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免疫测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免疫测定](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309910.jpg)
- 樊绮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6850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免疫测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免疫测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抗原与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1
第一节 抗原与抗体1
一、抗原与抗体2
二、抗原抗体反应3
三、抗原与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4
第二节 体外抗原抗体反应8
一、靶抗原8
二、抗体10
三、抗原与抗体结合的条件12
四、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影响因素13
五、免疫测定中抗原与抗体的反应15
六、免疫测定中抗原与抗体反应的特点16
第二章 免疫测定的靶物质及其制备18
第一节 免疫测定的靶物质18
一、生物大分子18
二、小分子21
三、免疫复合物21
四、免疫活性细胞21
第二节 抗原制备21
一、颗粒性抗原的制备22
二、可溶性抗原22
三、半抗原26
四、人工抗原26
五、基因工程抗原27
第三节 抗体制备28
一、免疫佐剂28
二、多克隆抗体30
三、单克隆抗体33
四、基因工程抗体37
第四节 免疫原与抗体制备的常见问题41
一、免疫原制备的常见问题41
二、抗体制备中的常见问题43
第三章 免疫测定标记物47
第一节 放射免疫测定125I标记物47
一、常用125I标记方法48
二、抗原和抗体125I标记物的鉴定49
三、抗原和抗体125I标记物的纯化50
第二节 酶免疫测定标记物51
一、常用酶试剂51
二、酶标记物的制备52
三、酶免疫测定标记物相关试剂组分的选择53
第三节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标记物57
一、化学发光标记物58
二、化学发光标记物的制备59
第四节 荧光免疫测定标记物60
一、有机荧光染料61
二、稀土荧光标记材料64
三、量子点荧光纳米材料67
第五节 胶体金免疫测定标记物69
一、胶体金的制备69
二、胶体金标记蛋白质70
三、胶体金标记物的纯化与保存71
第四章 免疫测定试剂的制备73
第一节 需求分析73
一、免疫测定试剂的应用领域73
二、制备怎样的免疫测定试剂74
第二节 免疫测定方法的选择76
一、常见的免疫分析方法76
二、选择分析方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77
第三节 关键原材料的筛选与检测方法的建立78
一、信号检测系统的选择79
二、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原料的筛选80
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原料的筛选82
第四节 关键辅助材料的选择84
一、固相载体的选择84
二、生物活性组分的特点和质量要求89
第五节 反应体系的优化91
一、样本91
二、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93
三、反应液配方93
四、临界值的确定95
五、反应步骤与放大系统97
第六节 质控物与校准物的制备98
一、免疫测定的基质效应98
二、参考物质与参考方法99
三、溯源途径100
四、制备过程103
第五章 试剂性能参数的确定108
第一节 定性试剂性能参数的确定108
一、敏感性108
二、特异性109
三、精密度111
四、关于试剂稳定性与有效期的考量114
第二节 定量试剂性能参数的确定116
一、空白限116
二、检测限117
三、定量限118
四、线性范围118
五、准确度120
六、精密度122
七、检测范围123
八、干扰物质124
九、交叉反应125
十、参考值与参考区间126
十一、稳定性与有效期127
第三节 校准物与质控物性能参数的确定129
一、校准物129
二、质控物130
第六章 常用的免疫测定技术132
第一节 免疫测定技术的基本分类133
一、均相免疫测定和非均相免疫测定134
二、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134
三、免疫测定放大技术135
四、POCT免疫测定技术135
第二节 均相免疫测定技术136
一、凝集反应137
二、沉淀反应139
三、荧光偏振免疫测定145
四、酶增强免疫测定148
五、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149
六、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测定150
第三节 非均相免疫测定技术151
一、非均相免疫测定的分离技术151
二、放射免疫和免疫放射技术152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54
四、荧光免疫测定158
五、化学发光免疫测定160
六、固相膜免疫测定163
第四节 免疫测定的自动化166
一、进样自动化167
二、反应自动化168
三、结果读取自动化169
四、基于规则的自动追加检测171
第五节 免疫测定技术的相关问题172
一、钩状效应172
二、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应用173
三、多点定标与专家定标174
四、透射免疫比浊与散射免疫比浊的应用175
第七章 免疫测定的质量保证178
第一节 检测系统的选择178
一、确定临床需求178
二、选择检测系统178
第二节 质量规范的建立179
一、依据质量目标对临床后果的影响建立质量规范179
二、依据被测量生物学变异建立质量规范179
三、依据当前技术水平建立质量规范180
第三节 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180
一、性能验证的基本要求181
二、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181
三、定性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184
第四节 检验前过程的质量控制186
一、检验项目申请186
二、合理选择检验项目187
三、病人准备187
四、样本的采集、运送与保存187
五、免疫学检测的干扰因素187
第五节 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189
一、定量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190
二、定性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195
三、室内质量控制结果的处理197
四、室间质量评价199
五、其他因素的质量控制201
第六节 检验后过程的质量控制201
一、检验结果的确认、审核与发放201
二、检验结果的解读202
第八章 免疫测定相关技术205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细胞化学205
一、免疫组织化学205
二、组织芯片207
第二节 免疫测定的衍生技术208
一、免疫沉淀与免疫共沉淀209
二、免疫PCR210
三、酶联免疫斑点试验211
第三节 基于免疫反应的细胞分离技术212
一、免疫磁珠分选术212
二、流式细胞分选术215
第四节 高通量免疫检测技术216
一、固相免疫芯片216
二、液相蛋白芯片217
三、免疫组库218
第五节 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220
一、针对信号传导途径关键蛋白质的单抗免疫治疗220
二、针对肿瘤免疫检查点和免疫检查点抑制的单抗免疫治疗221
第六节 免疫传感器222
一、免疫传感器基本原理222
二、免疫传感器技术的特点与应用224
第七节 微流控免疫测定技术225
一、微流控芯片基本原理226
二、微流控技术的特点与应用227
参考文献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