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竞争与新型大学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型、竞争与新型大学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8/31376167.jpg)
- 贾东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5666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53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型、竞争与新型大学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研究缘起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
一、选题的背景1
二、研究的意义11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12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与概念界定13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13
二、主要概念14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18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18
二、国外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述评18
三、国内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述评21
四、国内外应用型本科及院校转型研究现状26
五、国内新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培育研究32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33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33
二、主要研究方法34
第二章 新型大学转型与竞争发展的理论基础35
第一节 混合经济理论35
一、市场经济35
二、计划经济38
三、混合经济及相关理论39
四、混合经济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45
第二节 组织理论47
一、一般组织理论47
二、自组织理论51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52
四、组织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53
第三节 组织生命周期与组织竞争理论56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56
二、企业竞争理论60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企业竞争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69
第三章 体制改革、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市场71
第一节 体制改革与我国社会转型71
一、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71
二、事业单位改革77
三、科技体制改革83
四、体制改革与中国社会转型89
第二节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93
一、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94
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和民办高校的发展96
三、办学自主权的探索与国办高校改革100
第三节 高等教育市场的结构与特征110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111
二、高等学校的产品与商品117
三、高等教育市场的结构、性质及其解释127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市场主体性建构135
一、教育竞争及其本质135
二、高等学校的市场主体性137
三、高等学校市场主体的建构性138
第四章 知识社会与高校竞争140
第一节 竞争理论140
一、对竞争的基本认知140
二、市场经济与竞争144
第二节 高校竞争逻辑147
一、高等教育领域生产交换关系的界定148
二、高校竞争的政治逻辑150
三、高校竞争的市场逻辑154
四、高校竞争的知识逻辑以及竞争逻辑之间的关系156
第三节 知识社会与高校变革158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158
二、知识社会与高校变革发展166
第四节 知识生产模式2与高校知识操作改革175
一、知识生产模式2175
二、知识生产模式2下知识生产的变革177
三、知识生产模式2下高校知识的转化179
四、知识的学习机制182
第五节 知识社会与新型大学的发展取向184
第五章 学院制与新型大学竞争188
第一节 学科、专业与学科建设188
一、学科与专业188
二、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192
第二节 学院制与学院建设198
一、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变迁与学院兴废198
二、学院制与学院设置的理论探讨202
三、对学院设置实践的认识与评价214
四、对学院制和学院设置问题的认识217
五、新型大学的学院设置221
第三节 基于学院的新型大学竞争225
一、企业内部市场理论概述225
二、企业内部市场理论在高校的应用227
三、企业内部市场组织模式的演化及其在高校的适用228
四、以学院为基础的新型大学竞争229
五、新型大学的学科建设231
第六章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育235
第一节 高等教育多元质量观235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认知236
二、基于顾客需求满足的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认知239
三、对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认识242
第二节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245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246
二、已有评价指标体系评述248
三、新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64
第三节 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273
一、学术界对新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认知273
二、新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过程274
三、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其他几个问题286
第七章 新型大学“转型”发展289
第一节 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质289
一、高等教育类型之分289
二、现实变革与“转型”之论298
三、新型大学“转型”的实质311
第二节 高校—社会关系偏移与高校转型316
一、与校—社关系相关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316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外部关系的冲击323
三、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问题331
第三节 新型大学“转型”:基于劳动力市场视角333
一、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334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过度论336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匹配339
四、新型大学“转型”解读:劳动力市场的视角344
第四节 新型大学“转型”的路径与路径选择353
一、“转型”与政府角色定位354
二、高校转型的方式与内容359
三、高校转型的路径与选择:产教融合375
四、新型大学的“转型”战略选择382
第八章 新型大学转型与核心竞争力培育实证研究390
第一节 省域转型政策分析390
一、省级政府的教育运行390
二、山东特色名校工程392
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其他转型措施399
第二节 新型大学转型与培育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401
一、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现状的评价与分析401
二、转型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实践409
三、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效果416
结论与展望422
参考文献427
附录1 中国新型大学基本情况一览表(2017)444
附录2 中央部委1996年所属本科高校及其演变495
后记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