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化学 第6版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理化学 第6版 下
  • 朱志昂,阮文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6345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理化学 第6版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8章 相平衡1

8.1 引言1

8.2 相律2

8.2.1 几个基本概念2

8.2.2 相律推导4

8.3 单组分体系7

8.3.1 水的相图7

8.3.2 CO2的相图9

8.3.3 硫的相图10

8.3.4 磷的相图11

8.4 克拉贝龙方程12

8.5 二级相变化14

8.6 外压或惰性气体对液体蒸气压的影响16

8.7 二组分体系17

8.7.1 气-液平衡18

8.7.2 液-液平衡27

8.7.3 固-液平衡30

8.8 三组分体系37

8.8.1 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37

8.8.2 部分互溶的三液体体系38

8.8.3 三组分固-液平衡体系42

8.8.4 三组分固-固平衡体系44

习题45

课外参考读物50

第9章 化学动力学52

9.1 引言53

9.1.1 研究的对象53

9.1.2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53

9.1.3 化学动力学的发展史54

9.2 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54

9.2.1 反应速率54

9.2.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56

9.2.3 反应机理58

9.2.4 质量作用定理59

9.2.5 阿伦尼乌斯定理59

9.2.6 反应独立共存原理60

9.2.7 微观可逆性原理60

9.3 反应速率的测量61

9.4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62

9.4.1 一级反应63

9.4.2 二级反应64

9.4.3 零级反应67

9.4.4 假(准)级数反应68

9.4.5 n级反应68

9.5 速率方程的确定70

9.5.1 积分法70

9.5.2 微分法72

9.5.3 半衰期法73

9.5.4 孤立法74

9.6 温度对速率常数的影响75

9.6.1 范特霍夫规则75

9.6.2 阿伦尼乌斯定理75

9.6.3 总包反应速率对反应温度的依赖76

9.6.4 阿伦尼乌斯活化能77

9.6.5 阿伦尼乌斯活化能的统计意义81

9.7 典型的复合反应82

9.7.1 对峙反应82

9.7.2 平行反应85

9.7.3 连串反应87

9.8 复合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88

9.8.1 选取控制步骤法89

9.8.2 稳定态近似法89

9.8.3 平衡态近似法90

9.9 链反应91

9.9.1 链反应的特征92

9.9.2 直链反应92

9.9.3 支链反应93

9.10 速率常数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95

9.10.1 基元反应95

9.10.2 复合反应95

9.11 拟定反应机理的方法96

9.11.1 拟定反应机理的经典方法96

9.11.2 由速率方程推测反应机理的一些经验规则97

9.11.3 化学计量系数和化学计量数102

习题103

课外参考读物116

第10章 基元反应速率理论118

10.1 气相反应刚球碰撞理论119

10.1.1 基本假设119

10.1.2 碰撞频率ZAB119

10.1.3 有效碰撞分数q120

10.1.4 速率常数的理论表达式120

10.1.5 碰撞理论与阿伦尼乌斯公式的比较121

10.2 过渡状态理论123

10.2.1 势能面123

10.2.2 过渡状态理论速率常数的统计力学表达式126

10.2.3 过渡状态理论与刚球碰撞理论的比较129

10.2.4 过渡状态理论速率常数的热力学表达式131

10.3 单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的速率理论135

10.3.1 单分子反应135

10.3.2 三分子反应137

10.4 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138

10.4.1 激光的发展和应用139

10.4.2 交叉分子束技术139

10.4.3 碰撞截面和基元反应速率常数140

习题142

课外参考读物144

第11章 几类特殊反应的动力学146

11.1 溶液中反应147

11.1.1 溶剂对速率常数的影响147

11.1.2 笼效应148

11.1.3 扩散控制反应149

11.1.4 活化控制反应150

11.1.5 离子强度对速率常数的影响151

11.2 催化反应152

11.2.1 催化作用和催化剂152

11.2.2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153

11.2.3 均相酸碱催化154

11.2.4 哈米特方程157

11.2.5 直线自由能关系157

11.2.6 络合催化158

11.2.7 酶催化159

11.2.8 不对称催化163

11.3 光化学反应165

11.3.1 光化学反应特征165

11.3.2 光化学基本定律166

11.3.3 电子激发态的单分子能量衰减过程169

11.3.4 量子产率171

11.3.5 光化学反应动力学173

11.3.6 激光化学181

11.4 化学振荡反应182

11.4.1 化学振荡的基本条件183

11.4.2 B-Z振荡反应183

11.4.3 复杂振荡、多重定态及混沌现象184

习题185

课外参考读物187

第12章 电化学189

12.1 引言190

12.2 电迁移现象191

12.2.1 法拉第定律191

12.2.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192

12.2.3 离子的电迁移现象195

12.2.4 电导测定的应用202

12.3 原电池204

12.3.1 电池的图解式204

12.3.2 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205

12.3.3 原电池的分类207

12.3.4 可逆电池209

12.3.5 可逆电极215

12.3.6 标准电极电势222

12.3.7 浓差电池及液体接界电势224

12.3.8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227

12.3.9 化学电源232

12.4 不可逆电极过程236

12.4.1 电解与分解电压237

12.4.2 极化和超电势238

12.4.3 金属电沉积246

12.4.4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249

习题249

课外参考读物254

第13章 界面现象257

13.1 引言257

13.1.1 界面相258

13.1.2 界面分子的特殊性258

13.1.3 比表面259

13.1.4 毛细体系259

13.2 表面自由能259

13.2.1 比表面自由能259

13.2.2 表面张力260

13.2.3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260

13.2.4 表面热力学函数261

13.3 润湿现象262

13.3.1 润湿262

13.3.2 接触角263

13.4 弯曲界面264

13.4.1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264

13.4.2 毛细管上升法测液体的表面张力265

13.4.3 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266

13.4.4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267

13.5 新相生成和亚稳状态267

13.5.1 过饱和蒸气268

13.5.2 过热液体268

13.5.3 过冷液体268

13.5.4 过饱和溶液269

13.5.5 分散度对物质化学活性的影响269

13.6 溶液的界面吸附269

13.6.1 溶液的界面吸附与表面过剩量269

13.6.2 吉布斯吸附等温式270

13.7 表面活性剂273

13.7.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273

13.7.2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274

13.7.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75

13.8 液面上的不溶性表面膜278

13.8.1 单分子层表面膜278

13.8.2 LB膜279

13.9 气体在固体上的吸附279

13.9.1 固体表面的吸附279

13.9.2 吸附等温方程281

13.10 多相催化反应285

13.10.1 气-固反应的基本步骤286

13.10.2 表面反应质量作用定理287

13.10.3 一种气体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287

13.10.4 两种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反应288

13.11 表面分析技术290

13.11.1 低能电子衍射290

13.11.2 反射高能电子衍射290

13.11.3 俄歇电子谱290

13.11.4 光电子能谱290

13.11.5 出现电势谱290

13.11.6 电子能量损失谱291

13.11.7 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291

13.11.8 离子中和谱291

13.11.9 二次离子谱291

13.11.10 扫描隧道显微镜291

习题291

课外参考读物294

第14章 胶体化学296

14.1 引言297

14.2 胶体体系的基本特性和分类298

14.3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299

14.3.1 溶胶的制备299

14.3.2 溶胶的净化301

14.4 溶胶的光学性质301

14.4.1 丁铎尔效应301

14.4.2 瑞利散射定律302

14.4.3 超显微镜302

14.5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303

14.5.1 布朗运动303

14.5.2 扩散303

14.5.3 沉降和沉降平衡303

14.6 溶胶的电学性质304

14.6.1 电动现象304

14.6.2 胶体粒子带电的原因305

14.6.3 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结构306

14.6.4 电动电势ζ308

14.6.5 溶胶的胶团结构309

14.7 溶胶的稳定和聚沉309

14.7.1 溶胶的稳定性309

14.7.2 溶胶的聚沉310

14.7.3 胶体稳定性的DLVO理论312

14.8 缔合胶体312

14.9 凝胶313

14.9.1 凝胶的分类314

14.9.2 凝胶的结构314

14.9.3 凝胶的制备314

14.10 粗分散体系315

14.10.1 乳状液315

14.10.2 微乳状液316

14.10.3 泡沫316

14.10.4 气溶胶317

14.11 大分子溶液319

14.11.1 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和唐南平衡319

14.11.2 盐析、胶凝作用321

14.11.3 大分子溶液的黏度321

14.12 纳米粒子323

14.12.1 纳米技术的发展历程323

14.12.2 纳米粒子的奇异特性324

14.12.3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326

14.12.4 纳米粒子的分析研究手段326

14.12.5 纳米粒子的应用及其前景327

习题330

课外参考读物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