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
  • 邱斌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80730718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汉语-名词-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戴耀晶1

摘要1

ABSTRACT1

1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1

1.0引言1

1.1以往文献对古代汉语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的理解2

1.2以往文献对现代汉语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的理解8

1.3以往文献中出现的方位类相关词19

2方位类词的研究近况及本书的研究方法26

2.0引言26

2.1以古代汉语方位类词为主要对象的研究26

2.1.1从语法学角度进行的研究27

2.1.2从语义学角度进行的研究29

2.1.3从词源学角度进行的研究30

2.1.4从文化学角度进行的研究31

2.1.5一般性的研究31

2.1.6针对个案的研究32

2.2以现代汉语方位类词为主要对象的研究33

2.2.1一般性的研究35

2.2.2针对个案的研究40

2.3以往汉语方位类词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之处45

2.3.1以往汉语方位类词研究的特点45

2.3.2以往汉语方位类词研究的不足之处47

2.4本书的研究方法47

2.4.1本书想解决的主要问题47

2.4.2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48

3方位类词归类问题探讨49

3.0引言49

3.1方位类词的主要语义和语法属性50

3.1.1方域指示性50

3.1.2一价性52

3.1.3名词相关性55

3.1.4可后置性57

3.2从语义上给方位类相关词分类58

3.2.1没有价性的方位类相关词59

3.2.2参照词只能是谓词的方位类相关词59

3.2.3具有二价性的方位类相关词60

3.2.4和参照点同指的方位类相关词60

3.2.5表示参照点内部非任意区域的方位类相关词61

3.2.6表示参照点内部任意区域的方位类相关词61

3.2.7表示参照点外部区域的方位类相关词62

3.2.8表示非单一方向的方位类相关词62

3.2.9不表示参照点内部区域的方位类相关词62

3.2.10只表示参照点内部区域的方位类相关词62

3.2.11只表示空间语义的方位类相关词63

3.2.12不只表示空间语义的方位类相关词63

3.3从语法上给方位类相关词分类65

3.3.1不可进入“向XV”格式的单纯方位类相关词65

3.3.2可进入“向XV”格式的单纯方位类相关词67

3.3.3不可后置的合成方位类相关词:里外里68

3.3.4只能后置的合成方位类相关词68

3.3.5可受“最”修饰的可后置合成方位类相关词69

3.3.6不可受“最”修饰的可后置合成方位类相关词70

3.4本书讨论的方位类词是语义类71

3.5方位类词的核心和外围75

4现代汉语方位类词的空间语义及其隐喻81

4.1空间语义的基本性81

4.2空间认知方式和方位类词83

4.2.1凸显维度特征和方位类词83

4.2.2空间关系和方位类词86

4.3空间语义的隐喻89

4.3.1隐喻时间90

4.3.2隐喻社会关系94

4.3.3隐喻其他无形事物或关系95

4.4方位类词词义的扩展方式96

4.5空间语义中的方向、位置、处所99

4.5.1什么是方向99

4.5.2汉语如何表示方向101

4.5.3方位类词和方向102

4.5.4位置和处所的本质104

4.5.5位置、处所和方位类词109

4.5.5位置、处所和方位类词109

5古代汉语方位类词——以《左传》为例112

5.0引言112

5.1单用的情况113

5.1.1东113

5.1.2西117

5.1.3南120

5.1.4北123

5.1.5左126

5.1.6右130

5.1.7上134

5.1.8下142

5.1.9前147

5.1.10后(後)150

5.1.11外155

5.1.12里(裹)158

5.1.13内159

5.1.14中163

5.2合用的情况172

5.2.1“东、西、南、北”合用172

5.2.2“左、右”合用174

5.2.3“上、下”合用176

5.2.4“前、后”合用178

5.2.5“内、外”合用178

6新旧方位类词的演变和交替188

6.0引言188

6.1新方位类词的产生原因和构词方式188

6.1.1新方位类词的产生原因188

6.1.2新方位类词的构词方式189

6.2双音节方位类词的产生时期190

6.2.1“—面”类方位类词的产生时期190

6.2.2“—边”类方位类词的产生时期195

6.2.3“—头”类方位类词的产生时期199

6.2.4“之—”类方位类词的产生时期202

6.2.5“以—”类方位类词的产生时期204

6.3新方位类词的用法208

6.3.1“东—、西—、南—、北—”类方位类词的用法208

6.3.2“左、右”类方位类词的用法210

6.3.3“上、下”类方位类词的用法211

6.3.4“前、后”类方位类词的用法213

6.3.5“外、里、内、中”类方位类词的用法214

6.4旧词用法的保留216

6.4.1无条件保留216

6.4.2有条件保留221

6.5旧有方位类词的新用法224

6.5.1单音节方位类词的新用法224

6.5.2双音节方位类词的新用法229

6.5.2双音节方位类词的新用法229

7方位类词的古今对比——以14个核心方位类词为例232

7.0引言232

7.1方位类词和方位语义场234

7.1.1空间方位语义场234

7.1.2时间方位语义场235

7.1.3顺序等级方位语义场236

7.1.4方位语义场的扩大237

7.2古今方位类词的语义对比238

7.2.1东238

7.2.2西239

7.2.3南240

7.2.4北241

7.2.5左241

7.2.6右242

7.2.7上244

7.2.8下245

7.2.9前247

7.2.10后248

7.2.11外249

7.2.12里251

7.2.13内252

7.2.14中253

7.3古今方位类词的语法功能对比255

7.3.1东、西、南、北255

7.3.2左、右256

7.3.3上、下258

7.3.4前、后259

7.3.5外、里、内、中260

8方位短语264

8.1如何定义方位短语264

8.2方位类词和方位构词成分266

8.2.1单音节方位成分的特点267

8.2.2单音节方位成分的成词情况268

8.3方位后置词和狭义的方位短语275

8.3.1方位后置词275

8.3.2狭义的方位短语276

8.4方位短语的语法特点278

8.5方位短语和语义格280

8.6方位短语和名词短语的联系和区别281

9方位类词的隐现287

9.1什么是方位类词的隐现287

9.1.1“隐”和“现”287

9.1.2方位类词的隐现和方位后置词的隐现288

9.1.3本书要讨论的隐现290

9.2方位类词的“现”291

9.2.1方位类词出现时的语法特点291

9.2.2方位类词出现时的语义特点299

9.3语序和方位类词隐现的关系303

9.4介词隐现和方位类词隐现的关系304

9.4.1能够和方位类词语组合的介词305

9.4.2介词隐现和方位类词隐现的关系306

9.5处所语义和方位类词隐现的关系308

9.5.1语义标记308

9.5.2处所词可以不带方位类词309

9.6处所论元话题化和方位类词隐现的关系311

9.7小结314

10结语319

参考文献326

后记347

图标索引64

图1:方位类相关词的语义分类示意图64

图2:方位类相关词的语法分类示意图71

图3:方位类词、后置词和方位后置词的关系示意图74

图4:方位类词的核心和外围示意图78

图5:物体的内部区域切分示意图87

图6:不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示意图88

图7:物体的外部区域切分示意图88

图8:“前、后”隐喻“时间如流”示意图92

图9:“上、下”隐喻“时间如流”示意图92

图10:“前、后”隐喻“时间是旅程”示意图93

图11:“里、中、内、外”隐喻“时段是容器”示意图94

图12:board的词义扩展方式示意图97

图13:“上”的词义扩展方式示意图98

图14:表示方向的两种方法示意图101

图15:格系统示意图281

表1:《左传》单音节方位类词语义分布表170

表2:《左传》单音节方位类词句法功能分布表171

表3:《左传》合用方位类词语义分布表180

表4:《左传》合用方位类词句法功能分布表181

表5:“—头、—边、—面、之—、以—”类双音节方位类词的产生时期表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