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面具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面具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440245.jpg)
- 顾朴光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 ISBN:7541205311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假面具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面具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面具的界定、分类和起源3
一、面具的界定和分类3
(一)界定3
(二)分类4
二、面具的起源10
(一)面具产生的年代10
(二)孕育面具的因素15
第二章 远古时期的面具(远古——公元前21世纪)53
一、概说53
(一)旧石器时代53
(二)新石器时代55
二、古代文献有关远古面具的记载59
(一)《拾遗记》等书59
(二)《山海经》62
三、史前岩画中的面具图象65
(一)内蒙古阴山岩画66
(二)云南沧源岩画69
(三)云南麻栗坡大王崖岩画72
(四)云南元江它克岩画73
(五)宁夏贺兰山岩画76
(六)西藏日土任姆栋岩画78
(七)新疆呼图壁康老二沟岩画80
(八)广西花山岩画82
四、远古时期遗存的面饰84
(一)远古时期的雕塑作品85
(二)远古时期遗存的面饰88
(三)辽宁牛河梁出土的女神头像(附)92
五、结语94
第三章 上古时期的面具(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101
一、概说101
(一)夏商西周时期101
(二)春秋战国时期107
二、方相氏面具109
(一)傩的起源和上古时期的驱傩110
(二)方相氏面具的形制和质地112
(三)方相氏面具的原型121
三、上古时期遗存的面具125
(一)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面具125
(二)北京平谷出土的商代青铜面饰127
(三)陕西城固出土的商代青铜面具128
(四)陕西西安出土的商代青铜面具130
(五)河南浚县出土的西周青铜吞口132
(六)北京房山出土的西周青铜面像132
(七)山西曲沃出土的西周缀玉面罩134
(八)陕西长安出土的西周缀玉面罩136
(九)河南三门峡出土的西周缀玉面罩137
(十)四川广汉出土的商周面具138
(十一)散见于国内外的西周面具144
四、附录148
(一)兜鍪148
(二)盾饰149
(三)马冠150
(四)当卢151
五、结语153
第四章 中古时期的面具(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161
一、概说161
(一)秦汉时期161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65
(三)隋唐五代十国时期169
二、中古时期傩仪和傩面具的衍变171
(一)宫廷傩的衍变172
(二)民间傩的衍变175
(三)傩面具的衍变179
三、中古时期的面具乐舞183
(一)《总会仙倡》183
(二)《曼延之戏》184
(三)《东海黄公》185
(四)《文康乐》187
(五)《上云乐》187
(六)《安乐》188
(七)《狮子舞》189
(八)《苏摩遮》191
(九)《踏谣娘》194
四、兰陵王面具195
(一)中国乐舞《兰陵王》的来历196
(二)日本舞乐《陵王》的渊源197
(三)兰陵王面具形制、造型考199
五、中古时期遗存的面具205
(一)广西西林出土的西汉青铜面像205
(二)江苏徐州出土的西汉玉面罩207
(三)湖南溆浦出土的汉代滑石吞口209
(四)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玉脸盖211
(五)新疆库车出土的中古木假面213
六、日本保存的中国系面具215
(一)伎乐面215
(二)舞乐面220
(三)行道面226
(四)追傩面229
(五)布作面(附)231
七、附录232
(一)铺首232
(二)木偶235
八、结语241
第五章 近古时期的面具(公元960——1911年)249
一、概说249
(一)宋元时期249
(二)明清时期256
二、傩戏及傩戏面具264
(一)傩戏的界说265
(二)傩戏形成的时间266
(三)傩戏面具的基本特征270
三、“羌姆”及“羌姆”面具271
(一)“羌姆”的起源和传播272
(二)“羌姆”面具的制作和分类275
四、藏戏及藏戏面具280
(一)藏戏的形成和发展280
(二)藏戏面具简介283
五、近古时期遗存的面具287
(一)内蒙古昭乌达盟出土的辽代铜面罩287
(二)内蒙古豪欠营出土的辽代铜面罩289
(三)内蒙古解放营子出土的辽代铜面罩290
(四)内蒙古奈曼旗出土的辽代金面罩291
(五)散见于国内外的辽代面罩292
(六)宁夏贺兰出土的西夏陶面像294
(七)陕西千阳出土的金代陶吞口296
(八)新疆新源出土的宋元石假面297
六、近古时期美术作品中的面具图象299
(一)北宋苏汉臣《五瑞图》299
(二)南宋朱玉《灯戏图》302
(三)南宋无名氏《大傩图》305
(四)河南焦作金墓出土的假头舞俑307
(五)清代贵州《土人跳鬼图》308
七、附录310
(一)戏剧脸谱311
(二)社火脸谱318
八、结语323
第六章 近代以来的面具(公元1912年以来)331
一、概说331
二、近代以来的傩面具335
(一)江西傩戏及其面具336
(二)安徽贵池傩戏及其面具342
(三)福建傩舞及其面具348
(四)贵州傩堂戏及其面具355
(五)四川傩戏及其面具362
(六)湖南傩戏及其面具368
(七)广西师公戏及其面具373
(八)云南昭通端公戏及其面具381
(九)贵州地戏及其面具385
(十)云南澄江关索戏及其面具393
(十一)贵州威宁“撮泰吉”及其面具397
三、近代以来的藏面具401
(一)北京雍和宫“跳布扎”及其面具401
(二)青海塔尔寺“法王舞”及其面具405
(三)黑龙江“查玛”及其面具407
(四)西藏门巴族“呛木”及其面具410
四、近代以来的其它乐舞民俗面具412
(一)黑龙江鄂伦春族“依和纳仁舞”及其面具412
(二)内蒙古鄂温克族“奥米拉楞”及其面具414
(三)内蒙古赤峰蒙古族“呼图克沁”及其面具416
(四)青海土族“杀虎将”及其面具417
(五)山西寿阳“耍鬼”及其面具419
(六)广西壮族“蚂拐舞”及其面具420
(七)广西融水苗族“芒蒿舞”及其面具422
(八)广西瑶族“度戒”及其面具424
(九)四川白马藏人“跳十二相”及其面具427
(十)四川白马藏人“跳曹盖”及其面具430
(十一)云南楚雄彝族“耍大刀”及其面具432
(十二)云南易门彝族“跳哑巴”及其面具434
(十三)云南基诺族“阿嫫松铁祭”及其面具436
(十四)贵州布依族“哑面”及其面具438
(十五)安徽郎溪“跳五猖”及其面具439
(十六)流传于全国各地的镇宅吞口441
五、结语444
后记453
附录一:征引书目455
附录二:插图目录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