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生态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430620.jpg)
- 金岚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37947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环境问题和环境生态学1
第一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启示1
一、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1
二、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危害的剖析5
第二节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5
一、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15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8
三、环境生态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9
第三节环境生态学的现状及发展19
一、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及现状19
二、环境生态学发展趋势与展望20
一、自然环境22
第一节环境与生物22
第二章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22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32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8
第二节主要因子的生态作用45
一、光的生态作用46
二、温度的生态作用48
三、水的生态作用50
四、水环境中主要化学因子对生物的影响53
五、其他物理因子的影响55
第三节生态因子作用的分析57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57
二、生态因子的其他作用方武59
三、因子作用的规律60
一、种群的概念与种群生态学63
第一节种群与种群生态学63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63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65
三、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75
第二节种群动态81
一、自然种群动态81
二、人为干扰下的种群动态86
三、种群调节89
四、种群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对策92
第三节种间关系94
一、相互作用类型94
二、种间竞争96
第一节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03
一、群落的概念103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103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104
第二节群落的结构112
一、群落的外貌与生活型112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113
三、群落的水平格局116
四、群落的时间格局117
五、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118
第三节群落的演替119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119
二、群落的形成及发育120
三、群落演替的类型122
四、群落演替的理论125
第四节生物群落的分类及排序127
一、生物群落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127
三、群落的排序132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征138
一、生态系统138
第五章生态系统138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139
三、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41
四、生态系统的类型划分142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143
一、生物生产143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47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52
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58
节机制159
一、生态平衡的各种表述159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及其调159
二、生态系统平衡和失调的基本特征161
三、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164
第六章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及自然资168
源的保护168
第一节陆地生态系统168
一、森林生态系统168
二、草原生态系统179
二、群落与环境180
三、城市生态系统183
一、水域类型及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89
第二节水域生态系统189
二、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保护191
三、海洋生态系统193
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对策195
第三节生物资源的科学管理及自然保护区196
的建设196
一、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科学管理196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204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208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208
第一节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防治措施208
二、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209
第二节水体污染与废水处理的生态对策209
一、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209
二、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212
三、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219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22
一、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222
二、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225
第四节土壤的污染与防治232
一、土壤的污染与净化232
二、土壤净化与土壤防治235
第五节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240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种类及来源240
二、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242
第一节生态监测的概念和理论依据247
一、生态监测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要求247
第八章生态监测247
二、生态监测的理论依据250
第二节野外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253
一、指示生物法253
二、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的生态监测265
第三节生物测试275
一、生物测试及基本方法275
二、毒性试验276
三、致突变和致癌物质的检测279
第九章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282
第一节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282
一、环境质量定义及基本内涵282
二、生态环境质量及基本内涵283
第二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287
一、生态环境质量的判定287
二、参量的选择及其数量表征288
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289
一、预测及环境质量预测297
第三节生态环境质量预测297
二、生态环境质量预测298
第十章生态工程302
第一节生态工程意义302
一、生态工程的定义302
二、生态工程的意义302
第二节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及设计原则304
一、生态工程基础理论概述304
二、生态工程设计的原则307
一、能量分析的基础工作309
二、各种流量与能流量的转换312
三、能量流分析316
第四节物质循环和平衡分析317
一、物质循环分析317
二、经济效益分析320
处理326
一、生态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326
第五节生态工程的数学模型及最优化326
二、生态工程的优化处理327
第三节生态工程能量过程分析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