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个人金融信息管理 隐私保护与金融交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个人金融信息管理 隐私保护与金融交易
  • 朱宝丽,马运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2317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金融交易-个人信息-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个人金融信息管理 隐私保护与金融交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研究意义3

三 研究方法5

四 研究思路5

五 创新与不足6

第二章 文献综述9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9

一 隐私权由来与定义9

二 金融隐私的价值11

三 金融隐私共享效应、类别与模式12

四 金融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制度15

五 隐私保护与信贷市场发展16

六 金融隐私保护的实践17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19

一 金融隐私基本理论19

二 信用信息理论研究19

三 国际比较研究20

四 金融隐私保护方法21

五 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制度22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23

一 金融隐私的研究大多从隐私的基本理论出发23

二 金融隐私经济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23

三 征信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24

第三章 金融隐私范畴、权利体系与关注动因25

第一节 隐私与金融隐私25

一 隐私概述25

二 金融隐私发展简史26

三 金融隐私内涵27

四 金融隐私分类28

五 金融隐私归属的识别29

第二节 金融隐私信息采集范围30

一 美国的信用信息采集30

二 英国的个人信息采集32

三 我国金融隐私采集的范围32

四 隐私保护期间33

第三节 金融隐私权利束及结构分析34

第四节 金融隐私保护必要性36

一 金融隐私是个人的重要财富36

二 尊重人格尊严的需要36

三 建设信用体系的必然要求37

四 改变金融监管中的长尾现象37

五 信息不对称需要特别关注隐私保护37

第四章 金融隐私的产权界定39

第一节 金融隐私的财产属性39

一 问题的提出39

二 隐私的财产属性分析40

第二节 博弈视角下的金融隐私产权界定问题42

一 隐私产权界定的复杂性43

二 隐私产权界定的博弈分析46

第三节 隐私产权共享制度安排与权利行使52

一 隐私产权共享机制52

二 不同征信模式下的隐私产权界定问题54

三 隐私产权共享下的权利行使56

第五章 金融隐私利用、共享与披露58

第一节 金融隐私利用类型化分析58

第二节 隐私保护与共享的均衡分析60

一 金融隐私共享的动因60

二 隐私保护与信息共享的冲突61

三 金融隐私共享的边界问题62

四 银行保护隐私行为的最优选择66

第三节 金融集团共享金融隐私问题探讨67

一 限制对金融隐私信息的使用68

二 建设人性化信息平台68

三 金融隐私信息利用层次的区分69

第四节 隐私保护与信息公开披露的处理71

一 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的关系72

二 处理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的准则72

三 平衡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的立法设计73

第五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隐私保护问题74

一 资产转移业务75

二 与信用级次评定相关业务76

三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业务76

第六章 金融隐私产权保护的规则选择78

第一节 产权保护规则78

一 财产规则78

二 责任规则79

三 不可转让规则79

四 管制规则80

第二节 不同保护规则的比较分析81

第三节 金融隐私产权保护规则的选择与适用82

一 保护规则的选择82

二 两则实践案例的考察83

三 金融隐私侵权案件的认定与举证责任84

第七章 金融隐私保护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86

第一节 主要经济体隐私保护法律制度的差异87

一 样本与评估指标87

二 变量与指标解释91

三 各国金融隐私立法状况比较92

第二节 金融隐私保护与征信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93

一 金融隐私保护水平变化的衡量93

二 理论假说94

三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95

四 基本结论99

五 隐私保护影响效应的解读100

第三节 金融隐私保护与消费信贷市场发展102

一 隐私保护对消费信贷市场影响的理论分析102

二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104

三 计量结果与基本结论107

第四节 隐私权绝对保护对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109

第八章 金融隐私保护的监管决策114

一 金融隐私保护的监管决策模型114

二 消费者效用与监管行为的关系116

三 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博弈分析118

四 最优金融隐私监管力度的求解119

第九章 国外金融隐私保护的法律实践与体系评述122

第一节 发达国家金融隐私保护制度情况122

一 美国122

二 欧盟129

三 日本131

四 瑞士132

第二节 各国金融隐私立法特点与影响因素134

一 隐私立法的共同特点134

二 美欧金融隐私立法模式的差异135

三 隐私立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137

四 美欧隐私立法模式的优劣简析139

第三节 金融隐私保护法律体系与法律关系探讨140

一 美欧等金融隐私保护法律体系140

二 金融隐私保护相关利益主体及责任141

第十章 我国金融隐私管理制度评估与对策选择143

第一节 金融隐私保护法律体系及特点143

一 金融隐私保护法律制度143

二 国家机关处理隐私的例外规定144

三 当前金融隐私立法特点145

第二节 金融隐私保护现状评估145

一 缺乏大数据管理的思维,忽视金融数据的合理利用145

二 隐私立法理念不成熟,内容尚不科学146

三 既定金融隐私保护制度执行不到位147

第三节 金融隐私保护的路径选择149

一 树立大数据理念,全面认识个人金融信息价值149

二 科学选择金融隐私保护立法模式150

三 合理兼顾隐私保护和促进金融交易的平衡151

四 加大现行法律的执行力度,将监管要求落实到位152

五 加快立法,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隐私法律体系153

六 构建信息共享框架下的金融隐私管理机制154

七 加强金融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其保护技术水平156

八 探索金融隐私权法律救济手段,构建消费者自我保护机制157

参考文献158

附录170

附录1 2004年96个国家金融隐私保护指数170

附录2 2012年96个国家金融隐私保护指数174

附录3 2004年96个国家主要指标情况178

附录4 2012年96个国家主要指标情况1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