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江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江县志
  • 贵州省台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33242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739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7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江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篇 地理32

第一章 建置沿革32

第一节 沿革32

第二节 现行政区41

第二章 人口46

第一节 人口变化46

第二节 人口分布52

第三节 人口构成55

第一节 地层构造与矿产60

第三章 地质地貌60

第四节 人口控制60

第二节 地貌62

第四章 气候63

第一节 光能64

第二节 热量66

第三节 风70

第四节 降水71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73

第五章 水文74

第一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74

第二节 水质75

第一节 类型与现状76

第六章 土地76

第二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77

第七章 野生植物及动物81

第一节 野生植物81

第二节 野生动物84

第八章 自然灾害86

第一节 旱涝86

第二节 风雹冷害与雷击87

第三节 病虫害和兽害88

第二篇 民族89

第一章 苗族89

第一节 族称族源及迁徙89

第二节 婚姻 家庭 社会组织90

第三节 生产及生活94

第四节 习俗98

第五节 节日集会102

第六节 服饰105

第七节 语言110

第八节 历法119

第九节 崇拜与迷信121

第十节 民间文学艺术124

第二章 汉族及其他民族139

第一节 汉族139

第二节 其他民族143

第一节 区域自治144

第二节 民族事务工作144

第三章 民族工作144

第三节 民族干部146

第四节 民族文化及学校工作147

第四章 民族关系147

第一节 婚姻关系147

第二节 语言交往148

第三节 文化技术交流148

第四节 风俗交融149

第三篇 党群151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党群151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台江县党部151

第二节 民众团体153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台江县委员会154

第一节 机构设置154

第二节 党员代表会议及党代表大会160

第三节 纪律检查工作161

第四节 政治运动及经济建设165

第五节 部办工作170

第三章 人民团体176

第一节 台江县总工会176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台江县委员会181

第三节 台江县妇女联合会183

第四节 其他团体184

第一章 清朝、民国时期台江地方政权186

第一节 台拱厅署186

第四篇 政权 政协186

第二节 台拱县公署台江县政府187

第三节 议事会 参议会189

第四节 厅署 县府政务概略189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190

第一节 代表选举190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192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196

第四节 人大工作198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202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机构设置202

第二节 施政方式210

第三节 政务纪要210

第四节 档案工作213

第四章 政协台江县委员会215

第一节 各族各界代表会议215

第二节 县政协委员会议216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217

第四节 主要活动219

第五篇 军事223

第一章 机构驻军及设施223

第一节 机构223

第二节 驻军226

第三节 军事设施227

第二章 兵役228

第一节 募兵征兵228

第三章 民兵组织及防空战备229

第一节 民兵229

第二节 志愿兵义务兵229

第二节 防空战备234

第四章 兵事235

第一节 清代农民起义235

第二节 红军过境及抗暴斗争240

第三节 解放台江与剿匪242

第六篇 司法246

第一章 公安246

第一节 治安管理246

第二节 惩治反革命及取缔会道门250

第三节 案件侦破及监所管理253

第二章 检察255

第一节 刑事检察及法纪检察256

第二节 经济监所检察及控告申诉259

第三章 法院261

第一节 机构及制度261

第二节 刑事审判及民事审判263

第三节 经济审判及行政审判264

第四节 执行判决及案件复查265

第四章 司法行政266

第一节 法制及调解266

第二节 律师及公证269

第七篇 人事 劳动 民政272

第一章 人事272

第一节 干部来源及干部管理272

第二节 干部编制275

第三节 离退休及福利278

第二章 劳动281

第一节 招工及调配281

第二节 保险保护及仲栽283

第三节 劳动工资286

第三章 民政292

第一节 优抚安置292

第二节 救济福利294

第三节 收容遣送及扶贫298

第四节 婚姻登记300

第一章 经济综述301

第一节 发展概况301

第八篇 国民经济管理301

第二节 经济结构304

第三节 人民生活309

第二章 计划管理312

第一节 管理体制312

第二节 计划编制及实族313

第三章 统计管理316

第一节 管理体制316

第二节 成果统计317

第三节 抽样调查319

第四章 物资管理320

第一节 物资购进320

第二节 物资供应322

第一节 管理体制323

第五章 物价管理323

第二节 价格及管理324

第三节 交换比价及物价指数328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331

第一节 贸易集市管理331

第二节 工商登记334

第三节 商标及经济合同管理336

第七章 计量监督管理338

第一节 计量器具338

第二节 计量管理339

第三节 器具检修及标准化管理340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342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342

第九篇 农业342

第二节 土地改革344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345

第四节 人民公社347

第五节 承包责任制347

第二章 种植业348

第一节 耕地348

第二节 耕作制度改革350

第三节 农作物产品产量351

第四节 品种改良360

第五节 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362

第六节 肥料365

第七节 农作物保护366

第八节 县办农场368

第三章 养殖业369

第一节 禽畜蜂饲养369

第二节 鱼类养殖370

第三节 畜种改良372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374

第四章 林业375

第一节 森林资源375

第二节 营林377

第三节 森林保护383

第四节 木材购销384

第五节 林政管理388

第六节 林区建设390

第七节 林业科技391

第五章 水利394

第一节 蓄水工程394

第二节 引水工程396

第三节 提水工程397

第四节 人畜饮水工程399

第五节 经营管理401

第六章 农业机具402

第一节 新式农机具402

第二节 机耕403

第三节 经营管理403

第七章 乡镇企业404

第一节 行业404

第二节 资金来源及经济效益407

第三节 管理409

第十篇 工建交邮412

第一章 工业412

第一节 重工业412

第二节 轻工业420

第二章 城乡建设及环境保护428

第一节 县城建设428

第二节 乡镇建设432

第三节 建筑业433

第四节 环境保护435

第三章 交通436

第一节 陆路436

第二节 水路443

第三节 运输444

第四节 管理446

第四章 邮电449

第一节 机构449

第二节 网络及设施450

第三节 邮电业务452

第四节 邮电资费456

第五节 通信质量460

第十一篇 商贸462

第一章 商业462

第一节 民族商品462

第二节 食盐464

第三节 百货及纺织品465

第四节 五金交化469

第五节 食肉蛋禽及烟酒糖470

第六节 石油 煤炭473

第七节 饮食服务474

第八节 经营管理476

第二章 供销合作478

第一节 机构沿革478

第二节 收购480

第三节 供应481

第三章 粮油483

第一节 粮食收购483

第二节 粮食销售486

第三节 油料购销489

第四节 粮油储运490

第十二篇 财政 税收 审计494

第一章 财政494

第一节 体制及管理494

第二节 预算内收支498

第三节 预算外收支514

第二章 税务519

第一节 税制演变及管理体制519

第二节 流转税类521

第三节 所得税类526

第四节 地方税类528

第五节 其他税类533

第六节 利润监交与基金征集534

第七节 征收管理535

第一节 行企财务收支审计542

第三章 审计542

第二节 财政收支及金融审计544

第三节 基本建设与经济效益审计545

第四节 财经法纪审计及内部验资审计549

第十三篇 金融552

第一章 机构552

第一节 银行及保险公司552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553

第二章 货币流通与管理553

第一节 货币流通553

第二节 货币管理557

第一节 企业性财政性存款559

第三章 银行存款559

第二节 城镇储蓄存款560

第四章 银行贷款563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563

第二节 工业贷款565

第三节 商业货款567

第四节 农业贷款569

第五章 基本建设拨款及贷款573

第一节 基本建设拨款573

第二节 基本建设贷款574

第六章 银行其他业务574

第一节 代理财政金库574

第二节 代理发行及兑换国家债券575

第三节 农村社队会计辅导576

第七章 信用合作社576

第一节 社务管理及股金576

第二节 存款及贷款577

第三节 经营盈亏579

第八章 保险580

第一节 承保580

第二节 理赔581

第十四篇 教育583

第一章 义学私塾书院583

第一节 义学私塾583

第一节 学校发展585

第二章 小学教育585

第二节 书院585

第二节 学制教材及教学592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595

第三章 中学教育597

第一节 学校发展597

第二节 管理体制600

第三节 学制课程601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602

第五节 体育卫生及文娱活动603

第四章 职业教育605

第一节 师范学校605

第二节 职业学校607

第一节 农民教育609

第五章 成人教育609

第二节 职工教育611

第六章 教师613

第一节 队伍发展613

第二节 教师培训616

第三节 教师待遇618

第七章 经费及设备620

第一节 经费620

第二节 校舍及设备624

第十五篇 医药卫生627

第一章 卫生事业627

第一节 事业机构627

第二节 经费630

第三节 设备632

第二章 卫生防疫633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633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638

第三节 公共卫生638

第三章 妇幼保健641

第一节 新法接生与儿童保健641

第二节 妇女保健642

第四章 医疗643

第一节 中医643

第二节 西医644

第三节 民间草医644

第一节 队伍经费及设施645

第五章 计划生育技术645

第二节 节育技术646

第六章 医药647

第一节 中西药物647

第二节 药物炮制配制及管理649

第十六篇 科技 文化 体育651

第一章 科技651

第一节 科技机构及科技队伍651

第二节 科技活动653

第三节 科技成果655

第二章 文化事业656

第一节 文化事业机构656

第二节 文化活动658

第三节 文学艺术及理论660

第四节 史志666

第五节 图书发行及阅览666

第三章 文物名胜668

第一节 古建筑及古遗址668

第二节 名胜673

第四章 广播电影电视报刊675

第一节 广播675

第二节 电视677

第三节 县报677

第四节 电影678

第五章 体育679

第一节 体育设施679

第二节 民族传统体育680

第三节 群众体育682

第四节 竟技活动683

人物传685

牛羊奖685

保禾、高禾686

九大白687

潘老冒688

张秀眉688

李鸿基691

九松692

张丁往、张不往693

周庆芝693

徐培荫694

罗熠斌694

邰胜江695

张金培696

李金亮697

杨光文697

姜启昌699

王子奎699

张卓700

张伯修701

曾宪云702

潘志清703

熊天祥704

吴翁生704

陆往报705

邰昌厚706

傅鸿兴706

阿泡707

傅秀峰708

张泽芝708

李文裳709

张明泽710

严伯屏710

李长英711

熊天牧712

赵庆德713

邰玉衡714

杨翁丁714

张老丁716

杨文美716

杨昌禹717

张平衡718

高雪峰719

张树福719

杨通玉720

熊兆元720

杨永祯721

附录722

修志始末7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