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结构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混凝土结构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1366372.jpg)
- 刘立新,杨万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5759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混凝土结构-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混凝土结构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1
1.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工程应用2
1.2.1 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2
1.2.2 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3
1.2.3 混凝土结构发展概况4
1.2.4 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概况5
1.3 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6
本章小结7
思考题7
2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8
2.1 钢筋8
2.1.1 钢筋的品种和级别8
2.1.2 钢筋强度和变形9
2.1.3 钢筋的疲劳11
2.1.4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11
2.1.5 钢筋的选用原则12
2.2 混凝土12
2.2.1 混凝土的组成结构12
2.2.2 混凝土的强度12
2.2.3 混凝土的变形17
2.3 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黏结24
2.3.1 黏结的作用与性质24
2.3.2 黏结机理分析26
2.3.3 影响黏结强度的主要因素26
2.3.4 钢筋的锚固长度27
本章小结28
思考题与习题29
3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30
3.1 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概念30
3.1.1 结构的功能要求30
3.1.2 结构的极限状态30
3.1.3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31
3.2 可靠度分析的基本概念32
3.2.1 结构设计问题的不确定性32
3.2.2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33
3.2.3 结构的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35
3.3 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表达式36
3.3.1 荷载代表值37
3.3.2 材料强度取值39
3.3.3 结构的设计状况40
3.3.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40
3.3.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41
本章小结42
思考题与习题43
4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4
4.1 受弯构件截面形式及计算内容44
4.2 受弯构件基本构造要求44
4.2.1 板的构造要求44
4.2.2 梁的构造要求45
4.3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47
4.3.1 适筋梁的试验研究47
4.3.2 配筋率与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特征49
4.4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规定50
4.4.1 基本假定50
4.4.2 等效矩形应力图51
4.4.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52
4.4.4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52
4.4.5 最小配筋率54
4.5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5
4.5.1 基本计算公式55
4.5.2 适用条件56
4.5.3 设计计算方法56
4.6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1
4.6.1 受压钢筋的强度61
4.6.2 基本计算公式62
4.6.3 适用条件63
4.6.4 设计计算方法63
4.7 T形截面67
4.7.1 概述67
4.7.2 T形截面类型及判别条件68
4.7.3 基本计算公式69
4.7.4 适用条件70
4.7.5 计算方法71
本章小结73
思考题与习题73
5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76
5.1 斜裂缝的形成76
5.2 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77
5.2.1 斜裂缝出现后无腹筋梁的应力状态77
5.2.2 无腹筋梁的受剪破坏形态78
5.2.3 影响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因素79
5.2.4 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80
5.3 有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性能81
5.3.1 斜裂缝出现后有腹筋梁的应力状态81
5.3.2 有腹筋梁的受剪破坏形态82
5.4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83
5.4.1 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83
5.4.2 适用条件85
5.4.3 计算方法86
5.5 受弯构件纵向钢筋的构造要求90
5.5.1 抵抗弯矩图91
5.5.2 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91
5.5.3 纵向受力钢筋的截断94
5.5.4 受力钢筋的锚固和搭接94
5.5.5 钢筋细部尺寸97
5.6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例题98
本章小结101
思考题与习题101
6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04
6.1 概述104
6.2 构件的开裂扭矩105
6.2.1 构件开裂前的应力状态105
6.2.2 矩形截面开裂扭矩105
6.3 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106
6.3.1 受扭构件配筋方式106
6.3.2 纯扭构件的破坏形式106
6.3.3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108
6.3.4 箱形、T形和I形截面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110
6.4 弯剪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113
6.4.1 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式113
6.4.2 剪扭相关性114
6.4.3 弯剪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116
6.4.4 受扭计算公式适用条件117
6.5 受扭构件配筋构造要求118
6.6 压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20
6.6.1 压扭构件120
6.6.2 压弯剪扭构件120
6.7 拉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21
6.7.1 拉扭构件121
6.7.2 拉弯剪扭构件121
本章小结121
思考题与习题122
7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23
7.1 受压构件的类型及一般构造要求123
7.1.1 受压构件的类型123
7.1.2 一般构造要求123
7.2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25
7.2.1 配有普通箍筋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26
7.2.2 配有螺旋式箍筋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28
7.3 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131
7.3.1 偏心受压短柱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131
7.3.2 截面承载力Nu-Mu关系132
7.3.3 附加偏心距133
7.3.4 偏心受压长柱的受力特点及设计弯矩计算方法133
7.3.5 两种破坏形态的界限136
7.4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136
7.4.1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136
7.4.2 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138
7.5 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139
7.5.1 大、小偏心受压破坏的判别139
7.5.2 截面设计139
7.5.3 截面校核140
7.6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146
7.6.1 截面设计146
7.6.2 截面校核147
7.7 对称配筋工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51
7.7.1 大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公式151
7.7.2 小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公式152
7.7.3 截面设计152
7.8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54
7.8.1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受力特点154
7.8.2 近似计算方法(倪克勤公式)154
7.9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55
7.9.1 轴向压力对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155
7.9.2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55
本章小结155
思考题与习题156
8 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158
8.1 轴心受拉构件158
8.2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59
8.2.1 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形态159
8.2.2 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159
8.3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62
本章小结162
思考题与习题163
9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变形和耐久性164
9.1 概述164
9.2 裂缝宽度验算165
9.2.1 黏结滑移理论165
9.2.2 无滑移理论168
9.2.3 我国规范中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168
9.3 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172
9.3.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与刚度的特点172
9.3.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173
9.3.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175
9.3.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的计算175
9.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177
9.4.1 耐久性的概念与主要影响因素177
9.4.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内容178
本章小结179
思考题与习题179
10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181
10.1 概述181
10.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181
10.1.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分类183
10.1.3 预加应力的方法183
10.1.4 锚具与夹具184
10.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186
10.2.1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186
10.2.2 张拉控制应力σcon187
10.3 预应力损失187
10.3.1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1187
10.3.2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2189
10.3.3 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3189
10.3.4 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89
10.3.5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5190
10.3.6 环形构件用螺旋式预应力筋作配筋时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6191
10.3.7 预应力损失的组合191
10.4 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ltr和构件端部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191
10.4.1 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ltr191
10.4.2 构件端部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192
10.5 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应力分析194
10.5.1 先张法构件194
10.5.2 后张法构件195
10.5.3 先张法与后张法计算公式的比较196
10.6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计算197
10.6.1 使用阶段承载力计算197
10.6.2 使用阶段裂缝控制计算197
10.6.3 施工阶段验算198
10.6.4 端部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能力验算199
10.7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201
10.7.1 受弯构件应力分析201
10.7.2 使用阶段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04
10.7.3 使用阶段斜截面承载力计算206
10.7.4 使用阶段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206
10.7.5 使用阶段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207
10.7.6 使用阶段挠度验算208
10.7.7 施工阶段验算209
10.8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217
10.8.1 先张法构件217
10.8.2 后张法构件218
10.9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19
10.9.1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19
10.9.2 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220
本章小结221
思考题与习题221
附表223
附图233
参考文献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