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改革实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象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216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农村经济(学科: 经济体制改革 地点: 中国) 农村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改革实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 于光远1
导言 历史巨变与严峻挑战1
序二 杜润生13
第一章 农村问题与中国的现代化13
一、超越历史阶段的空想农业社会主义13
建国初期遇到与建党初期相似的问题13
一场争论引出一个决议19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28
二、二元结构中的二等公民32
农业的历史与历史的农民32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35
李云河与“浙江三杰”40
“牛尾巴长在牛脑袋上”43
三、“农业学大寨”的沉重教训47
一个普通的丰产典型48
“农业学大寨运动”52
从“农业学大寨”到“普及大寨县”54
“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57
四、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63
“两个凡是”与继续“普及大寨县”65
改革的预演67
关于真理标准讨论69
拨乱反正与摸着石头过河71
第二章 安徽为什么成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口77
一、“左”倾错误的重灾区77
凤阳:安徽的缩影78
人民公社章程与刮“五风”81
小岗村的真实记录88
二、救命而又短命的“责任田”92
“责任田”的由来92
关于“责任田”的辩护和批判95
两封寄给毛泽东的信101
三、万里与“省委六条”106
万里走马上任106
调查研究,制订“省委六条”110
必须对本省人民负责112
政策的威力116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的书面意见119
四、艰难的第一步121
借地度荒诱发包产到户121
《人民日报》能管你们吃饭吗?122
两次关于包产到户的对话127
小岗的包干到户131
第三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1979—1984)139
一、阳关道与独木桥的大争论139
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139
新的矛盾和斗争143
大争论导致大发展150
二、从“不许”、“不要”到“有条件允许”,再到“全部放开”157
为什么包干到户最受欢迎157
关键仍然是领导158
大规模下乡调查164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总进军168
三、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172
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的演变173
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177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理论意义179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183
四、五个1号文件的产生和终结188
为什么要连续五年发1号文件189
改革的市场取向日趋明晰194
“1号文件很好,2号文件好狠”197
无可奈何的“双轨制”200
第六个“1号文件”205
第四章 在艰难曲折中探索、开拓(1985—1991)207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是有商品的计划经济208
改革深化要求观念更新、理论创新208
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212
理论上的重大突破214
争论仍然在继续中219
症结所在222
二、粮食问题的症结和出路222
实质上在于如何对待农民224
出路何在228
三、乡镇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237
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独特道路238
为什么乡镇企业是异军突起244
乡镇企业的模式和面临的挑战247
四、县级综合改革:不幸中的幸事250
是不是第三块石头?250
探索性的局部试点253
“搭台唱戏”与“脱钩不下马”255
后来居上的山东县级改革259
五、外向型经济与民工潮266
外向型经济中的乡镇企业267
内陆、边疆的开放与开发272
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74
六、地区差距与扶贫开发278
如何看待地区差距278
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284
第五章 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阶段(1992—1998)289
一、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28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289
多元经济蓬勃发展293
股份合作制普遍兴起299
二、经济泡沫与“软着陆”301
经济泡沫与通货膨胀302
农民负担屡减不下305
“软着陆”:宏观调控改善、加强的成果308
三、十五大前后312
邓小平未能亲见香港回归312
十五大在理论上的新突破314
十五大强调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316
村民自治值得重视320
推进法治,遏制腐败323
经济增长与经济转轨并进326
四、小城镇与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328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特色329
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升级332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334
农村城市化的前景338
结语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341
后记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