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utoCAD 2000三维技术精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AutoCAD 2000三维技术精粹](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473187.jpg)
- 颜国忠,李隆春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1401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制图程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utoCAD 2000三维技术精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三维设计的优点1
1.2 AutoCAD的三维功能简介2
1.3 AutoCAD三维设计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要求4
1.4配置适于三维设计的工作环境4
第2章 等轴测图的绘制11
2.1等轴测图基础11
2.2设置等轴测绘图环境13
2.3等轴测下图形的绘制14
2.3.1等轴测椭圆的绘制14
2.3.2等轴测模式下角度的绘制15
2.3.3等轴测模式下尺寸的标注17
2.3.4等轴测模式下文字的标注18
2.4等轴测作图实例19
第3章AutoCAD的三维空间24
3.1三维空间基础24
3.1.1笛卡尔坐标系24
3.1.2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球坐标26
3.1.3三维模型在空间的摆放和投影27
3.2三维空间的视图变换29
3.2.1用Vpoint命令设置观察点29
3.2.2用罗盘和坐标三角架设置观察点31
3.2.3用View工具条获得正交视图和等轴测视图33
3.2.4用对话框设置观察角度(DDvpoint命令)37
3.2.5获得平面视图(Plan命令)38
3.3透视投影图的生成(Dview命令)38
3.3.1Dview命令概述39
3.3.2 Dview命令的执行及各命令选项的含义40
3.3.3使用DVIEW命令获得透视图的一般步骤48
3.4视图的管理(View命令)48
3.5使用3D Orbit工具条变换视图51
3.5.13D Orbit工具条和快捷菜单52
3.5.2三维平移(3DPan命令)53
3.5.3三维缩放(3DZoom命令)54
3.5.4旋转三维视图(3DOrbit命令)54
3.5.5连续旋转三维视图(3DCorbit命令)55
3.5.6旋转虚拟照相机(3DSwivel命令)55
3.5.7调整距离(3DDistance命令)55
3.5.8 3DCLIP命令56
3.6视口的分割(Vports命令)56
3.7三维空间的坐标系变换59
3.7.1坐标系图标的含义和控制60
3.7.2使用UCS工具条和下拉菜单62
3.7.3用户坐标系的变换和管理(UCS命令)64
3.7.4使用对话框管理UCS(UCSMAN命令)71
3.7.5 UCS的应用实例74
3.8对象捕捉和点过滤器的使用77
3.8.1使用对象捕捉77
3.8.2使用点过滤器81
第4章 三维编辑82
4.1常用编辑命令在三维作图中的使用82
4.2三维编辑命令83
4.2.1三维旋转(Rotate3d)83
4.2.2三维镜像(Mirror3d)86
4.2.3三维阵列88
4.2.4三维对齐(Align)90
4.2.5三维修剪(Trim)和延伸(Extend)91
4.3使用拖放式编辑功能93
第5章 三维模型的建立94
5.1三维建模概述94
5.2平面对象的拉伸96
5.2.1设置高度和厚度(Elev命令)97
5.2.2修改对象的高度和厚度98
5.3三维线框模型的建立99
5.3.1建立三维多义线(3Dpoly命令)100
5.3.2三维多义线的编辑101
5.3.3样条曲线(使用Spline命令)103
5.3.4样长曲线的编辑(Splinedit命令)106
5.3.5线框模型实例一111
5.3.6线框模型实例二117
5.4三维表面建模概述124
5.5 Surfaces工具条和下拉菜单126
5.6绘制三维表面(3Dface命令)128
5.7编辑三维面边界的可见性129
5.8多边形网格(3Dmesh命令)130
5.9三维多义面网格(Pface命令)131
5.10基本三维几何体网格(3D命令)132
5.10.1立方体(设定Box选项)133
5.10.2锥体(设定Cone选项)134
5.10.3圆盘(设定Dish选项)135
5.10.4圆顶(设定Dome选项)136
5.10.5四边形网格(设定Mesh选项)136
5.10.6棱锥体(设定Pyramid选项)137
5.10.7球体(设定Sphere选项)138
5.10.8圆环体(设定Torous选项)139
5.10.9楔形体(设定Wedge选项)140
5.11拉伸表面网格(Tabsurf命令)140
5.12边界表面网格(Edgesurf命令)141
5.13旋转表面网格(Revsurf命令)142
5.14直纹表面网格(Rulesurf命令)144
5.15三维网格的编辑145
5.15.1用Pedit命令编辑曲面145
5.15.2用夹特点编辑网格顶点149
5.15.3用Stretch命令编辑网格150
5.15.4用Properties命令编辑网格151
5.15.5三维网格的炸开和展平152
5.16表面建模实例1153
5.17表面建模实例2161
5.18表面建模实例3164
第6章 实心体模型的建立和编辑166
6.1三维实心体建模概述166
6.2 Solids工具条和下拉菜单168
6.3基本的三维实心几何体169
6.3.1实心立方体(Box命令)169
6.3.2实心球体(Sphere命令)171
6.3.3实心圆柱体(Cylinder命令)171
6.3.4实心圆锥体(Cone命令)173
6.3.5实心楔形体(Wedge命令)174
6.3.6实心圆环体(Torus命令)175
6.4拉伸实心体(Extrude命令)176
6.5旋转实心体(Revolve命令)179
6.6实心体的切割(Slice命令)180
6.7.1并集(Union命令)181
6.7实心体的布尔运算181
6.7.2差集(Subtract命令)182
6.7.3交集(Intersect命令)183
6.8实心体的干涉检查(Interfere命令)184
6.9生成剖面和剖视图(Section命令)185
6.10实心体的倒角186
6.10.1倒圆角(Fillet命令)187
6.10.2倒直角(Chamfer命令)188
6.11三维实心体的显示控制190
6.11.1控制等分线的数目(Isolines变量)191
6.11.2控制实心体的显示精度(Facetres变量)191
6.11.3控制轮廓线的显示(Dispsilh变量)192
6.12提取三维实心体的属性参数(Massprop命令)193
6.13使用SolidEdit命令编辑实心体194
6.13.1Solids Editing工具条和下拉菜单195
6.13.2编辑实心体的表面(Face)196
6.13.3编辑实心体的边(Edge)202
6.13.4其他实心体编辑功能202
6.14实心体建模实例1205
6.15实心体建模实例2214
6.16实心体建模实例3218
第7章 复杂工程项目的建模和组织220
7.1为项目创建专门的目录221
7.2图层、颜色和线型的组织和管理222
7.2.1使用图层属性管理对话框222
7.2.2用Object Properties工具条管理图层和对象属性226
7.2.3使用Express图层工具227
7.3使用图块功能228
7.3.1建立图块(Block命令和Bmake命令)229
7.3.2输出图块文件(Wblock命令)230
7.3.3插入图块(Insert命令)231
7.3.4图块的炸开(Explode命令)231
7.3.5图块的重新定义232
7.4使用群组功能232
7.5使用外部引用功能234
7.5.1外部引用工具条235
7.5.2用对话框管理外部引用图形(Xref命令)236
7.5.3插入外部引用(Xattach命令)237
7.5.4删除外部引用238
7.5.6重新设定外部引用文件的路径239
7.5.7并入外部引用239
7.5.5重新加载和卸载外部引用239
7.5.8外部引用和图块的裁剪(Xclip命令)240
7.5.9提高外部引用的性能242
7.5.10使用外部引用日志文件243
7.6外部引用的编辑244
7.6.1编辑外部引用的工具条和下拉菜单244
7.6.2编辑外部引用(Refedit命令)245
7.6.3增加和去除工作对象(Refset命令)247
7.6.4退出外部引用编辑状态247
7.7使用AutoCAD 2000的多任务功能247
7.8清除图形中多余的图块、图层、线型等(Purge命令)249
7.9提高系统运行速度的几项措施249
第8章 图纸的设置和图形的打印输出251
8.1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251
8.2使用图页(Layout)254
8.2.1使用工具条和快捷菜单进行图页设置255
8.2.2使用Layout命令设置图页256
8.2.3图页参数设置258
8.2.4使用向导建立图页263
8.3标题栏的建立和插入263
8.4建立浮动视口266
8.4.1使用对话框建立浮动视口266
8.4.2使用Mview命令建立浮动视口268
8.4.3裁剪视口(Vpclip命令)270
8.5视图的布局270
8.6图纸设置的一般步骤271
8.7使用Mvsetup命令进行图纸设置276
8.7.1在平铺视口模型空间里使用Mvsetup命令276
8.7.2在图纸空间里使用Mvsetup命令277
8.8对实心体模型进行图纸设置284
8.7.3使用Mvsetup命令进行图纸设置的一般步骤284
8.8.1使用Solview命令设置实心体的视图285
8.8.2 Solview命令生成的图层288
8.8.3使用Soldraw命令绘制浮动视口中的实心体的轮廓图289
8.8.4使用Solview命令和Soldraw命令进行图纸设置和输出的缺点292
8.9使用Solprof命令生成实心体轮廓293
8.10获得彻底的平面图形296
8.11通过输出、输入wmf文件获得三维模型的平面轮廓图297
8.12打印图形(Plot命令)298
第9章 三维模型的着色和渲染300
9.1三维模型的着色300
9.1.1Shade工具条和下拉菜单300
9.1.2三维模型的着色(Shademode命令)301
9.2Render工具条和下拉菜单304
9.3三维模型的渲染305
9.3.1获得渲染图的一般步骤306
9.3.2装载和卸载渲染器307
9.3.3渲染参数的设置307
9.3.4使用渲染视口315
9.3.5设置渲染背景316
9.3.6设置雾效果319
9.3.7设置灯光320
9.3.8创建光源321
9.3.9建立和管理渲染场景328
9.3.13贴图方式和贴图坐标328
9.3.10设置材质329
9.3.11新建材质331
9.3.12使用材质库337
9.3.14在渲染图中插入场景对象342
9.3.15场景对象库343
9.3.16显示渲染场景的参数统计344
第10章 AutoCAD与3DS MAX的配合使用346
10.1 AutoCAD与3D MAX的数据交换346
10.1.1在3DS MAX中导入DWG图形347
10.1.2在3DS MAX中输入DWG图形时的对象转换关系350
10.1.3从3DS MAX中导出DWG文件351
10.1.4从3DS MAX中输入DWG图形时的对象转换关系353
10.1.5利用3DS文件在AutoCAD和3DS MAX之间交换数据354
10.1.6利用DXF文件在AutoCAD和3DS MAX之间交换数据354
10.2使用3DS MAX渲染和AutoCAD的模型356
附录A AutoCAD的图标、命令对照358
附录B AutoCAD14的系统变量381
后记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