产614
第三章 社会救济615
第一节 救灾615
第二节 救济616
第三节 扶贫617
第四章 社会服务617
第一节 婚姻登记617
第二节 殡葬改革618
第三节 地名管理618
第十八篇 劳动人事623
第一章 劳动管理623
第一节 工人队伍623
第二节 用工制度624
第三节 劳动就业626
第四节 劳动调配628
第二章 人事管理629
第一节 干部队伍629
第二节 人员编制631
第三节 干部调配631
第四节 干部制度632
第一节 工资制度635
第三章 工资奖金635
第二节 工改工调637
第三节 奖励工资640
第四节 津贴641
第四章 劳保福利642
第一节 安全生产642
第二节 劳动保险643
第三节 职工福利644
第一节 募兵 征兵649
第一章 兵役649
第十九篇 军事649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650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650
第四节 预备役制651
第二章 兵防652
第一节 驻军652
第二节 地方武装654
第三节 军事设施659
第三章 民兵660
第一节 组织建制660
第二节 军事训练661
第三节 各种活动662
第四节 民兵代表会663
第四章 兵事663
第一节 太平军攻克太仓663
第二节 齐卢交战在浏河664
第三节 抗击日伪军665
第四节 解放太仓城666
附:日军侵略暴行666
第二十篇 教育672
第一章 旧学672
第一节 州学 县学 书院672
第二节 社学 义塾 私塾672
第二章 幼儿教育673
第一节 事业概况673
第二节 幼儿园简介674
第三章 小学教育675
第一节 事业概况675
第二节 小学简介679
第四章 中学教育680
第一节 事业概况680
第二节 中学简介683
第五章 中专职业教育686
第一节 中等专业学校686
第二节 职业学校689
第六章 成人教育691
第一节 农民教育692
第二节 职工教育693
第三节 干部教育694
第七章 教师695
第一节 教师队伍695
第二节 培训进修696
第一节 沿革697
第八章 勤工俭学697
第二节 成果698
第九章 经费设备698
第一节 教育经费698
第二节 校舍设备700
第二十一篇 科技705
第一章 组织机构705
第一节 科研机构705
第三节 科普组织706
第二节 农科网络706
第四节 测报机构708
第二章 科学研究709
第一节 项目与经费709
第二节 科技队伍710
第三节 科研成果711
第三章 科技活动716
第一节 学术交流716
第二节 科技培训717
第三节 情报与咨询717
第四节 科普宣传718
第五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719
第四章 技术推广与应用719
第一节 工业技术推广719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720
第三节 医疗卫生技术推广720
第五节 电子计算机应用721
第四节 节能技术推广721
第六节 沼气利用722
第二十二篇 文化726
第一章 组织设施726
第一节 文化单位726
第二节 文艺社团731
第三节 娱乐场所734
第二章 文学艺术736
第一节 文学创作736
第二节 戏剧 曲艺741
第三节 音乐 舞蹈743
第四节 书画 摄影744
第五节 民间文学746
第六节 民间艺术750
第三章 报刊 广播 电视753
第一节 报刊753
第二节 广播756
第三节 电视757
第四章 文物胜迹758
第一节 文物758
第二节 园林762
第二十三篇 卫生766
第一章 医疗事业766
第一节 医防单位766
第二节 医疗技术771
第三节 医疗制度773
第二章 卫生保健775
第一节 爱国卫生775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777
第三节 妇幼保健779
第四节 人口死因781
第三章 血吸虫病防治782
第一节 疫病流行782
第二节 查螺灭螺783
第三节 查病治病784
第四节 联防协作785
附:其他寄生虫病防治786
第四章 中医787
第一节 中医队伍787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789
第三节 中医验方790
第五章 药政792
第一节 药品管理792
第二节 药品检验793
第二十四篇 体育797
第一章 体育设施797
第一节 县级设施797
第二节 基层设施798
第二章 学校体育799
第一节 体育教学799
第三节 业余训练800
第二节 “达标”活动800
第四节 学校运动会802
第五节 师资队伍807
第三章 群众体育808
第一节 传统项目808
第二节 现代项目810
第四章 运动员与裁判员816
第一节 等级运动员816
第二节 等级裁判员817
第二十五篇 社会821
第一章 人民生活821
第一节 职工生活821
第二节 农民生活822
第二章 风尚习俗824
第一节 岁时习俗824
第二节 礼仪习俗826
第三节 生产习俗831
第四节 生活习俗832
第五节 迷信陋习836
第六节 社会新风838
第三章 宗教840
第一节 佛教840
第二节 道教841
第三节 天主教842
第四节 基督教843
第五节 伊斯兰教844
第四章 同乡会会道门844
第一节 同乡会844
第二节 会道门845
第五章 方言846
第一节 语音系统847
第二节 词汇选录853
第三节 语法特点867
第四节 谚语 隐语 歇后语869
第一节 古代人物877
第一章 传记传略877
第二十六篇 人物877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886
第二章 革命烈士名录904
第一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904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905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907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908
一、刘家港与郑和下西洋921
附录921
二、地方文告931
三、历代地方志略述934
四、要事纪略939
五、轶事趣闻943
六、地方掌故944
七、民间传说946
《太仓县志》编纂始末951
修志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