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徽庄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徽庄学史
  • 高深,王德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3823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庄周(约前369-前286)-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徽庄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周秦安徽庄学10

第一节 庄子故里考辨10

第二节 《庄子》的思想渊源14

第三节 百家争鸣与庄学的产生23

第四节 《庄子》的成书及初传31

第五节 《吕氏春秋》对《庄子》的吸收与偏离34

第六节 小结55

第二章 两汉安徽庄学56

第一节 汉初黄老思潮与安徽庄学56

第二节 《淮南子》——一部别开生面的阐释老庄之作63

第三节 桓谭《新论》对《庄子》的继承86

第四节 小结97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安徽庄学99

第一节 玄学与安徽庄学99

第二节 “曹氏三祖”对《庄子》的接受101

第三节 曹植对《庄子》的接受103

第四节 何晏、夏侯玄与正始玄学108

第五节 桓范对《庄子》的接受110

第六节 嵇康对《庄子》的继承与偏离111

第七节 嵇喜对《庄子》的接受117

第八节 刘伶对《庄子》的继承与偏离124

第九节 夏侯湛对《庄子》的接受130

第十节 曹毗对《庄子》的接受136

第十一节 戴逵诗文对《庄子》的化用137

第十二节 小结139

第四章 隋唐五代安徽庄学142

第一节 李唐王朝崇道政策与安徽庄学142

第二节 隋唐五代安徽本土庄学著述143

第三节 与安徽关系密切的外籍学者的庄学接受145

第四节 小结150

第五章 宋元安徽庄学151

第一节 三教并重与庄学的沉潜151

第二节 陈抟与《庄子》152

第三节 苏轼与《庄子》158

第四节 吕本中对《庄子》的接受166

第五节 王之道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偏离168

第六节 程大昌的庄学研究171

第七节 朱熹与《庄子》174

第八节 方回的《庄子无极辨》186

第九节 元代庄学衰落的原因188

第十节 陈栎的《庄子节注》191

第十一节 其他安徽庄学接受简介192

第十二节 小结196

第六章 明代安徽庄学198

第一节 明代程朱理学的加强与安徽庄学198

第二节 汪镗的《新建庄子祠记》198

第三节 李时芳的《新修庄子祠记》201

第四节 汪道昆的庄学思想202

第五节 憨山德清的庄学思想206

第六节 方虚名的《南华真经旁注》219

第七节 程以宁的《南华真经注疏》228

第八节 方以智的《药地炮庄》232

第九节 钱澄之的《庄子内七诂》245

第十节 其他安徽庄学著述简介258

第七章 清代安徽庄学261

第一节 清代朴学与安徽庄学261

第二节 张潮的《联庄》262

第三节 吴世尚的《庄子解》265

第四节 方人杰的《庄骚读本》280

第五节 姚鼐的《庄子章义》283

第六节 方潜的《南华经解》288

第七节 杨文会的《南华经发隐》291

第八节 马其昶的《庄子故》294

第九节 胡远濬的《庄子诠诂》305

第十节 刘大櫆与《庄子》314

第十一节 吴汝纶的《庄子点勘》316

第十二节 方正瑗的《方斋补庄》317

第十三节 其他庄子学者及其著述简介318

第八章 民国安徽庄学322

第一节 民国安徽庄学与庄学的转型322

第二节 叶玉麟的《白话译解庄子》323

第三节 胡朴安的《庄子章义》325

第四节 陈撄宁的《南华内外篇分章标旨》332

第五节 胡怀琛的《庄子集解补正》344

第六节 刘文典的《庄子补正》345

第七节 胡适的庄学研究350

第八节 郎擎霄的《庄子学案》368

第九节 单演义《庄子天下篇荟释》377

第十节 方东美的庄学研究379

第十一节 其他安徽庄学著者及其著述简介381

结语384

参考文献393

后记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