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诊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诊断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294726.jpg)
- 曹聪云,王治国,陈莉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6825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诊断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
三、临床诊断的步骤与种类3
四、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4
第一篇 问诊和常见症状9
第一章 问诊9
第一节 问诊的重要性9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10
一、一般项目10
二、主诉10
三、现病史10
四、既往史11
五、个人史12
六、月经史12
七、婚姻史12
八、生育史13
九、家族史13
第三节 问诊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13
一、问诊的方法和技巧13
二、问诊的注意事项15
第二章 常见症状16
第一节 发热16
第二节 疼痛21
一、头痛23
二、胸痛24
三、腹痛25
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27
第四节 咯血29
第五节 呼吸困难31
第六节 紫绀34
第七节 心悸36
第八节 恶心与呕吐37
第九节 呕血38
第十节 便血40
第十一节 腹泻42
第十二节 黄疸45
第十三节 水肿47
第十四节 血尿49
第十五节 眩晕51
第十六节 意识障碍53
第二篇 检体诊断59
第一章 基本检查方法59
第一节 视诊60
第二节 触诊60
一、触诊方法60
二、触诊注意事项61
第三节 叩诊61
一、叩诊方法62
二、叩诊音62
第四节 听诊63
一、听诊方法64
二、听诊注意事项64
第五节 嗅诊65
第二章 一般检查66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66
一、体温66
二、脉搏67
三、呼吸67
四、血压67
五、发育与体型67
六、营养状态68
七、面容和表情69
八、意识状态71
九、体位71
十、姿势72
十一、步态72
第二节 皮肤72
一、颜色73
二、湿度与出汗74
三、弹性74
四、皮疹74
五、脱屑75
六、皮下出血75
七、蜘蛛痣与肝掌75
八、水肿75
九、溃疡与疤痕76
十、皮下结节76
十一、毛发76
第三节 淋巴结77
一、正常浅表淋巴结77
二、检查顺序、方法及内容78
三、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79
第三章 头部检查80
第一节 头颅一般检查80
一、头发80
二、头皮80
三、头颅80
第二节 头部器官检查81
一、眼82
二、耳85
三、鼻86
四、口87
五、腮腺90
第四章 颈部检查92
一、颈部外形与分区92
二、颈部姿势与运动93
三、颈部皮肤与包块93
四、颈部血管94
五、甲状腺94
六、气管96
第五章 胸廓与肺部的检查97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97
一、骨骼标志97
二、自然陷窝与解剖分区98
三、垂直线标志99
第二节 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99
一、胸壁检查99
二、胸廓检查100
三、乳房检查102
第三节 肺与胸膜104
一、视诊104
二、触诊107
三、叩诊108
四、听诊111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症状与体征115
一、大叶性肺炎115
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15
三、支气管哮喘116
四、阻塞性肺不张116
五、肺纤维化116
六、胸腔积液117
七、气胸117
第六章 心脏与血管检查118
第一节 心脏检查118
一、视诊118
二、触诊119
三、叩诊120
四、听诊123
第二节 血管检查134
一、视诊135
二、触诊135
三、听诊137
四、血压的测量137
第三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症状与体征139
一、二尖瓣狭窄139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39
三、主动脉瓣狭窄140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40
五、心包积液140
六、心力衰竭141
第七章 腹部检查143
第一节 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143
一、体表标志143
二、腹部分区144
第二节 视诊144
一、腹部外形145
二、呼吸运动145
三、腹壁静脉146
四、胃、肠型和蠕动波147
五、腹壁其他情况147
第三节 触诊148
一、腹壁紧张度148
二、压痛及反跳痛149
三、波动感149
四、脏器触诊150
五、腹部包块154
第四节 叩诊155
一、腹部叩诊音155
二、移动性浊音155
三、胃泡鼓音区156
四、腹内脏器的叩诊156
第五节 听诊157
一、肠鸣音157
二、振水音157
三、血管杂音157
第六节 腹部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158
一、消化性溃疡158
二、门脉性肝硬化158
三、急性胆囊炎158
四、急性胰腺炎159
五、急性阑尾炎159
六、肠梗阻160
七、急性腹膜炎160
第八章 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161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及其检查161
一、阴茎161
二、阴囊162
三、前列腺162
四、精囊163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及其检查163
一、外阴163
二、阴道壁与子宫颈163
三、双合诊盆腔检查164
第三节 肛门与直肠检查164
一、视诊164
二、触诊165
第九章 脊柱与四肢166
第一节 脊柱检查166
一、脊柱弯曲度166
二、脊柱活动度167
三、脊柱压痛与叩击痛167
第二节 四肢与关节167
一、四肢167
二、关节169
第十章 神经系统检查172
第一节 脑神经检查172
一、嗅神经172
二、视神经172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展神经173
四、三叉神经173
五、面神经173
六、听神经174
七、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174
八、副神经174
九、舌下神经174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174
一、随意运动与肌力174
二、肌张力175
三、肌体积175
四、不随意运动176
五、共济运动176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177
一、感觉功能检查177
二、感觉障碍的性质178
三、感觉障碍的类型178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179
一、浅反射179
二、深反射180
三、病理反射181
四、脑膜刺激征183
五、Lasegue征183
第五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测184
第六节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84
一、多发性神经炎184
二、急性脊髓炎185
三、脑血栓形成185
第三篇 实验诊断189
第一章 概论189
一、实验诊断的概念189
二、实验诊断的主要内容189
三、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190
四、实验诊断学的应用范围190
五、实验诊断的学习方法与要求190
第二章 血液检查191
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查191
一、白细胞检查191
二、红细胞检查及相关参数194
三、血小板计数及相关参数196
四、血细胞检查直方图197
五、红细胞沉降率测定199
第二节 贫血的其他检查199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199
二、溶血性贫血的常用实验检查200
第三章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202
第一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202
一、适应证202
二、临床应用202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规律203
一、血细胞的生成203
二、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203
第三节 各阶段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204
第四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方法和结果分析207
一、骨髓标本的采集和送检207
二、骨髓象检查方法207
三、填写骨髓细胞学检验报告单208
第五节 正常骨髓象特征210
第六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相及骨髓象特征211
一、贫血211
二、白血病211
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2
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12
五、多发性骨髓瘤212
第四章 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检查213
第一节 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检查步骤213
第二节 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常用检查内容214
第三节 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检查组合217
第五章 尿液的检查223
第一节 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223
第二节 尿液的一般检查224
一、尿液的一般性状检查224
二、尿液的化学检查225
三、尿液的显微镜检查226
第三节 尿液的其他检查229
一、微量蛋白检测229
二、尿酶检查230
三、尿蛋白电泳230
四、乳糜尿和脂肪尿230
五、尿红细胞形态检查231
六、尿电解质231
第六章 粪便检查233
一、标本采集233
二、一般性状的检查233
三、显微镜检查234
四、隐血试验235
第七章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236
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检查236
一、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236
二、血清蛋白电泳238
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检查239
一、血清胆红素测定240
二、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测定241
第三节 血清酶学检查242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42
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43
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244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244
五、血清单胺氧化酶测定245
六、血清同工酶测定245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246
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246
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247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249
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250
五、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250
第五节 肝癌及癌性相关标志物检查251
一、蛋白质肿瘤标志物测定251
二、糖蛋白肿瘤标志物检测251
三、酶类肿瘤标志物检测253
第六节 肝病相关检验项目的选择253
第八章 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255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255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255
二、血尿素氮测定256
三、血清肌酐测定256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257
一、尿浓缩稀释试验257
二、尿液及血浆渗量测定257
三、酚磺酞排泌试验258
第九章 体液及分泌物检查259
第一节 痰液检查259
一、标本采集259
二、一般性状的检查259
三、显微镜检查260
第二节 脑脊液检查261
一、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261
二、一般性状检查262
三、化学检查262
四、显微镜检查263
第三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263
一、积液的分类263
二、检查项目264
三、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要点265
第四节 生殖系统体液检查266
一、阴道分泌物的检查266
二、精液的检查268
三、前列腺液的检查271
第十章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的检查274
第一节 血清电解质检测274
一、血清阳离子检测274
二、血清阴离子检测276
第二节 血清铁及其代谢物的检测278
一、血清铁检测278
二、血清转铁蛋白检测278
三、血清总铁结合力检测278
四、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279
五、血清铁蛋白检测279
六、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检测280
第三节 血脂测定280
一、血清脂质检测280
二、血清脂蛋白检测281
三、血清载脂蛋白检测284
第四节 血糖及相关物检测285
一、空腹血糖检测285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86
三、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287
四、血清C-肽检测288
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288
第五节 血清酶检测289
一、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289
二、其他血清酶检查295
第六节 内分泌激素检测297
一、甲状腺激素检测297
二、甲状旁腺素检测300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300
四、肾上腺髓质激素检测302
五、性腺激素检测303
六、垂体激素检测304
七、抗利尿激素检测305
第十一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306
第一节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306
一、免疫球蛋白G检测306
二、免疫球蛋白A检测307
三、免疫球蛋白M检测307
四、免疫球蛋白D检测307
五、免疫球蛋白E检测308
第二节 血清补体检测308
一、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308
二、血清补体C3测定308
三、血清补体C4测定309
第三节 感染免疫检测309
一、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309
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309
三、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免疫测定309
四、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310
五、艾滋病血清学检测311
六、梅毒血清学检测311
第四节 自身抗体检测311
一、抗核抗体检测312
二、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测定312
三、类风湿因子测定312
第十二章 临床常见病原体的检查314
第一节 标本采集、运送与检查方法314
一、标本采集和运送314
二、检查方法314
第二节 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315
一、流行病学与临床类型315
二、检查项目和临床应用316
第三节 药物敏感试验及临床应用317
一、药物敏感试验的概念及适用性317
二、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与临床应用317
第四篇 影像学检查321
第一章 X射线、CT和磁共振321
第一节 X射线成像321
一、X射线的产生321
二、X射线的特性322
三、X射线成像的基本原理323
四、X射线检查方法323
五、X射线诊断原则与步骤325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325
一、CT成像的基本原理与设备325
二、CT成像的特点327
三、CT诊断的方法327
四、CT诊断的临床应用328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329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与基本设备329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329
三、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磁共振信号330
四、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332
第四节 呼吸系统332
一、X射线诊断332
二、CT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42
三、MRI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44
第五节 循环系统345
一、X射线诊断345
二、CT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54
三、MRI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55
第六节 消化系统356
一、X射线诊断356
二、CT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62
三、MRI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63
第七节 泌尿系统363
一、X射线诊断364
二、CT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67
三、MRI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69
第八节 骨关节系统370
一、X射线诊断370
二、CT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75
三、MRI诊断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76
第九节 颅脑376
一、X射线诊断376
二、CT诊断377
三、MRI诊断379
第十节 介入放射学380
一、血管介入技术381
二、非血管介入技术381
第二章 超声检查383
第一节 超声诊断的基础知识383
一、超声波的定义383
二、超声波的物理特性383
三、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384
四、超声检查法的使用范围384
第二节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386
一、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386
二、腹部疾病的超声诊断399
三、妇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405
四、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409
第五篇 器械检查415
第一章 心电图检查415
第一节 临床心电图的基本知识415
一、心电产生的原理415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418
三、心电图的导联与导联轴420
四、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424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与正常数据426
一、心电图的测量426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431
三、小儿心电图的特点433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433
一、心房肥大434
二、心室肥大435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438
第五节 心肌梗死441
一、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及机制441
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与分期444
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445
第六节 心律失常448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448
二、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失常449
三、期前收缩452
四、异位阵发性心动过速455
五、扑动与颤动456
六、心脏传导阻滞458
七、预激综合征463
八、逸搏和逸搏心律463
第七节 电解质、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465
一、电解质紊乱465
二、药物影响467
第八节 心电图的分析步骤与临床应用469
一、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469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470
第二章 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471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471
第二节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472
第三节 药物试验476
第三章 肺功能检测477
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477
一、容积的测定477
二、通气功能测定478
三、临床应用478
第二节 换气功能检查479
一、弥散功能测定479
二、通气/血流比例479
第三节 血气分析479
一、血气分析指标479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480
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481
第四章 内镜检查482
第一节 内镜的基本知识482
一、内镜的种类482
二、内镜的用途482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483
一、适应证483
二、禁忌证483
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准备483
第三节 结肠镜检查483
一、适应证484
二、禁忌证484
三、结肠镜检查前准备484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84
一、适应证485
二、禁忌证485
三、术前准备与注意事项485
第六篇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489
第一节 静脉压测定489
第二节 中心静脉压测定489
第三节 眼底检查术490
第四节 淋巴结穿刺术491
第五节 胸膜腔穿刺术492
第六节 心包腔穿刺术493
第七节 腹膜腔穿刺术494
第八节 骨髓穿刺术496
第九节 腰椎穿刺术497
第十节 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498
第七篇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503
第一章 临床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503
第一节 临床诊断的步骤503
一、获取临床资料503
二、建立诊断504
三、验证诊断504
第二节 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505
一、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505
二、临床思维的误区——常见误诊、漏诊的原因505
三、临床诊断的方法506
四、临床诊断的内容506
第二章 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508
第一节 病历的重要意义508
第二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508
第三节 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509
一、门(急)诊病历的内容和格式509
二、住院病历的内容和格式511
三、病历中各种记录的内容与格式514
第四节 病历内容排列顺序524
参考文献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