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工程
  • 王士杰,党进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0598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地基-基础(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一、地基及基础的概念1

二、基础工程的重要性2

三、基础工程的发展概况3

四、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8

第一章 地基勘察10

第一节 概述10

第二节 地基勘察的任务和内容10

一、勘察任务书12

二、勘察阶段的划分及要求13

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9

第三节 地基勘察方法21

一、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21

二、勘探与取样22

三、岩土测试26

四、岩土测试成果的整理36

第四节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40

第五节 地基勘察报告43

一、地基勘察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43

二、勘察报告实例44

三、勘察报告的阅读与使用52

思考题与习题54

第二章 浅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55

第一节 概述55

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55

二、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56

三、地基基础设计计算的荷载取值56

四、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内容与步骤58

第二节 浅基础的类型58

一、刚性基础58

二、柔性基础61

第三节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64

一、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64

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64

三、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类型、荷载大小与性质65

四、地基冻融条件的影响66

五、场地环境条件的影响70

第四节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70

一、按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1

二、按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71

三、按经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3

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74

五、《公路桥涵规范》的承载力取值76

第五节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77

一、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77

二、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验算82

第六节 地基的变形验算84

一、变形验算范围85

二、地基变形特征值86

第七节 地基基础稳定性验算88

一、基础倾覆稳定性验算89

二、基础滑动稳定性验算90

三、地基整体稳定性验算91

四、斜坡上地基稳定性验算91

第八节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92

一、共同作用的概念92

二、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93

三、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94

第九节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95

一、建筑措施96

二、结构措施99

三、施工措施100

思考题与习题100

第三章 浅基础结构设计103

第一节 概述103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103

一、设计原则103

二、构造要求105

第三节 扩展基础105

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106

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109

第四节 文克勒地基上梁的分析118

一、文克勒地基模型118

二、基床系数的确定119

三、Winker地基上梁的挠曲微分方程121

四、无限长梁的解答123

五、有限长梁的计算125

第五节 柱下条形基础133

一、构造要求133

二、内力计算135

第六节 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143

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节点力的分配144

二、十字交叉条形基础节点力分配的调整147

第七节 筏形基础149

一、构造要求149

二、内力计算151

三、筏形基础的地基计算153

第八节 箱形基础154

一、构造要求155

二、设计计算156

思考题与习题158

第四章 桩基础160

第一节 概述160

一、桩基础的组成与作用160

二、桩基础的适用性160

三、桩基设计原则161

第二节 桩和桩基础的分类162

一、桩基的分类162

二、桩的分类163

第三节 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167

一、单桩的荷载传递机理167

二、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因素及沿桩长分布169

三、单桩的破坏模式170

四、桩侧负摩阻力171

第四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173

一、静载荷试验法174

二、经验公式(规范)法177

三、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183

四、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187

第五节 桩的水平承载力188

一、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189

二、按弹性地基理论计算191

三、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值196

第六节 群桩基础计算201

一、群桩的工作特点201

二、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206

三、桩基承载力验算207

四、桩基沉降验算217

第七节 桩基础设计223

一、桩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223

二、桩基础类型选择224

三、桩长、桩径、桩数及桩位布置225

四、桩身结构设计228

五、承台设计230

思考题与习题241

第五章 沉井、地下连续墙及沉箱基础243

第一节 概述243

一、沉井243

二、地下连续墙244

三、气压沉箱246

第二节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246

一、沉井的类型246

二、沉井的基本构造248

第三节 沉井的施工250

一、旱地沉井施工250

二、水中沉井施工253

三、沉井下沉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254

第四节 地下连续墙及沉箱基础简介257

一、地下连续墙257

二、气压沉箱260

思考题与习题262

第六章 地基处理264

第一节 概述264

一、地基处理的对象264

二、地基处理方法分类265

三、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266

第二节 复合地基设计基本理论267

一、复合地基的概念和分类267

二、复合地基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268

三、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271

四、复合地基的承载力275

五、复合地基沉降280

第三节 换填垫层法283

一、换填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283

二、换填垫层的设计284

三、施工要点288

四、质量检验290

第四节 预压法291

一、预压法加固原理292

二、设计要点294

三、施工要点297

四、质量检验298

第五节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299

一、强夯加固机理与效果299

二、强夯设计300

三、施工要点302

四、质量检验303

第六节 振冲法304

一、振冲法加固机理304

二、振冲置换法305

三、振冲密实法308

第七节 砂石桩法308

一、作用原理309

二、设计要点309

三、施工要点310

四、质量检验311

第八节 石灰桩法311

一、加固机理311

二、设计要点312

三、施工要点313

四、质量检测314

第九节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314

一、设计要点314

二、施工要点315

三、质量检验316

第十节 夯实水泥土桩法316

一、设计要点317

二、施工要点317

三、质量检验317

第十一节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318

一、设计要点318

二、施工要点319

三、质量检验320

第十二节 水泥土搅拌法320

一、加固原理321

二、设计要点322

三、施工要点324

四、质量检验326

五、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327

第十三节 高压喷射注浆法327

一、设计要点328

二、施工要点329

三、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330

四、质量检验330

思考题与习题330

第七章 特殊性土地基332

第一节 概述332

第二节 软土地基332

一、软土的特性332

二、软土地基的评价334

三、软土地基的工程措施335

第三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338

一、湿陷性黄土的特性338

二、黄土的特性指标和地基的评价340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措施345

第四节 膨胀土地基346

一、膨胀土的特性346

二、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348

三、膨胀土地基的评价350

四、膨胀土地基的工程措施351

第五节 山区地基353

一、山区地基的特点353

二、岩石地基354

三、土岩组合地基356

四、岩溶地基357

五、土洞地基359

第六节 红黏土地基360

一、红黏土的特性360

二、红黏土地基的评价与工程措施362

第七节 冻土地基363

一、冻土地基的特性363

二、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364

三、冻土地基的评价与工程措施365

第八节 盐渍土地基367

一、盐渍土的形成与分布367

二、盐渍土的工程特性368

三、盐渍土的工程评价及防护措施371

思考题与习题371

第八章 基坑工程373

第一节 概述373

一、基坑工程的分类373

二、基坑工程的主要特点374

三、我国基坑工程的发展概况374

第二节 围护结构形式及选择375

第三节 悬臂式支护结构378

一、静力平衡法379

二、布鲁姆法382

第四节 单支点支护结构386

一、自由端单支点支护桩的计算387

二、等值梁法387

第五节 多支点支护结构390

一、等值梁法计算要点390

二、计算实例392

第六节 基坑稳定性分析397

一、整体稳定性验算398

二、倾覆及滑移稳定性验算399

三、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401

四、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402

第七节 深基坑工程环境效应与对策406

一、深基坑工程的环境效应406

二、基坑环境保护的原则409

三、基坑环境保护的方法410

四、基坑工程时空效应理论411

思考题与习题412

第九章 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414

第一节 概述414

一、地震成因414

二、地震波414

三、震级与烈度416

第二节 建筑场地类别417

一、场地地段的划分417

二、场地土类型420

三、场地覆盖层厚度422

四、场地类别422

第三节 地基土液化422

一、液化机理及其危害422

二、饱和土液化判别423

三、地基的液化等级425

第四节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426

一、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426

二、天然地基抗震验算428

三、建筑地基抗液化措施429

思考题与习题431

主要参考文献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