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学术神学:作为学科体系的基督教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学术神学:作为学科体系的基督教研究
  • 黄保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254051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神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学术神学:作为学科体系的基督教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卓新平1

序&卓新平1

序&杨熙楠1

序&罗明嘉1

导论1

第一部分 圣经神学138

第一章 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与圣经138

第一节 犹太教的圣经139

第二节 罗马天主教的圣经144

第三节 东正教的圣经145

第四节 基督教新教的圣经148

第五节 中文圣经157

第六节 圣经的正典化过程158

第七节 圣经的内容161

第八节 圣经的文学性及其他170

第二章 旧约研究173

第一节 理解的局限和方法的多元174

第二节 圣经的阅读方式176

第三节 文本批评法178

第四节 编辑历史法182

第五节 文学批评法185

第六节 形式批判法192

第七节 传统批评法196

第八节 考古和历史200

第九节 旧约的红线203

第十节 “旧约学”专业进深课程可以选择的方向206

第三章 新约研究207

第一节 文本与传统208

第二节 文本与语境T210

第三节 文本与诠释213

第四节 “新约学”专业进深课程可以选择的方向215

第四章 对解经学历史批评法的评估216

第一节 科学研究圣经的起点216

第二节 解经学中获得的“否定性”结论是由研究者的先存哲学思想决定的吗?218

第三节 解经学的现状221

第二部分 历史神学228

第一章 教会历史写作的历史228

第一节 历史的基督教化231

第二节 宗教改革促使了新诠释的产生232

第三节 现代历史写作的诞生234

第二章 历史神学的各种研究主题237

第一节 古代教会(PatsticPeriod,100-500)237

第二节 中世纪(MedievalAge,500-1500)252

第三节 宗教改革(ReformationAge,1517-1648)253

第四节 虔诚主义,宗教复兴运动和理性主义(Pietism,AwakeningMovementandRationalism1648-1900)254

第五节 当代教会历史(1900-)255

第六节 中国教会历史(635-)256

第三章 历史神学的方法260

第一节 技术性方法260

第二节 诠释性方法263

第三节 关于方法的总结267

第四章 历史神学专业进深课程的选修方向269

第三部分 系统神学272

第一章 系统神学导论272

第一节 神学的“系统”273

第二节 系统神学的方法276

第三节 作为学科体系的系统神学293

第二章 宗教哲学专业302

第一节 宗教哲学所要研究的问题302

第二节 宗教语言所说的是什么?304

第三节 系统神学与理性问题308

第四节 上帝存在吗?323

第三章 教义学专业346

第一节 教义学的任务347

第二节 教义学的研究对象351

第三节 教义学的来源:圣经和传统356

第四节 教义学的内容358

第五节 教义学的路径方法365

第六节 教义学专业进深课程选修方向371

第四章 普世神学专业372

第一节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诞生和基督教会的宗派372

第二节 普世神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80

第三节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教义学382

第四节 作为实用学科的普世神学383

第五节 普世神学跟教义学的关系387

第六节 普世神学跟差传学的关系389

第七节 普世神学跟基督教的宗教神学的关系393

第八节 普世神学与宗教对话407

第九节 “普世神学”专业进深课程选修方向及关于普世神学的思考问题414

第五章 神学伦理和社会伦理学专业415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任务415

第二节 道德的合理性还是合理的道德?418

第三节 当代热门话题420

第四节 “神学伦理及社会伦理学”专业进深课程选修方向425

第六章 介绍系统神学的四门基本课程426

第一节 系统神学简介427

第二节 古典教义的形成428

第三节 改革神学431

第四节 现当代神学440

第四部分 实践神学445

第一章 作为一门学科的实践神学445

第一节 实践神学的诞生446

第二节 实践神学研究视角的发展446

第三节 实践神学的特点447

第四节 实践神学研究跟教会活动之间的关系448

第二章 实践神学的分支449

第一节 普通实践神学449

第二节 宗教教育学450

第三节 教会社会学451

第三章 实践神学的方法452

第一节 方法概论452

第二节 量性方法455

第三节 定性方法457

第四章 现代实践神学的热门研究主题464

第一节 礼拜生活464

第二节 宗教信息465

第三节 教会艺术和建筑设计466

第四节 社会关怀和教牧心理辅导466

第五节 教会行政管理468

第六节 教会的权利469

第七节 教会在社会中的地位470

第八节 宗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470

第九节 世俗化问题471

第十节 实践神学所面临的新挑战472

第五章 实践神学进深课程选修方向475

第五部分 宗教学479

第一章 什么是宗教学?479

第一节 宗教学479

第二节 宗教学的分类481

第二章 宗教学的发展历史486

第一节 启蒙运动时代的宗教批评488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神话研究491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的宗教学494

第三章 宗教学的研究方法499

第一节 以理解宗教性人类为目标的理解性宗教研究501

第二节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批评性宗教研究504

第三节 对宗教进行解释的解释性研究507

第四章 宗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511

第五章 芬兰宗教学对汉语学术神学的启发516

第六章 “宗教学”专业进深课程选修方向519

附录一 汉语学术神学的课程设置和课本520

附录二 参考书目526

后记5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