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病学 第8版 人卫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郝伟,陆林主编;李涛,刘金同,赵旭东,王高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6665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精神病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神病学 第8版 人卫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精神病学1
二、精神障碍1
第二节 脑与精神活动3
一、脑结构与精神活动3
二、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3
三、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4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相关因素5
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5
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7
三、关于精神障碍病因学的思考8
第四节 展望9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2
第一节 概述12
第二节 常见精神症状12
一、感知觉障碍12
二、思维障碍15
三、注意障碍20
四、记忆障碍20
五、智能障碍21
六、定向力障碍22
七、情感障碍22
八、意志障碍23
九、动作行为障碍24
十、意识障碍25
十一、自知力障碍26
第三节 常见精神疾病综合征26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28
第一节 精神科医患关系28
第二节 精神障碍检查29
一、精神检查29
二、病史采集32
三、躯体检查33
四、标准化量表34
五、实验室检查34
六、特殊检查35
第三节 精神障碍诊断的原则和思路35
一、诊断原则35
二、诊断思路36
三、标准化诊断性精神检查工具38
第四节 精神科病历书写38
第四章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41
第一节 精神障碍分类41
一、概述41
二、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42
第二节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45
一、概述45
二、精神障碍诊断标准46
第五章 神经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48
第一节 概述48
一、谵妄48
二、遗忘综合征49
三、痴呆(重度认知功能障碍)50
第二节 与神经认知障碍有关的常见脑部疾病51
一、阿尔茨海默病51
二、血管性神经认知障碍55
三、由创伤性脑损伤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55
四、由HIV感染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56
五、颅内感染所致的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56
六、颅内肿瘤所致的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57
七、癫痫性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58
八、由梅毒所致的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59
九、抗NMDAR脑炎所致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59
十、与神经认知障碍有关的常见躯体疾病60
十一、躯体感染所致神经认知障碍61
十二、内分泌障碍伴发的神经认知障碍62
十三、结缔组织疾病伴发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64
十四、内脏器官疾病伴发神经认知障碍65
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障碍68
第一节 概述68
一、基本概念68
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69
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相关因素69
第二节 阿片类物质71
一、概述71
二、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72
三、戒断反应72
四、治疗72
第三节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74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74
一、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75
二、治疗75
第五节 氯胺酮76
一、药理作用76
二、滥用方式76
三、临床表现76
四、治疗77
第六节 大麻77
第七节 酒精79
一、酒精的吸收与代谢79
二、酒精的药理作用及机制79
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79
四、治疗80
第八节 烟草81
一、尼古丁的药理作用81
二、吸烟的危害82
三、吸烟问题的处理82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85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85
一、概述85
二、流行病学85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86
四、临床表现8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91
六、病程与预后93
七、治疗与康复94
第二节 分裂情感性障碍97
一、概述97
二、病因学与发病机制97
三、临床特征9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98
五、治疗98
第三节 妄想性障碍99
一、概述9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00
三、临床特点10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00
五、治疗与预后101
第四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101
一、概述10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02
三、临床特征10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02
五、治疗与预后102
第八章 抑郁障碍105
第一节 概述105
一、流行病学105
二、疾病负担105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106
一、遗传106
二、神经生化106
三、神经内分泌106
四、神经影像学107
五、神经电生理107
六、心理社会因素107
第三节 临床表现108
一、核心症状108
二、心理症状群108
三、躯体症状群109
第四节 临床分型110
一、抑郁障碍110
二、恶劣心境110
三、混合性抑郁和焦虑障碍110
第五节 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111
一、评估111
二、诊断111
三、鉴别诊断112
第六节 治疗113
一、治疗原则113
二、药物治疗114
三、心理治疗116
四、物理治疗117
第七节 预后与康复118
第九章 双相及相关障碍120
一、流行病学120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20
三、临床表现122
四、临床分型124
五、病程和预后125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26
七、治疗与预防127
第十章 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130
第一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13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31
二、临床表现13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32
四、治疗132
第二节 惊恐障碍13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33
二、临床表现134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35
四、治疗135
第三节 场所恐惧障碍13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36
二、临床表现13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37
四、治疗137
第四节 社交焦虑障碍13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38
二、临床表现13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38
四、治疗139
第五节 特殊恐惧障碍139
第六节 分离性焦虑障碍140
第十一章 强迫及相关障碍142
第一节 强迫症142
一、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142
二、临床表现14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45
四、治疗146
五、病程和预后146
第二节 躯体变形障碍147
一、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147
二、临床表现14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48
四、治疗148
五、病程和预后149
第三节 其他强迫相关障碍149
一、囤积障碍149
二、拔毛障碍149
三、皮肤搔抓障碍150
四、嗅觉牵涉障碍150
第十二章 分离障碍152
第一节 概述15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52
二、临床分类及临床特征153
三、治疗原则153
第二节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154
一、临床表现154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55
三、治疗156
第三节 分离性遗忘157
第四节 人格-现实解体障碍158
第五节 分离性身份障碍159
第十三章 躯体忧虑障碍及疑病障碍162
第一节 躯体忧虑障碍162
一、概述162
二、流行病学163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163
四、临床表现16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65
六、治疗166
七、病程和预后167
第二节 疑病障碍16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68
二、临床表现16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69
四、治疗170
五、病程和预后170
第十四章 应激相关障碍171
第一节 概述171
一、应激源171
二、流行病学171
三、易感因素171
四、病因和病理机制172
五、长期预后173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173
一、概述173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174
三、临床表现17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75
五、治疗176
六、预后177
第三节 延长哀伤障碍177
一、概述177
二、临床表现17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78
四、治疗179
五、预后179
第四节 适应障碍180
一、临床表现180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80
三、治疗181
第五节 儿童期应激相关障碍181
一、反应性依恋障碍182
二、去抑制型社会参与障碍183
第十五章 摄食与排泄障碍186
第一节 神经性厌食186
一、流行病学18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86
三、临床表现18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87
五、治疗188
六、病程与预后188
第二节 神经性贪食18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90
二、临床表现19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90
四、治疗190
五、病程与预后190
第三节 暴食障碍191
一、流行病学19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91
三、临床表现19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92
五、治疗192
六、病程与预后192
第四节 异食癖192
第五节 排泄障碍193
第十六章 睡眠-觉醒障碍195
第一节 失眠障碍19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95
二、临床表现19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96
四、治疗198
第二节 嗜睡障碍199
一、临床表现199
二、诊断200
三、治疗200
第三节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201
一、临床表现201
二、诊断202
三、治疗202
第四节 异态睡眠202
一、临床表现202
二、诊断203
三、治疗203
第十七章 人格障碍及相关行为障碍205
第一节 人格障碍205
一、流行病学20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05
三、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20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09
五、治疗和预后210
第二节 对立违抗障碍和品行障碍210
一、流行病学211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11
三、临床表现21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12
五、治疗和预后213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215
第一节 性心理障碍21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15
二、常见类型216
三、诊断218
四、治疗和预后218
第二节 性功能障碍21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19
二、常见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21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21
四、性功能障碍的治疗221
第十九章 神经发育障碍223
第一节 智力发育障碍223
一、流行病学22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23
三、临床表现224
四、病程与预后22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26
六、预防与治疗226
第二节 孤独症谱系障碍228
一、流行病学228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28
三、临床表现228
四、病程及预后22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30
六、干预和治疗230
第三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31
一、流行病学231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31
三、临床表现232
四、病程和预后23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33
六、治疗234
第四节 抽动障碍235
一、流行病学236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36
三、临床表现236
四、病程与预后23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37
六、治疗238
第二十章 精神科急诊及危机干预240
第一节 精神科急诊240
一、概述240
二、自杀行为243
三、攻击行为及危险评估247
第二节 危机干预251
一、危机的概念251
二、危机的类型与结局251
三、危机干预的概念与方法252
第二十一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254
第一节 概述254
一、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身心统一观254
二、精神科联络会诊的定义、历史发展及现状255
三、精神科联络会诊的基本原则与工作模式256
第二节 综合医院提请会诊常见的精神症状及情绪、行为问题259
一、焦虑、抑郁259
二、自杀企图与行为259
三、精神病性症状260
四、激越261
五、睡眠障碍261
六、疼痛262
七、缺乏客观检查所见的躯体症状主诉262
八、谵妄263
第二十二章 躯体治疗266
第一节 概述266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物267
一、历史和分类267
二、作用机制268
三、临床应用270
四、不良反应和处理271
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273
六、常用抗精神病药物274
第三节 抗抑郁药物275
一、新型抗抑郁药物277
二、传统抗抑郁药279
第四节 心境稳定剂280
一、碳酸锂281
二、丙戊酸盐282
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282
四、拉莫三嗪282
第五节 抗焦虑药物283
一、苯二氮?类283
二、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284
第六节 物理治疗284
一、改良电痉挛治疗285
二、经颅磁刺激治疗286
三、深部脑刺激治疗286
四、其他286
第二十三章 心理治疗288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论288
一、概念与定义288
二、心理治疗的学科特性288
三、心理治疗的效用及其机制289
四、心理治疗的种类290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流派及技术291
一、精神分析及心理动力性治疗291
二、行为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292
三、人本主义治疗294
四、家庭治疗与系统式治疗295
五、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关系技巧298
六、暗示-催眠技术301
七、解释性心理治疗303
第三节 其他专门心理治疗技术简介304
一、危机干预304
二、团体心理治疗304
三、森田疗法305
四、道家认知治疗305
五、表达性艺术治疗306
第二十四章 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308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预防308
一、概述308
二、精神障碍预防的三个层次308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康复310
一、概述310
二、精神障碍的医院康复311
三、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312
第二十五章 精神病学相关伦理与法律问题318
第一节 概述318
一、精神病学与伦理318
二、刑事与民事司法体系中的精神医学问题318
三、司法精神病学及相关内容319
第二节 精神卫生服务相关伦理原则319
一、基本伦理原则319
二、具体伦理要求320
第三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法律保护322
一、精神卫生立法322
二、主要操作规定324
第四节 精神疾病与违法行为326
一、刑事司法相关规定及法律能力评定326
二、违法精神障碍患者的处置328
附录 疾病及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分类第11版(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330
参考文献34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