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化学 第1、2、3、4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普通化学 第1、2、3、4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469560.jpg)
- H.л.格琳卡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4
- 标注页数:76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化学 第1、2、3、4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册目次1
第五版序言…………………………………………………………iii1
第一章绪论1
1.物质〔哲〕及其运动1
2.物质和物质的变化、化学研究的方法和对象3
3.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在苏联国民经济中的地位6
4.化学的创始和它最初的发展10
5.罗蒙诺索夫——化学的奠基者16
6.原子-分子学说的起源23
第二章原子-分子学说23
7.拉瓦西的贡献25
8.定比定律27
9.倍比定律28
10.当量定律30
11.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发展、原子量概念的引入33
12.气体反应中的体积关系36
13.亚佛加德罗定律37
14.分子学说的胜利40
15.分子学说和化学元素41
16.地球上各种元素的含量44
17.气态物质分子量的测定46
18.气体的克分子体积49
19.气体的分压力52
20.蒸气分子量的测定54
21.气体分子运动学说55
22.原子量的测定57
23.化学符号61
24.化学式的推导62
25.根据化学式的计算66
26.化学方程式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68
27.化学反应中能的转变71
28.热化学方程式74
29.原子和分子的真实性76
第三章Д.И.门德雷耶夫的周期律84
30.元素分类的开端84
31.Д.И.门德雷耶夫的周期律87
32.元素的周期系89
33.周期系的意义98
34.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门德雷耶夫104
第四章原子结构108
35.电子的发现109
36.乐琴射线的发现110
37.放射性的发现112
38.镭和它的性质114
39.放射性物质的射线115
40.放射性元素的蜕变117
41.带核原子模型118
42.核电荷、摩斯莱定律122
43.元素的线状光谱、波尔学说126
44.原子的电子层的结构130
45.原子内电子的状态、波动力学的概念135
第五章分子结构140
46.化学键和原子价140
47.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54
48.分子和离子的极化156
第六章固态物质的结构159
49.物质的聚集状态159
50.晶态物质和无定形物质160
51.晶体的内部结构160
52.原子和离子半径的测定171
53.类质同晶现象175
54.元素的原子序数179
第七章周期律的发展179
55.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周期律181
56.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87
57.放射性元素和它们的蜕变193
58.放射系196
59.同位素197
60.移位定律199
61.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201
人名对照表207
62.化学反应的速度207
第八章化学动力学与化学平衡207
第二册目次207
附录207
Ⅲ.放射性元素的变化207
Ⅱ.稳定元素的同位素207
Ⅰ.元素表207
63.化学平衡214
64.吕·查德里原理220
65.自然界中的氢224
66.氢的制取224
第九章氢224
67.氢的性质和用途227
68.原子氢230
69.别凯托夫金属置换顺序231
70.氧化-还原反应233
第十章水·溶液237
水237
71.自然界中的水237
72.水的物理性质238
73.水的化学性质242
溶液243
74.溶液的性质244
75.溶解过程244
76.溶液的浓度245
77.溶解度249
78.Д.И.门德雷耶夫的水化学说253
79.过饱和溶液257
第十一章溶液的性质258
80.渗透压力258
81.溶液的蒸气压263
82.溶液的凝固和沸腾264
第十二章电离学说271
83.酸、碱和盐溶液的性质与根据稀溶液所导出的定律的偏差271
84.溶液的电导274
85.电离学说276
86.离解过程281
87.电流通过溶液的机构284
88.离解度287
89.由溶液的电导测定离解度290
90.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95
91.离解常数299
92.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状况301
93.从电离学说的观点来看酸、碱和盐的性质303
94.氢氧化物及其离解305
95.离子平衡的移动308
96.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是其离子的反应311
97.离子方程式313
98.电解质溶液中互换反应的机构314
99.离子方程式的组成方法320
100.水的离解321
101.盐类的水解324
102.对于酸、碱性质的新观点329
人名对照表331
第三册目次331
第十三章空气、惰性气体331
103.大气的组成331
104.空气的物理性质332
105.惰性气体334
第十四章 卤素339
106.卤素的通性339
107.自然界中的卤素340
108.卤素的物理性质341
109.卤素的化学性质342
110.卤素的制备及用途346
111.卤素与氢的化合物349
112.卤素的含氧化合物356
11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构成364
第十五章氧族369
114.氧族的通性369
氧370
115.氧370
116.臭氧372
117.氧化物和氢氧化物373
118.过氧化氢376
硫379
119.自然界的硫及硫的制备379
120.硫的性质及用途382
121.硫化氢384
122.金属硫化物387
硫的含氧化合物389
123.亚硫酐及亚硫酸389
124.硫代硫酸391
125.硫酐393
126.硫酸394
127.焦硫酸398
128.硫酸的工业制备399
129.过硫酸405
130.催化作用405
131.硫与卤素的化合物411
硒副族411
132.硒和碲411
第十六章氮族414
133.氮族的通性414
134.自然界中的氮、它的制备及性质415
氮415
氮与氯的化合物416
135.氨416
136.铵盐420
137.氨及铵盐的用途422
138.氨的制备423
139.联氨、氢叠氮酸428
氮的含氧化合物429
140.氧化亚氮429
141.氧化氮430
142.二氧化氮431
143.亚硝酸433
144.硝酸434
145.苏联氮工业的发展441
146.自然界中氮的循环443
磷444
147.自然界的磷、磷的制备及性质444
148.磷与氢的化合物及与卤素的化合物447
149.磷的氧化物与磷的酸448
150.磷肥料451
151.砷453
砷副族453
152.锑457
153.铋458
第十七章碳族460
154.碳族的通性460
碳461
155.自然界中的碳461
156.碳的同素异性现象461
157.吸附作用465
158.碳的化学性质、碳化物470
159.碳酐和碳酸471
碳的含氧化合物471
160.一氧化碳476
161.碳与硫及氮的化合物478
162.热化学479
163.燃料及其种类483
164.气体燃料486
165.自然界中碳的循环491
有机化合物493
166.有机化合物的通性493
167.A.M.布特列罗夫及其化学结构理论496
168.有机化台物分类的原则500
169.饱和烃504
170.不饱和烃508
171.环烃514
172.烃的卤素衍生物519
173.酒精或醇520
174.醚523
175.醛523
176.酮525
177.羧基酸526
178.醣528
179.胺、氨基酸及蛋白质531
硅534
180.自然界中的硅、它的制备和性质534
181.硅与氢和卤素的化合物536
182.硅酐或硅石537
183.硅酸及其盐类538
184.玻璃542
185.陶瓷546
186.水泥546
187.硅的有机化合物549
188.物质的晶态和膠态550
缪体550
189.分散系552
190.膠体微粒的组成556
191.膠体溶液的制备557
192.膠体溶液的稳定性558
193.凝聚作用561
194.亲液膠体和憎液膠体562
195.膠冻的生成564
第十八章金属的通性567
196.金属的物理性质567
人名对照表567
第四册目次567
197.金属的化学性质570
198.原电池574
199.原电池中电流产生的机构、金属的电极势576
200.金属的腐蚀581
201.从矿石取得金属588
202.电解590
203.电解定律595
204.合金599
第十九章周期系第一族610
碱金属610
205.碱金属的通性610
206.自然界中的碱金属611
207.碱金属的制备和性质612
208.钠615
209.钾620
铜副族622
210.铜副族的通性622
211.铜623
212.银631
213.金636
第二十章络合物的生成原理639
214.络合物的结构639
215.作为络合物的结晶水化物与复盐643
216.配位基在络离子中的空间位置644
217.引起络离子形成的力的本性645
第二十一章周期系第二族651
碱土金属651
218.碱土金属的通性651
219.铍653
220.镁654
221.钙657
222.锶和钡661
锌副族662
223.锌663
224.镉666
225.汞667
第三族主副族671
226.第三族主副族的通性671
第二十二章周期系第三族671
227.硼672
228.硼的化合物673
229.铝675
230.镓副族682
钪副族682
231.钪副族的通性682
第二十三章 周期系第四及第五族的金属685
锗副族685
232.锗副族的通性685
234.锡686
233.锗686
235.铅690
236.铅蓄电池695
钛副族697
237.钛副族的通性697
238.钛698
239.锆、钍698
钒副族699
240.钒副族的通性699
241.钒700
242.铌、钽701
第二十四章 周期系第六及第七族的金属702
铬副族702
243.铬703
244.钼、钨708
245.铀711
锰副族712
246.锰712
247.铼717
248.自然界中的铁718
铁副族718
第二十五章周期系第八族718
249.生铁的冶炼720
250.生铁再制成锻铁与钢724
251.钢的热处理726
252.在苏联黑色冶金工业的发展729
253.铁的性质及其化合物730
254.钴735
255.镍737
256.铂族金属的通性740
铂族金属740
257.铂741
258.钯、铱742
第二十六章原子核744
259.原子核的复杂性及其人工裂变744
260.中子和正电子的发现747
261.原子核学说749
262.原子核的结合能、质量亏损750
263.人工放射性752
264.超铀元素755
265.利用原子内能的问题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