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市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京市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研究
  • 许云,李诗洋,何昭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3094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市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篇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理论研究3

第一章 创新型城区建设的经济学基础3

第一节 创新型城区的经济学文献综述3

一、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3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6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7

四、国家创新系统学派7

五、区域科技创新理论8

第二节 市场失灵理论与创新型城区建设8

一、市场失灵理论概述8

二、市场失灵理论对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启示12

第三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创新型城区建设15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15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启示17

第四节 创新经济学理论与创新型城区建设19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概述19

二、创新经济学理论对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启示21

第五节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济学理论与创新型城区建设23

一、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概述23

二、制度创新经济学理论概述24

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济学理论对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启示25

第二章 创新型城区建设概要27

第一节 创新型城区建设理论综述27

一、创新型城区战略解析27

二、创新型城区的衡量标准33

第二节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的相关界定43

一、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意义43

二、海淀区创新型城区的内涵与外延45

第三章 国内典型创新型城区(市)建设经验49

第一节 创新城市建设介绍49

一、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介绍49

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介绍50

三、青岛创新型城市建设介绍52

四、浦东新区创新城区介绍57

第二节 国内创新城市群建设介绍60

一、“珠三角”城市创新群建设介绍60

二、“长三角”城市创新群建设介绍62

第四章 国外创新型城区(市)建设经验借鉴66

第一节 美国创新型城区建设经验介绍66

一、纽约66

二、芝加哥68

三、洛杉矶69

四、硅谷70

第二节 欧洲创新型城区建设经验介绍72

一、英国伦敦72

二、德国慕尼黑74

三、德国鲁尔74

第三节 东亚创新型城区建设经验介绍76

一、日本东京76

二、日本川崎77

三、韩国大田78

四、新加坡78

第二篇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现状研究83

第五章 海淀区创新型历程回顾83

第一节 电子一条街时期(1980年—1988年)83

一、知识分子首先冲破现存体制机制的束缚83

二、海淀区第四次党代会86

三、中科院成立科技开发部87

四、中央、市、区等部门对海淀中关村地区改革的支持88

五、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91

六、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94

七、《科学技术白皮书》宣传中关村电子一条街97

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9年至2000年发展规划纲要》97

九、八十年代中关村地区关键人物98

第二节 北京市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时期(1988年—1999年)100

一、《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100

二、推进试验区科技企业股份制改革101

三、推动国有企业转制102

四、海淀区推动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办公系统103

五、中关村电脑节103

六、中关村九十年代关键人物104

第三节 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1999年—至今)105

一、国务院第二次批复105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发布106

三、瞪羚计划108

四、国务院会议纪要109

五、“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109

六、国务院对中关村的第三次批复110

七、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111

八、海淀区“1+20”政策112

九、北京市海淀区落实中关村“1+6”政策112

十、中关村核心区关键人物113

第六章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发展现状117

第一节 海淀区基础创新能力现状117

一、海淀区主要创新能力及指标现状分析117

二、海淀区创新能力指标比较分析133

第二节 海淀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139

一、海淀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础能力分析139

二、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效分析144

第三节 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取得的成效148

一、卓越的知识与技术创新成果148

二、强大的政策法规体系支持149

三、丰富的创新资源153

四、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155

五、优越的创新环境155

六、创新辐射能力不断增强157

第七章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案例研究159

第一节 海淀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范例159

一、案例企业基本情况159

二、案例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特点和主要成果161

三、案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经验和启示166

第二节 海淀区政府服务机构创新170

一、政府机构创新的背景介绍170

二、主要创新做法172

三、创新服务机构取得的成效176

四、创新政府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77

第三节 中介服务机构创新181

一、中介服务机构创新案例主要情况181

二、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的做法和特点187

三、海淀中介机构创新服务的实践成效188

四、推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90

第八章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经验与启示194

第一节 技术创新:海淀创新的引擎194

一、内生的海淀特色自主创新体系194

二、技术创新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198

三、技术创新模式多样化199

第二节 制度创新:海淀创新的灵魂203

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引领推动全国政治体制改革203

二、突破传统科技体制束缚,加速市场经济发展204

三、率先探索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6

四、勇于先行先试,特事特办207

第三节 管理创新:海淀创新的保障209

一、政府定位准确,科学管理园区209

二、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从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211

三、创新商业模式:从“贸工技”到“技工贸”216

四、按照市场机制创新创业环境219

第四节 文化创新:海淀创新的动力220

一、特殊背景下造就的文化创新——中关村文化220

二、中关村文化——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创新221

第九章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的问题与机遇225

第一节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面临的问题225

一、在创新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225

二、在创新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233

三、在创新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238

第二节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243

一、创新要素缺乏,创新成本提高243

二、政府定位不准、与市场互动不畅通247

三、观念决定一切,创新环境建设有待加强249

四、责任大权力小,区域体制创新难有作为250

第三节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面临的机遇251

一、世界正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251

二、我国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新时期252

三、北京进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253

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带来新机遇256

第十章 其他三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经验借鉴257

第一节 三城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的经验257

一、天津滨海新区257

二、上海杨浦区259

三、重庆沙坪坝区261

第二节 对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启示267

一、需要通过转型不断提升城市价值267

二、市场机制是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268

三、需要构建适宜创新经济的生态系统269

四、要高度重视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269

五、高素质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270

第三篇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未来发展对策研究273

第十一章 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的新战略构想273

第一节 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未来定位与目标273

一、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战略定位273

二、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的目标275

第二节 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总体架构与规划步骤277

一、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的总体架构277

二、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的规划步骤279

第三节 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的重点内容与实施任务281

一、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81

二、科技服务于社会发展284

三、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287

四、提升创新管理服务水平289

五、加强人才特区建设291

第十二章 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发展实施路径293

第一节 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293

一、加强城区创新体系建设294

二、推进技术市场建设296

三、抓好科研项目建设297

四、夯实管理制度建设298

第二节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299

一、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300

二、建立创新科技行政管理体制300

三、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评价、奖励体制301

第三节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机制302

一、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302

二、完善多元化的科技资金投入体系303

三、建立科技资源整合机制304

四、改进科技资源管理体制305

五、创新科技服务机制306

第四节 创新官产学研连接机制307

一、促进企业发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作用308

二、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库作用308

三、正确和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310

第五节 完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机制311

一、健全科技成果创造与应用的体制机制311

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融资体系312

三、深入推进各类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312

四、培育一批专业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313

第十三章 优化海淀创新型城区发展保障措施315

第一节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315

一、进一步创新支持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体制315

二、进一步改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引导机制317

三、进一步改进政府支持创新的服务机制319

第二节 加大社会管理创新322

一、不断完善社会建设总体格局322

二、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323

三、夯实社区服务管理基础324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325

五、大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327

六、加强对各类人群的服务管理329

七、加强对虚拟社会的服务管理330

八、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331

九、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331

第三节 加强文化创新333

一、继续弘扬发展中关村文化333

二、发展具有海淀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335

第四节 强化科技金融创新339

一、深入探索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339

二、加快建立科技信用体系340

三、大力支持创业投资体系发展343

四、持续致力于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344

五、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346

参考文献348

后记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