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 第1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 第1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1428950.jpg)
- 西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51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气结线1
1-1 节总的要求1
1-2节 6~10 kV发电机电压侧结线1
一、发电机额定电压的选择1
二、6~10 kV发电机电压母线的结线1
三、有关问题2
1-3节 35~220kV电压侧结线2
一、单母线分段结线2
二、简易结线3
三、双母线和多角形结线3
四、设置旁路设施的原则3
五、有关问题4
1-4节 变电所结线4
一、变电所主结线4
二、所用电结线5
三、同期调相机结线6
1-5节 发电厂厂用电结线6
一、基本要求6
二、厂用电动机分类6
三、厂用电电压的选择6
四、厂用母线的结线方式8
五、高低压厂用工作电源的连接9
六、厂用备用电源9
七、厂用负荷的连接10
1-6节 发电厂和变电所结线举例13
一、发电厂结线举例13
二、变电所结线举例15
1-7节 主变压器的选择23
一、发电厂的主变压器选择23
二、变电所的主变压器选择26
三、三卷变压器的选择26
1-8节 厂用变压器及电抗器选择27
一、负荷计算27
二、容量计算30
三、阻抗选择31
四、自起动容量校验31
五、电压调整33
六、厂用负荷计算示例36
1-9节 所用变压器选择39
附录1-1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42
一、6~10kV电缆和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42
二、汽轮发电机定子线圈单相接地电容电流42
附录1-2 两相断路器的试验情况42
一、正常的闭合和开断42
二、单相接地42
三、短路情况43
附录1-3 二线一地供电的有关问题44
一、优点及其应用范围44
二、电压损失及功率损耗计算44
三、接地装置45
四、防雷措施45
附录1-4 选厂(所)参考资料46
一、技术数据46
二、厂(所)区电工构筑物布局49
三、综合经济指标49
第二章 电气布置53
2-1节 总的要求53
2-2节 屋内配电装置的基本问题53
一、布置的一般要求53
二、有关布置的若干问题54
三、土建资料57
2-3节 各种屋内配电装置59
一、6~10kV屋内配电装置59
二、35 kV屋内配电装置59
三、混合式屋内配电装置59
四、110kV屋内配电装置83
2-4节 屋外配电装置的基本问题83
一、布置的一般要求83
二、有关布置的若干问题85
三、土建资料87
2-5节 各种屋外配电装置88
一、6~10kV屋外配电装置88
二、35~330kV屋外配电装置88
2-6节 洞内配电装置124
一、外绝缘补偿的若干问题124
二、洞内布置124
2-7节 同期调相机布置124
2-8节 变电所总布置133
2-9节 厂用配电装置137
一、布置的一般要求137
二、有关布置的若干问题139
三、各种厂用配电装置140
四、低压厂用变压器小间布置147
2-10节 发电机出线的布置147
一、发电机出线小室147
二、母线桥和组合导线147
附录2-1 屋外基本带电距离A和B、C、D值的确定178
一、空气间隙放电特性178
二、屋外基本带电距离A值的确定179
三、B、C、D值的确定181
附录2-2 线间和相对地电气距离校验181
一、校验计算公式181
二、线间距离校验中有关数据的确定183
附录2-3 软导线和组合导线短路摇摆计算183
一、综合速断短路法184
二、速断、持续短路分别计算法184
附录2-4 架构尺寸的确定185
一、架构高度的确定185
二、架构宽度的确定187
附录2-5 绝缘子串片数选择187
一、绝缘子串的抗电强度187
二、选择条件187
附录2-6 高海拔地区配电装置外绝缘补偿问题188
一、基本关系188
二、试验结论189
三、暂行措施189
附录2-7 污秽地区绝缘的加强与防护190
一、污源及其危害情况190
二、污秽地区绝缘的加强190
三、污秽地区绝缘的防护措施191
附录2-8 隔离插头技术说明191
第三章 短路电流计算194
3-1节 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194
一、基准值194
二、各元件参数标么值的计算195
三、三卷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分裂线圈变压器及分裂电抗器的等值电抗计算195
3-2节 网络变换196
一、网络变换基本方法的公式196
二、常用网络阻抗变换的简明公式196
三、网络的简化196
四、等值电源的归并202
3-3节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202
一、无限大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计算202
二、有限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计算203
三、短路冲击电流及全电流最大有效值计算203
四、异步电动机的反馈短路电流204
3-4节 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204
一、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关系204
二、序网的构成205
三、不对称短路计算205
3-5节 1kV以下低压电力网中的短路计算209
一、1kV以下低压电力网中短路计算的特点209
二、低压元件阻抗209
三、等效网络209
四、短路电流计算209
3-6节 计算实例211
附录3-1 设备、材料的电抗标么值与阻抗值222
附录3-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图表230
第四章 电气设备选择255
4-1节 设备规范选择的一般条件255
一、短路电流热效应计算257
二、短路电流电动力计算258
三、高海拔地区电气设备的选择258
4-2节 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规范的选择259
一、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规范的选择条件259
二、断路器自动重合闸断流容量问题259
三、高压电力熔断器保护特性选择259
4-3节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选择259
一、按工作电压选择259
二、按工作频率选择259
三、按容量选择260
四、直接与电容器并联的放电电阻的选择261
4-4节 限流电抗器选择261
一、按工作电压选择261
二、按工作电流选择261
三、按热稳定校验261
四、按动稳定校验261
五、普通电抗器和分裂电抗器阻抗百分值选择261
4-5节 调相机起动电抗器选择262
一、基本数据262
二、电抗值的选择263
三、额定电流的决定263
四、几种调相机的起动电抗器选择特性曲线263
4-6节 矩形、槽形、菱形、管形硬母线选择265
一、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265
二、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266
三、按电晕电压校验266
四、按短路热稳定校验266
五、按短路动稳定校验267
六、振动系数的确定276
4-7节 绝缘子及穿墙套管选择279
一、按电压选择支持绝缘子与穿墙套管279
二、按持续容许电流选择穿墙套管279
三、按短路时热稳定校验穿墙套管279
四、按短路动稳定校验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279
4-8节 水内冷母线选择281
一、截面选择281
二、温升校验282
三、机械强度校验283
四、热稳定校验283
五、水电绝缘管内径和长度的选择283
4-9节 软导线及组合导线选择284
一、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284
二、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284
三、按热稳定校验285
四、按电晕电压校验285
4-10节 低压电器选择286
一、一般原则286
二、持续工作电流的计算286
三、低压电器选择条件287
四、低压电器的组合原则287
五、380 V厂用电动机保护及操作设备选择300
4-11节 电焊起重回路电器及导体选择300
一、电焊网络300
二、起重回路301
4-12节 厂用电动机选择306
一、型式选择306
二、电压选择307
三、容量选择与校验307
四、高海拔的影响309
五、电动机的自起动310
六、电动机的通风和安装311
七、厂用机械的特性312
八、电动机容量选择举例314
附录4-1 根据短路动热稳定要求的低压电器最小规范321
附录4-2 熔断器保护的最大电动机容量323
附录4-3 熔断器的配合级差325
附录4-4 大电流母线选型330
一、菱形与槽形母线330
二、离相封闭形母线330
三、水内冷圆管(铝)母线330
第五章 导线力学实用计算331
5-1节 计算条件331
一、基本假定条件331
二、气象条件331
三、安装检修条件332
四、计算条件332
5-2节 导线、绝缘子串的技术特性及荷重计算333
一、导线技术特性及各种状态的单位荷重333
二、绝缘子串机械荷重333
5-3节 计算方法步骤334
一、求支点反力334
二、求各段剪力334
三、求各点力矩335
四、求荷载因数335
五、用计算尺求解导线状态方程式335
5-4节 计算实例335
一、支柱等高335
二、支柱不等高340
三、组合导线计算344
5-5节 架构土建资料347
附录5-1 导线拉力估算公式348
附录5-2 各种导线绝缘子串的技术特性及荷重表350
附录5-3 导线力学实用计算公式推导367
第六章 防雷保护370
6-1节 直击雷与感应雷保护370
一、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分类370
二、电工装置的防雷措施370
三、B-Ⅰ类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防雷措施371
四、B-Ⅱ类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防雷措施371
五、B-Ⅲ类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防雷措施372
六、发电厂、变电所范围内必须进行保护的对象及防雷措施372
七、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373
八、避雷线保护范围计算379
九、避雷针和避雷线联合保护范围379
6-2节 配电装置对侵入雷电波的保护379
一、保护措施379
二、进线保护380
三、变压器及电气设备的保护380
6-3节 旋转电机对侵入雷电波的保护381
一、架空直配线发电机的保护381
二、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保护383
三、降低母线振荡过电压和感应过电压的措施383
6-4节 避雷器选择383
一、阀型避雷器选择383
二、管型避雷器选择384
附录6-1 磁吹避雷器与变压器之间距离的模拟试验结果385
附录6-2 感应过电压计算386
一、发电机出口处感应过电压386
二、组合导线(或导线)每相对地电容387
三、发电机对地电容387
第七章 接地装置388
7-1节 保护接地与工作接地的设计388
一、一般要求388
二、应当接地和不需要接地的范围388
三、接地电阻的要求值389
四、接地短路电流计算值389
五、接地网的布置389
7-2节 保护接地的计算390
一、土壤和水的电阻率390
二、自然接地体的扩散电阻390
三、人工接地体的扩散电阻391
四、热稳定校验392
五、计算举例393
7-3节 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394
一、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的计算394
二、减少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一般措施394
7-4节 导泄雷电流的接地装置395
一、单独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395
二、由n个相同的水平射线接地体所组成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395
三、由水平接地体联结的n个垂直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395
四、计算举例396
7-5节 高土壤电阻率(ρ>5×104Ω·cm)地区的接地装置397
一、利用水和与水接触的潮湿混凝土作为散流介质397
二、利用土壤置换与化学处理397
三、接地装置形式398
四、岩石地区接地装置的敷设原则398
五、接地电阻允许值的提高及对人身安全的防护措施398
第八章 电缆选择与敷设399
8-1节 电力电缆的选择399
一、电缆型号的选择399
二、电缆截面的选择399
8-2节 电缆敷设方式408
一、一般要求408
二、电缆构筑物的型式及选择408
三、电缆构筑物的技术要求及土建任务书409
8-3节 电缆支架及夹头417
一、对电缆支架的要求417
二、电缆支架种类及其特点417
三、常用电缆支架介绍417
四、电缆夹头418
8-4节 电缆接头盒与封端头418
一、电缆接头盒418
二、电缆封端头419
8-5节 电缆敷设施工要求421
8-6节 电缆清册及电缆编号422
一、电缆清册422
二、电缆编号423
附录8-1 电缆敷设的防水措施425
附录8-2 电缆构筑物的通风425
一、电缆散热计算425
二、电缆沟(隧道)的散热方式425
附录8-3 电缆构筑物的交叉处理426
一、电缆沟道与其他管沟或道路的交叉处理426
二、直埋电缆交叉处理428
附录8-4 安装单位及安装设备文字符号430
第九章 照明433
9-1节 总则433
一、照明种类433
二、照度标准433
9-2节 电光源及照明器435
一、电光源435
二、照明器选择436
三、屋内照明器布置438
四、屋外照明器布置439
9-3节 照度计算439
一、利用系数法439
二、点光源逐点计算法439
三、线光源逐点计算法442
四、发光面逐点计算法446
五、发光面按线光源逐点计算法计算448
六、单位容量计算法448
七、探照灯照明449
9-4节 照明网络供电455
一、照明网络电压455
二、常用照明供电455
三、事故照明供电455
四、照明负荷计算456
五、导线截面选择457
六、屋内照明网络465
七、屋外照明网络467
附录9-1 照明器利用系数及空间等照曲线469
第十章 空气压缩装置498
10-1节 空气压缩系统498
一、空气压缩装置的作用498
二、空气压缩系统498
三、空气压缩装置主要设备的构造及用途498
10-2节 空气压缩装置的设备选择498
一、空气压缩装置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498
二、高压贮气罐选择499
三、空气压缩机选择502
四、工作压力贮气罐选择502
五、空气管道选择502
六、空气压缩装置选择计算实例503
10-3节 空气压缩装置的设备布置和运行503
一、空气压缩机室及室内设备的布置503
二、高压贮气罐的布置504
三、工作压力母管连接方式及室外设备的布置504
四、空气管道的布置504
五、空气压缩机室的允许温度504
六、空气压缩系统的运行506
10-4节 空气压缩机室的电气部分506
一、空气压缩机室的电源506
二、空气压缩装置的控制、保护信号回路506
附录10-1 压缩空气的硅胶干燥法510
附录10-2 空气过滤器的制造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