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民史观论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民史观论观
  • 杜向民,刘滨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4206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民史观论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丛书序言1

第一篇 历史篇3

第一章 社会的本质和人的发展3

一、社会的本质和史前社会的人4

(一)人类社会的产生4

(二)人类社会的本质8

(三)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13

(四)史前社会的人18

二、阶级的实质及“神”与人25

(一)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26

(二)阶级的实质33

(三)“神”与人41

三、近代社会的人47

(一)人的发现47

(二)物的依赖性52

第二章 “人学”思想概述59

一、中国古代的人学思想61

(一)殷周人学:“民本”思想的萌发62

(二)先秦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中的人学思想63

(三)汉唐至明清时期人学思想的发展85

二、古希腊罗马人学思想的主要观点90

三、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101

(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102

(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理论特征117

四、中西“人学”思想的比较与分析123

五、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34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前提135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38

第二篇 理论篇151

第三章 人民论151

一、人民的本质和价值152

(一)“人民”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152

(二)人民的本质是什么?161

(三)人民是价值的主体165

二、人民·阶级·政党·政权170

(一)政治系统的核心要素——阶级170

(二)政党政治——通过政党来执掌国家政权173

(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80

三、人民利益及其实现185

(一)人民利益185

(二)人民利益的实现187

第四章 人民史观论194

一、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史观194

(一)英雄史观195

(二)群众史观205

(三)人民史观216

二、社会历史规律与人民的社会历史作用221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222

(二)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统一224

(三)人民的社会历史作用228

(四)历史创造者问题争鸣238

三、人民史观的当代价值245

(一)坚持人民史观,对密切党与人民的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48

(二)坚持人民史观,走群众路线,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250

第三篇 现实篇255

第五章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255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内在逻辑255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255

(二)以人为本的内在逻辑262

(三)坚持以人为本,要正确认识两方面的关系271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76

(一)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的深刻变革278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298

第六章 以人为本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306

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论根基就是以人为本307

(一)关于小康社会的历史考察307

(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309

(三)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31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314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衡量标准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具体展现314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以人为本319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31

(一)关于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331

(二)人的物质生活与人的综合素质的关系333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35

(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337

第七章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341

一、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及理论基础341

(一)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341

(二)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346

二、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348

(一)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49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357

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365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365

(二)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369

(三)共产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377

主要参考文献381

后记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