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痛定思痛 灾难文学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痛定思痛 灾难文学的研究
  • 范藻,范潇兮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01774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痛定思痛 灾难文学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灾难文学的理论反思3

文学的本体研究3

灾难文学的学理探究3

一、确认文学现象的题材含义4

二、梳理文学表现的历史演变6

三、形成文学形态的叙事风格10

灾难文学与灾难场景15

一、追求视觉效果,凸现灾难情形15

二、深入学理反思,揭示文化病因18

三、运用辩证思维,升华美学意义21

地震小说的创新策略25

一、从对灾难的叙写到对灾难的反思25

二、从对人物的观察到对灵魂的判断26

三、从对人性的剖析到对神性的莅临27

灾难文学的价值追寻29

一、开启灾难文学书写自然灾难和表现人类生命的立意和形式30

二、思考灾难文学表达民众情绪和建构民族精神的策略和意义32

三、透视文明进程揭示自然现象和组织社会力量的规律和效应34

灾难文学的创研述评38

一、回顾:抒情和纪实文体有余而虚构文学不多38

二、总结:随感和即兴评述有余而学理分析不足42

三、前瞻:加强集中和系统研究而期待新的突破47

灾难书写的冷与热52

灾难文学是一面镜子58

美学的主体研究61

汶川大地震的美学反思61

一、面对灾难:生与死——自然的永恒62

二、置身灾难:爱与怕——人性的崇高63

三、反思灾难:美与丑——生命的伟大64

灾难文学的美学介入及其神学冥思67

一、激情澎湃后还需理性精神68

二、信心百倍中应有哀婉意识70

三、乐观昂扬时也要有悲悯情怀72

四、爱意浓郁处还需畏惧心理74

“灾难叙事”,从文学创新到美学创意80

一、文学创新:灾难反思,人物蜕变,神性莅临82

二、美学创意:生活本真,人间至善,艺术完美88

透过闪烁的泪光96

中篇 灾难文学的文体研究101

汶川大地震文学:突然的惨痛101

诗歌:在铺天盖地中深情地吟唱101

散文:在形散神聚中自由地呈现106

一、从纸质出版到网络传播:散文创作概况107

二、从随意着笔到精致构思:散文创作特点111

报告文学:在收放自如中激情地展现125

一、从报刊登载到专辑出版,报告文学的创作概况125

二、从再现事件到表现人物:报告文学创作的特点133

纪实文学:在虚实相生中悄然地绽放142

一、从一般叙述到个别刻画:纪实文学创作概况143

二、从局部发挥到整体创新:纪实文学创作的特点147

小说:在多元视角中的迟来表现160

舟曲泥石流文学:沉重的伤痛166

诗歌:文汇人心 网聚民意168

一、概况:纸质与网络的互动168

二、特点:抒情与言志的一体170

散文:现场书写 及时传达177

一、概况:纪实与抒情的交织177

二、特点:宏观与微观的结合179

报告文学:全景扫描 典型写真187

一、概况:文学与新闻的交织187

二、特点:叙事与写人的融合189

三、文风:平实叙述与巧妙设置的同一195

下篇 灾难文学的个案研究201

纪实文学201

三重时间中的“我们”——有关灾难文学另一种表述的启示201

一、过去:陷入恐惧与选择逃生202

二、现在:善待人生与珍惜生活204

三、未来:充满信心与洞彻命运205

诗歌213

“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美学还原——从姜明的《万物生长》看灾难文学的价值选择213

一、还原灾难:呈现生命的个体之痛214

二、还原诗人:再现记者的群体之难216

三、还原诗歌:实现文学的本体之维218

小说221

超越灾难书写的美学立意——试论姜明长篇小说《寻根》的文化意义221

一、跨越世俗成见,寻回人伦亲情222

二、超越家族姓氏,寻求女性价值223

三、穿越物质世界,寻觅精神家园225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生命之歌——邹瑾的长篇小说《天乳》对灾难文学创作的新启示228

一、通过自然神灵,再现物类与人类的神奇交融229

二、借助生命崇拜,呈现男人与女人的神圣交合232

三、运用诗性智慧,表现主体与客体的神妙交会234

秦岭的命运书写:触及心灵的强震240

影视246

《唐山大地震》:绵延的“余震”效应246

附录253

灾难文学研究文章目录253

黑色的“5·12”——献给死去的和活着的人们257

今夜,写给你的信259

后记:思考灾难,让生命更有尊严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