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小品在中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小品在中国
  • 程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3074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科学小品-研究-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小品在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科学小品概述1

第一节 中国科学小品的传统1

一、史籍中科学人物小传3

二、科技专著中某些片段3

三、涉及科技内容的杂书4

四、文人所著相关篇什4

第二节 中国科学小品诞生的时代背景5

一、科学救国之梦5

二、科普文学的自觉10

三、科学小品的萌芽12

第三节 中国科学小品文体理论概要17

一、作为“杂交文体”的科学小品18

二、科学小品的形式与语体19

三、科学小品的价值取向21

第二章 《太白》的科学小品23

第一节 《太白》初创的文体规范23

一、科普说明文24

二、科普杂文25

三、科普议论文25

四、浅近学术文章26

五、科学小品26

第二节 《太白》科学小品作家32

一、周建人32

二、贾祖璋34

三、刘薰宇38

四、顾均正39

第三节 《太白》科学小品理论及意义41

一、陈望道的贡献41

二、《太白》科学小品理论44

三、《太白》科学小品意义51

第三章 上海滩的科学小品53

第一节 出版物的响应53

一、杂志与科学小品53

二、出版社、书店与科学小品60

三、报纸副刊与科学小品67

第二节 作家群的基本形成71

一、后太白作家群72

二、新生代作家群84

三、“红色”作家群91

第三节 文体的进一步规范95

一、严谨的科学性95

二、鲜明的思想性99

三、自觉的文学性101

第四章 解放区的科学小品105

第一节 解放区科学小品创作的基本面105

一、《解放日报》与科学小品105

二、《新华日报》与科学小品107

三、《中国青年》与科学小品109

第二节 解放区科学小品作家与作品110

一、董纯才111

二、温济泽118

第三节 解放区科学小品的价值133

一、政治立场与时代特点133

二、边区特色与务实精神134

三、面向群众与朴实文风135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科学小品138

第一节 为建设新中国普及科学知识——“十七年”科学小品138

一、科学小品繁荣发展138

二、科学小品特征鲜明140

三、“十七年”科学小品的局限150

第二节 里程碑式的《十万个为什么》152

一、关于《十万个为什么》152

二、《十万个为什么》的写作特点154

三、《十万个为什么》对于科学小品的意义158

第三节 科普事业的艰难维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科学小品161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小品概述161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小品特点164

第六章 新时期的科学小品168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科学小品168

一、内容包罗万象,学科领域宽广169

二、创作特色鲜明,时代特点突出171

三、《科普创作》——科学小品理论和创作的重要园地176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新科技潮流中的科学小品178

一、90年代科学小品概况179

二、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180

三、面向新世纪的科学小品188

第三节 争奇斗艳的大型科普丛书191

一、焕发青春的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191

二、畅销全国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199

三、大型社科小品丛书《上下五千年》204

第七章 高士其与科学小品209

第一节 高士其生平及创作道路209

一、高士其生平209

二、从科学家到科普作家210

三、高士其科普创作成就213

第二节 创作风格与文体特色215

一、从微生物小品到多个知识领域215

二、知识性、思想性与生动性统一的典范217

第三节 高士其科学小品创作谈231

一、关于科学小品的通俗性231

二、关于科学小品的中国特色234

三、关于科学小品的作者队伍建设236

四、关于科学小品的读者意识239

五、关于知识和创作手法的更新241

第八章 叶永烈与科学小品242

第一节 叶永烈科普创作之路242

一、《浙南日报》——少年作者初出茅庐242

二、北京大学——科学小品创作的起点243

三、“十八般武艺”——科普文艺创作的多面手244

第二节 选编《中国科学小品选》246

一、梳理出半个世纪科学小品发展脉络247

二、汇集了半个世纪科学小品作品精华250

三、概括了半个世纪科学小品理论精华252

第三节 叶永烈科学小品理论研究257

一、科学小品体裁研究257

二、科学小品文体研究258

三、科学小品作者研究261

四、科学小品受众研究264

主要参考文献265

后记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