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信用合作事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信用合作事业
  • 卢汉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170025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信用合作社(学科: 概况 地点: 中国 年代: 现代) 信用合作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信用合作事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凡例1

绪论1

第一节 国际合作运动对中国的影响2

一、合作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

二、合作社的一般原则6

三、合作经济的实践8

四、信用合作的历史发展10

五、合作经济思潮传入中国11

第二节 中国早期的信用合作14

一、高利贷的产生和盛行14

二、传统民间信用形式的产生17

三、早期信用合作的实践19

四、早期信用合作的特点25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信用合作27

一、合作经济的理论宣传和合作实验区的建立28

二、国民党政府取代社会福利团体对合作社实行直接管理31

三、信用合作社被当作反共反人民的工具33

四、成立中国农民银行是推动信用合作的重要手段34

五、国民党统治区信用合作发展情况35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信用合作37

一、苏维埃革命政权时期的信用合作38

二、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信用合作41

第一章 新中国信用合作事业的创建44

第一节 实行信用合作是农民的迫切要求44

一、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组织起来”的积极性45

二、农村出现了调剂资金余缺的需要与可能46

三、提出了积极发展信用合作的任务48

第二节 中共中央为发展信用合作制定了明确的指导方针49

第三节 建立机构,加强领导52

一、确立信用合作的领导体制52

二、国家银行在农村建立机构54

三、建立合作银行55

第四节 制定信用合作的组织章程58

第五节 信用合作的试点工作63

一、不同地区进行不同形式的试点64

二、试点起到示范作用68

三、试点积累了经验70

第六节 推广试点经验,信用合作有了初步发展75

一、加强对信用合作的领导76

二、明确信用社组织上和业务上的若干政策问题78

三、一九五三年上半年信用合作有了进一步发展80

四、不恰当地反“急躁冒进”81

第二章 实现信用合作化84

第一节 一九五四年的大发展84

一、大发展前的形势84

二、推动信用合作运动的两次会议86

三、采取各种措施贯彻发展规划94

四、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加强对信用合作的领导95

第二节 一九五五年的“坚决停止发展,全力转向巩固”96

一、提出这个方针的依据96

二、巩固信用合作社的主要措施及效果99

一、错误地反“右倾保守”102

第三节 一九五六年实现信用合作化102

二、实现信用合作化103

第四节 信用合作化的成就和问题104

一、信用合作化的成就104

二、信用合作化得到农民拥护105

三、信用合作化中的问题110

第五节 表彰先进112

一、信用合作社的代表参加全国群英会112

二、召开全国农村金融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114

第六节 坚持长期办社方针118

一、信用合作社并入国家银行的试验118

二、信用合作社并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验119

三、继续保持信用合作社的独立存在120

四、坚持长期办社的方针122

第三章 信用合作事业在曲折中前进125

第一节 巩固提高信用合作社126

一、坚持民主办社和勤俭办社的方针126

二、全面整顿信用合作社129

三、积极开展存款和放款业务132

四、大力发展信用服务站134

五、颁发信用合作社示范章程136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137

一、推广“三社合一”的经验138

二、把信用合作社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138

三、恢复信用合作社原来的管理体制144

四、加强对信用合作社的领导149

第三节 “以阶级斗争为纲”整顿信用合作社154

一、整顿信用合作社的步骤和方法155

二、把整顿信用合作社纳入“四清”运动156

三、贯彻阶级路线依靠贫下中农158

第四章 信用合作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挫折160

第一节 推广贫下中农管理信用合作社的“经验”161

第二节 贫下中农管理信用合作社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66

第三节 加强银行对信用合作社的领导167

第五章 信用合作社成为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171

一、这个体制的提出172

第一节 信用合作社是国家银行基层机构体制的确立172

二、这个体制的确立173

三、实行这个体制所采取的措施174

第二节 形成这个体制的历史原因177

一、所、社机构重叠178

二、信用合作社与银行干部待遇基本一致180

三、所、社业务分工界线难以划分183

四、领导方法上的直接管理186

第三节 实行所、社联营强化了这个体制188

一、联营的做法189

二、对联营的不同认识191

三、联营未能成功的原因193

第六章 新时期信用合作社的改革196

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成功给信用合作社改革提出新要求196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变了信用合作社的服务对象197

二、发展商品生产要求信用合作社提供大量资金支援198

三、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改变着信用合作社的资金投向198

四、农民收入大大增加,要求信用合作社改善服务大力组织农村资金199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指导方针200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的初步改革204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204

二、加强组织建设,普建农村信用网点206

三、扩大信用合作社业务经营自主权208

四、采取措施理顺行、社财务关系209

五、进行改革的试点210

第四节 恢复信用合作社的“三性”211

一、冲破旧的管理体制211

二、改革的试点及成效214

三、改革中的问题215

四、改革的全面铺开217

五、改革的成效222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的全面改革224

一、全面改革任务的提出224

二、全面改革的主要内容226

三、适应信用合作社改革的需要相应地改进中国农业银行的工作229

第六节 改革中的曲折231

一、信贷失控232

二、加强宏观控制的措施233

三、加强宏观控制对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影响234

第七节 “脱钩”风及其影响236

第八节 加强管理,深化改革241

一、加强信贷资金管理242

二、加强贷款管理243

四、加强稽核工作244

第九节 改革推动信用合作社业务大幅度增长,力量不断壮大244

三、加强信用站管理244

一、信用合作社业务大幅度增长245

二、信用合作社的股金、积累不断扩大248

三、信用合作社的机构网点普设农村250

四、信用合作社职工队伍不断扩大250

第十节 把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引向深入252

一、健全法制,依法管理252

二、开展“教育、清理、整顿”活动253

三、实行内部综合治理254

一、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创建257

第七章 城市信用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257

第一节 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257

二、有组织的推进阶段259

三、加快金融改革促进了城市信用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262

四、清理整顿城市信用合作社264

第二节 城市信用合作社的性质266

一、法定文件对城市信用合作社性质的规定266

二、城市信用合作社的组织成员267

三、城市信用合作社的业务经营269

一、机构管理271

第三节 城市信用合作社的管理271

二、业务管理273

三、城市信用合作社的自我管理274

第八章 信用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组织277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信用合作社277

一、个体农民是信用合作社的组织基础277

二、自给性经济是信用合作社的业务基础278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以后信用合作社的变化279

二、信用合作社业务基础的变化280

一、信用合作社组织基础的变化280

第三节 农村改革以后的信用合作社282

一、信用合作社组织基础的多层次性283

二、商品经济为信用社业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285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出现了高低不同的层次287

一、信用合作社地区间的业务差距扩大287

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信用合作社288

三、一般经济地区的信用合作社290

四、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合作社292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性质和任务的变化293

一、信用合作社建立初期属于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性质293

二、改革后对信用合作社性质在提法上的变化297

第九章 信用合作社的管理体制299

第一节 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299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几种模式比较303

一、建立各级联合社自成体系303

二、建立县联社归上一级中国农业银行领导307

三、建立农业合作银行309

第三节 保持中国农业银行管理信用合作社的体制不变313

一、这种管理体制符合农村金融机构设置的现状313

二、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14

三、中国农业银行管理信用合作社的形式315

第十章 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318

第一节 社员民主管理319

一、社员权利与义务319

二、民主管理的形式和内容320

三、加强民主管理的措施323

第二节 职工民主管理325

第十一章 信用合作社的业务经营327

第一节 把组织资金放在工作首位327

一、提高认识加强政策指导329

二、开辟多种资金渠道330

三、普设网点改善服务333

四、扩大宣传334

第二节 支持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335

一、支持社员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336

二、支持家庭户发展生产337

三、支持承包责任制的完善340

第三节 支持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343

一、支持商品粮基地建设343

二、支持多种经营的发展345

第四节 支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348

第五节 支持乡镇企业351

一、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开创新局面351

二、加强信贷管理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354

第十二章 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建设357

第一节 信用合作社的会计358

一、信用合作社会计工作的任务358

二、信用合作社的会计核算359

三、会计人员职责权限361

四、提高会计工作质量362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的财务管理363

一、信用合作社财务工作的任务363

二、信用合作社的经济核算367

三、信用合作社的经营责任制368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的稽核工作371

一、制定信用合作社稽核办法372

二、建立稽核机构,充实稽核人员373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的资金管理374

一、信用合作社的信贷资金管理375

二、信用合作社的贷款管理376

三、信用合作社的乡镇企业贷款管理378

第五节 合作发展基金制度的建立379

一、基金来源380

二、使用范围380

三、管理办法381

第十三章 信用合作社的机构与人员383

第一节 信用合作社的机构形式383

一、信用合作社按乡设置383

二、信用服务站是信用合作社的业务代办机构384

三、建立信用合作社的县联社386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的职工队伍391

一、加强职工队伍建设392

二、评定业务技术职称395

三、举办技术比赛,提高职工技术水平396

四、表彰先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97

五、开展向英雄人物学习活动403

第十四章 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变化408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民间借贷及政策409

一、建国初期开放民间借贷409

二、利用与限制相结合410

三、自由借贷利率最高界限411

四、农村信用领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日益尖锐化”412

五、在政策上未区别高利率借贷与高利贷剥削413

第二节 “左”倾政策下的民间借贷416

一、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民间借贷又活跃起来416

二、在“四清”运动中把农民间借贷当作高利贷予以取缔417

三、社队向社员强行集资的出现419

四、“文化大革命”造成民间借贷政策的混乱420

第三节 农村经济改革初期的民间借贷421

一、社队集体向社员高利借债的兴起422

二、乡镇企业向农民和职工集资424

第四节 商品经济条件下自由借贷的变化426

一、自由借贷存在的经济条件426

二、商品生产条件下自由借贷的变化427

三、自由借贷性质变化的经济意义429

第五节 农村经济改革以来民间借贷政策的变化430

第十五章 多种合作金融形式435

第一节 多种合作金融形式是农村改革的产物437

第二节 以各种“合会”为主要形式的传统资金互助组织438

一、合作金融性质的“合会”438

二、“合会”向私营金融业转化441

三、诈骗性的“抬会”445

第三节 多形式的合作基金会446

一、合作基金会446

二、互助储金会448

三、扶贫基金会450

第四节 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金融组织451

一、民间信用服务组452

二、农村经济服务公司经营信贷业务452

三、农经站经营信贷业务453

四、乡(镇)工业公司经营信贷业务456

结束语459

一、合作金融是适应中国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组织459

二、信用合作社的根本任务是为社员服务461

三、农村商品经济越发达,越要发挥信用社的作用463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办好信用社的一项重要保证465

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性质统一和形式多样的发展方向466

后记468

附录一469

信用合作事业大事年表(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年)469

附录二492

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统计表和统计图492

彩色插图目录498

英文目录5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