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与系统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与系统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454967.jpg)
- 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清华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与系统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六章 信号检测导论1
6.1绪言1
6.2二种取态的信号的检测2
6.3贝叶斯准则4
6.4“安全”平均风险准则(最小最大准则)9
6.5信道的工作特性图和奈曼-皮尔逊(Neyman-Peanson)准则11
6.6理想观测者准则及等先验概率条件下的最优准则15
6.7在多次测量条件下的二元假设检验17
6.8似然比检测系统29
6.9假设的序列检验32
6.10后验概率与检测37
6.11估计基本问题48
6.12最小均方差估计50
6.13各种代价函数情况下的贝叶斯估计61
6.14最大似然估计68
6.15小结估计问题74
6.16匹配过滤器及模糊函数75
6.17维纳(Wiener)过滤——对于平稳过程的最小均方误差估计83
6.18维纳预测器92
7.1系统的状态方程97
第七章 卡尔曼滤波97
第六章 参考文献97
7.2状态方程的时域解与频域解100
7.2.1状态方程的频域解101
7.2.2状态方程的时域解102
7.3系统的离散状态方程106
7.3.1随机序列106
7.3.2离散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107
7.4统计估计110
7.4.1均方误差最小的条件110
7.4.2最小方差无偏估计111
7.4.3线性最小方差无偏估计114
7.5卡尔曼滤波117
7.5.1卡尔曼滤波的说明118
7.5.2卡尔曼滤波的公式推导119
7.5.3卡尔曼滤波的特点124
7.6投影125
7.6.1投影的定义125
7.6.2投影的引理125
7.6.3从投影推导卡尔曼滤波方程129
8.2连续信号的数字化、抽样定理131
8.1引言131
第八章 离散线性变换131
第七章 参考文献131
8.3离散付立叶变换(DFT)136
8.3.1付立叶变换的几种可能形式137
8.3.2离散付立叶变换的导出138
8.3.3离散付立叶变换的性质141
8.3.4二维离散付立叶变换150
8.4快速付立叶变换(FFT)154
8.4.1时域快速付立叶变换算法155
8.4.2频域快速付立叶变换算法163
8.4.3快速付立叶变换的实现168
8.4.4ChirpZ变换算法(CZT)171
8.5离散希尔伯特变换174
8.5.1数列的因果性及其Z变换性质174
8.5.2最小相位条件178
8.5.3离散付立叶变换的希尔伯特变换关系183
8.5.4复数数列的希尔伯特变换关系186
8.6沃尔什——哈达玛变换188
8.6.1沃尔什函数及其性质190
8.6.2沃尔什变换及其性质195
8.6.3快速沃尔什变换(FWT)203
8.6.4二维沃尔什变换210
8.7结束语212
第八章 参考文献215
第九章 数字滤波器215
9.1引言215
9.2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216
9.2.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217
9.2.2线性非移变系统219
9.2.3系统的因果性、稳定性220
9.2.4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221
9.2.5系统的频域表示法222
9.2.6Z变换225
9.2.7系统函数(转移函数)227
9.2.8信号流图表示法232
9.2.9无限时宽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233
9.2.10有限时宽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237
9.3无限时宽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理论和逼近243
9.3.1引言243
9.3.2由模拟滤波器来设计无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246
9.3.3冲激不变法247
9.3.4双线性变换法250
9.3.5模拟——数字的变换253
9.3.6频率变换264
9.3.7直接设计数字滤波器266
9.3.8设计无限时宽冲激响应滤波器的最佳化方法269
9.4有限时宽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理论和逼近276
9.4.1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讨论276
9.4.2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特性及频率响应277
9.4.3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零点位置283
9.4.4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技术285
9.4.5利用窗函数来设计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285
9.4.6利用频率抽样来设计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290
9.4.7最佳(最大误差最小化)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液波器设计297
9.4.8各类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直接比较313
9.4.9无限时宽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与有限时宽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简单比较314
9.5数字滤波器中的有限字长效应315
9.5.1数字系统的运算类型315
9.5.2数字滤波器中的量化类型。截尾与舍入317
9.5.3输入信号的量化效应。量化噪声通过线性系统320
9.5.4系数的量化效应324
9.5.5运算的舍入效应331
10.1.1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349
10.1概述349
第十章 通信系统349
第九章 参考文献349
10.1.2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350
10.1.3本章主要内容351
10.2幅度(线性)调制系统351
10.2.1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352
10.2.2振幅调制(AM)353
10.2.3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制(DSB)356
10.2.4单边带调制(SSB)358
10.2.5残留边带调制(VSB)361
10.2.6线性调制信号的同步介调364
10.2.7包络介调368
10.2.8本地载波的产生方法——同步原理370
10.2.9线性调制系统同步介调的抗噪声性能373
10.2.10应用包络检波的噪声特性378
10.2.11频分复用(FDM)380
10.3角(非线性)调制系统381
10.3.1角调制的概念382
10.3.2窄频带角调制383
10.3.3正弦信号宽带调频385
10.3.4任意信号宽带调频389
10.3.5宽带调相392
10.3.6宽带角调制方法394
10.3.7宽带角调制的介调方法396
10.3.8窄带角调的噪声特性399
10.3.9宽带调频的噪声特性400
10.3.10宽带调相的噪声特性408
10.3.11宽带调频门限信噪比409
10.4脉冲调制系统415
10.4.1引言415
10.4.2抽样定理及网络方框图415
10.4.3脉冲幅度调制(PAM)系统424
10.4.4时分复用427
10.4.5脉冲幅度调制(PAM)系统的噪声特性432
10.4.6脉冲时间调制(PDM)系统435
10.4.7脉宽调制(PDM)系统的噪声特性442
10.4.8脉位调制(PPM)系统的噪声特性445
10.5脉冲编码调制系统与增量调制系统449
10.5.1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450
10.5.2二进制脉码调制(PCM)系统的噪声特性462
10.5.3增量调制(△M)467
10.5.4总和增量调制(△-∑)476
10.5.5自适应增量调制(ADM)479
10.5.6差值脉码调制(DPCM)483
10.6数字信号调制载波系统486
10.6.1振幅键控(ASK)系统487
10.6.2频率键控(FSK)系统494
10.6.3移相键控(PSK及DPSK)系统499
10.6.4数字调制方式的比较506
第十章 参考文献509
附录B 线性差分方程509
B.1概述509
B.2.1常系数齐次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510
B.2利用特征方程求解线性差分方程510
B.2.2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513
B.3用卷积和的办法求解差分方程515
B.3.1求离散时间系统的冲激响应516
B.3.2求冲激响应差分方程模式的普遍化520
B.4Z变换523
B.5用Z变换法求解差分方程528
B.5.1将差分方程变成Z变量方程528
B.5.2卷积特性529
B.5.3Z反变换529
B.5.4利用Z变换方法来求解线性差分方程举例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