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质量管理小组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质量管理小组手册
  • 卢明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质量管理小组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由来和发展1

一、质量检验阶段1

目 录1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3

一、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3

二、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企业的、全过程的、全员的质量管理6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任务和特点7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7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8

三、传统的质量管理与TQC的区别8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PDCA循环9

四、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9

一、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10

二、控制和提高质量的八个步骤10

三、PDCA循环的特点11

第五节 质量保证和质量保证体系12

一、质量保证13

二、质量保证体系13

三、如何建立质量保证体系14

第六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6

一、标准化17

二、计量19

三、质量情报20

四、质量教育21

五、质量责任制22

一、日本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概况和经验24

第七节 质量管理小组的发展和现状24

二、美国质量管理小组发展概况27

三、世界各国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经验和特点28

四、中国质量管理小组发展情况30

五、中国、日本、美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异同点31

六、借鉴国外的经验,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小组33

第二章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35

第一节 质量管理小组的组成35

一、质量管理小组的宗旨和任务35

二、质量管理小组的组成36

三、质量管理小组的注册登记38

四、质量管理小组组长39

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40

第二节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40

二、活动的程序和方法42

三、小组会进行的方法45

四、成果发表会及交流会46

第三节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的总结48

一、成果的总结48

二、成果经济效果的计算50

第四节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管理58

一、制订管理办法58

二、企业领导的职责58

三、中层领导人员的职责58

四、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59

五、管理中的注意事项59

一、成果的发表60

二、活动的评价60

第五节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评价60

三、成果的评分办法61

第三章 常用统计方法61

第一节 质量数据64

一、数据的特性和分布64

二、数据的收集72

三、数据的整理和算法77

第二节 排列图82

一、排列图的概念和用途82

二、排列图的作图步骤83

三、作排列图的注意事项84

四、排列图的实例85

第三节 调查表88

一、缺陷位置调查表89

三、废品原因调查表90

二、不良项目调查表90

四、质量分布调查表92

五、检查确认调查表93

第四节 直方图94

一、直方图的概念和用途94

二、直方图的作图步骤94

三、直方图的形状分析96

四、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98

五、作直方图的注意事项100

第五节 工序能力指数101

一、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101

二、工序能力调查106

三、机械能力指数108

四、工序能力指数的应用111

二、图解方法的优点113

第六节 管理图117

一、管理图的概述和作法117

二、管理图的使用121

三、管理图的实例131

第七节 相关分析138

一、相关分析概述138

二、散布图的作图步骤140

三、散布图的型式和观察分析143

四、相关检验145

第八节 列联表分析155

一、列联表的一般型式155

二、应用列联表的注意事项156

三、r×c列联表158

四、2×c列联表161

五、2×2列联表162

第九节 矩阵数据分析163

一、矩阵数据分析的概念163

二、主成分的概念166

三、主成分的计算和分析168

四、矩阵数据分析法的主要用途169

第四章 常用图解方法171

第一节 图解方法的特点171

一、统计方法与图解方法的不同点171

第二节 关连图法174

一、关连图法的概念174

二、关连图的类型175

三、关连图法的主要用途178

四、关连图的制作步骤179

六、关连图法应用实例180

五、绘制关连图的注意事项180

一、亲和图法的概念182

第三节 亲和图法182

二、亲和图法的用途184

三、亲和图的制作步骤185

四、亲和图法与关连图法的比较186

五、亲和图法应用实例186

第四节 因果图法191

一、因果图法的概念191

二、因果图的制作步骤191

三、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192

四、两种类型的因果图193

五、因果图法应用实例194

六、01排秩法194

七、对策表197

一、系统图法的概念198

第五节 系统图法198

二、系统图的类型200

三、系统图法的主要用途200

四、系统图的制作步骤203

五、系统图法应用实例206

第六节 矩阵图法209

一、矩阵图法的概念209

二、矩阵图的类型210

三、矩阵图法的主要用途213

四、矩阵图法应用实例214

第七节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220

一、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的概念220

二、过程决策程序图的两种类型221

四、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的制作方法223

三、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的主要用途223

五、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应用实例224

第八节 网络图法228

一、网络图法的概念228

二、网络图的作法229

三、时差计算233

四、网络图的用法236

五、网络图法应用实例237

第五章 优选法及正交试验设计243

第一节 优选法244

一、对分法244

二、0.618法246

三、分数法247

四、因素轮换法248

一、正交表的意义250

第二节 试验的正交设计250

二、正交表的种类及选用方法252

三、正交表的特点253

四、试验的正交设计方法254

第三节 正交表的极差分析255

一、两位级试验的极差分析255

二、两位级设计及极差分析实例256

三、极差分析的注意点258

四、正交设计的分批试验259

五、三位级的正交设计261

第四节 交互作用265

一、交互作用的意义265

三、交互作用的极差分析266

二、交互作用在正交表中的反映266

四、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269

第五节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方法270

一、评分法270

二、综合合格率法273

第六节 正交设计试验的方差分析273

一、方差分析在正交设计试验中的意义和作用273

二、单因素两位级试验的方差分析274

三、单因素多位级试验的方差分析276

四、两位级正交设计试验的方差分析279

五、多位级正交设计试验的方差分析283

第七节 正交表的并列法289

一、两位级表的并列法289

二、并列后的方差分析291

三、其他位级正交表的并列法295

第六章 价值工程297

第一节 价值工程的概念297

一、价值的含义297

二、价值工程的定义297

三、价值工程的应用范围299

四、价值工程的活动程序299

第二节 对象选择与情报收集300

一、对象选择的一般原则300

二、三种帮助选择的方法301

三、情报资料的收集303

第三节 功能分析304

一、明确功能要求和功能定义304

二、功能整理304

第四节 功能评价305

一、功能评价系数法306

二、功能成本法308

三、关于目标成本309

第五节 方案创新与制定310

一、方案创新的原则与要求311

二、方案创新的方法311

三、方案的具体化311

第六节 方案评价312

一、概略评价中设想的整理312

二、概略评价313

三、详细评价314

四、方案的试验研究315

五、提案审批315

一、企业经济效果的评价316

第七节 价值工程成果总评316

二、方案实施的社会效果的评价317

第七章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实例318

一、瞄准国内先进水平改革挖潜增加效益 江西国药厂激素车间实验室QC小组318

二、抗氧剂1010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北京化工三厂抗氧车间QC小组331

附录349

附录一质量管理小组注册登记暂行办法349

附录二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351

附录三 全国第五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发表课题评分办法”356

附录四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有关的登记表格式359

附录五正态分布表364

附录六 F检验的临界值(Fa)表368

附录七常用正交表378

参考文献3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