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城镇发展规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城镇发展规划
  • 袁中金,王勇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729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城镇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城镇发展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小城镇发展规划概述1

1.1 小城镇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

1.1.1 乡村与城市1

1.1.2 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2

1.1.3 城乡一体化4

1.1.4 小城镇5

1.2 小城镇发展规划7

1.2.1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提出7

1.2.2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内容11

1.2.3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特点11

1.2.4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理念12

1.3.2 小城镇与剩余劳动力转移14

1.3.1 我国小城镇功能变化的两大阶段14

1.3 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14

1.3.3 小城镇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16

1.3.4 小城镇与农村社会转型17

1.4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17

1.4.1 乡镇工业开辟了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17

1.4.2 小城镇是乡镇工业的主要载体18

1.5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19

1.5.1 我国进入了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19

1.5.2 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20

1.5.3 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总体定位20

1.6 中国资源环境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21

1.6.1 中国将进入最窄环境通道21

1.6.2 我国主要的环境战略对策22

1.6.3 资源环境压力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23

2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与规划研究25

2.1 灰色区域理论25

2.1.1 灰色区域理论的背景25

2.1.2 灰色区域的特征和类型25

2.1.3 灰色区域形成和发展的条件27

2.1.4 灰色区域理论的意义27

2.2 新城镇运动28

2.2.1 基本情况28

2.2.2 理论核心28

2.2.3 理论的发展30

2.3.1 理论背景31

2.3 分享空间理论31

2.2.4 简短的总结31

2.3.2 理论核心33

2.3.3 理论的意义34

2.4 自中心发展理论34

2.4.1 理论提出的背景34

2.4.2 自中心发展的概念和前提35

2.4.3 自中心发展规划的步骤35

2.4.4 启示与案例36

2.5 国内小城镇发展与规划研究综述36

2.5.1 概况36

2.5.2 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争论37

2.5.3 关于小城镇地位的讨论39

2.6.2 乡村—城市转型的制度因素40

2.6 乡村—城市转型40

2.6.1 概念40

2.6.3 乡村—城市转型的产业发展因素42

2.7 新型城镇建设理论43

2.7.1 新型城镇建设的两种模式43

2.7.2 新型城镇建设规划44

3 小城镇区位及其腹地分析46

3.1 区位与小城镇的生态位46

3.1.1 区位分析概述46

3.1.2 小城镇的生态位50

3.2 小城镇的城乡网络区位51

3.2.1 大中城市效应变化的时空原理51

3.2.2 大城市效益与小城镇区位53

3.2.3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引力均衡点与小城镇区位54

3.3 小城镇的经济区位55

3.3.1 宏观经济区位55

3.3.2 微观经济区位56

3.3.3 小城镇市场区位56

3.4 小城镇的交通区位60

3.4.1 宏观交通区位60

3.4.2 微观交通区位60

3.4.3 可进入性、可达性与小城镇发展61

3.5 小城镇区位分析案例64

3.5.1 新密关口镇的区位特征64

3.5.2 济源市区位特征65

3.5.3 安徽龙亢农场案例66

3.6.1 腹地范围的概念及内涵67

3.6 腹地范围与小城镇发展67

3.6.2 小城镇腹地的边界68

3.6.3 腹地范围的大小及影响69

3.6.4 小城镇的区域根植性70

3.7 小城镇区域范围变动72

3.7.1 竞争优势与小城镇发展72

3.7.2 小城镇区域竞争与区域范围变动分析73

3.7.3 小城镇区域范围确定的方法73

3.8 小城镇区域范围变动类型与案例74

3.8.1 小城镇区域范围变动类型74

3.8.2 案例分析75

4.1.1 概念77

4.1.2 特点77

4 小城镇镇域规划77

4.1 镇域规划的概念、特点与地位77

4.1.3 镇域规划的地位78

4.2 镇域规划的内容与原则79

4.2.1 镇域规划的内容79

4.2.2 镇域规划的原则80

4.3 城镇化水平预测81

4.3.1 城镇化判别指标的选取81

4.3.2 城镇化水平预测的方法81

4.3.3 城镇化水平预测案例——郑州圃田83

4.4.1 小城镇发展潜势的评价指标84

4.4 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84

4.4.2 评估指标的选取85

4.4.3 评价方法与过程85

4.5 村镇体系规划86

4.5.1 村镇体系86

4.5.2 村镇空间组织的内容与步骤87

4.6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87

4.6.1 给水与排水系统87

4.6.2 供电系统89

4.6.3 村镇间道路交通规划91

4.6.4 社会支撑体系规划92

4.7.1 巩义市县域规划案例93

4.7 案例分析——河南省巩义市和郑州市圃田镇93

4.7.2 郑州市圃田镇案例95

5 小城镇发展形态与特色研究99

5.1 小城镇形态99

5.1.1 西方国家关于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研究99

5.1.2 我国小城镇空间结构的分异特征101

5.1.3 我国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化机制104

5.2 小城镇地域结构105

5.2.1 小城镇地域结构的演化阶段105

5.2.2 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地域空间结构演化105

5.2.3 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阶段107

5.2.4 小城镇地域结构模式107

5.3.1 关口案例110

5.3 关口和超化案例110

5.3.2 超化镇空间形态结构的演化案例111

5.4 小城镇特色112

5.4.1 小城镇特色的内涵113

5.4.2 小城镇特色的特征113

5.4.3 构成小城镇特色的要素113

5.4.4 小城镇特色是生产力114

5.4.5 小城镇特色的设计114

5.5 龙亢农场小城镇特色设计案例115

5.5.1 案例的基本情况115

5.5.2 特色营造的基础因素115

5.5.3 特色营造117

5.6 苏南小城镇特色营造——以吴江市古镇改造和建设为例118

6 小城镇经济发展规划122

6.1 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新理论122

6.1.1 新产业区研究122

6.1.2 新经济增长观点122

6.1.3 发展小范围区域经济123

6.2 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125

6.2.1 综合划分的模式125

6.2.2 我国小城镇区域发展的几种形式126

6.3 小城镇产业发展127

6.3.1 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困境127

6.3.2 小城镇产业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129

6.3.3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131

6.4.1 主导产业的概念与特征133

6.4 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133

6.4.2 主导产业与小城镇发展135

6.4.3 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136

6.4.4 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对策137

6.5 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138

6.5.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138

6.5.2 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139

6.5.3 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141

6.6 安徽龙亢小城镇案例143

6.6.1 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143

6.6.2 经济结构分析145

6.6.3 经济发展战略148

7.1.1 小城镇的社会结构特征149

7 小城镇社会与社区发展规划149

7.1 小城镇社会的特殊性分析149

7.1.2 社会结构特征对小城镇规划的影响150

7.2 小城镇社会利益集团151

7.2.1 利益集团与社会分工151

7.2.2 农民分化——小城镇社会利益集团形成的基础153

7.2.3 小城镇社会利益集团的分析154

7.3 小城镇社区发展规划156

7.3.1 社区与社区发展156

7.3.2 小城镇社区159

7.3.3 小城镇社区发展与规划理论161

7.3.4 小城镇社区发展规划164

7.4 小城镇社区规划案例——印第安特雷斯167

7.3.5 现代园区建设——小城镇社区发展的选择167

8 小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规划178

8.1 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化178

8.1.1 关于现代化的内涵178

8.1.2 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化179

8.1.3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80

8.2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目标182

8.2.1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影响因素182

8.2.2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现代化183

8.2.3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小城镇规划185

8.2.4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186

8.3.1 现代化指标体系188

8.3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指标体系188

8.3.2 小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内容189

8.3.3 小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190

8.4 木渎镇现代化建设实践191

8.4.1 木渎镇现代化建设概况191

8.4.2 存在问题192

8.4.3 现代化建设目标193

8.5 小城镇城乡一体化规划195

8.5.1 有关城乡一体化理论196

8.5.2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框架198

8.5.3 城乡一体化规划202

8.5.4 张家港城乡一体化规划案例203

参考文献2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