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欺诈防范与内部控制执行路线图 创建合规性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欺诈防范与内部控制执行路线图 创建合规性文化
  • (美)马丁·T.毕格曼(MartinT.Biegelman),(美)乔·T.巴特(JoelT.Bartow)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059923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公司-诈骗-对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欺诈防范与内部控制执行路线图 创建合规性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对企业欺诈丑闻的回顾1

1.1欺诈的疯狂吞食行为正在愈演愈烈1

1.2欺诈的重大变化2

1.3领导者个人的“小金库”3

1.4骗子员工5

1.5新型的狂妄防御5

1.6公司欺诈的案例6

1.7总统要求公司增强责任的用意11

1.8与欺诈斗争永远不会失业12

第2章 欺诈防范理论13

2.1欺诈13

2.2企业欺诈14

2.3注册舞弊调查师协会对职业欺诈和渎职的2004年全国报告15

2.4欺诈防范16

2.5作为防范欺诈形式之一的“罪犯游行”17

2.6防范公司欺诈的英雄——艾利特·斯彼特则18

2.7艾德温·苏瑟兰德定义的白领犯罪19

2.8唐纳德·卡瑞塞博士和欺诈三角19

2.9史蒂夫·阿尔伯察博士的欺诈范围理论21

2.10新欺诈理论22

第3章 依法创建诚信企业25

3.1企业欺诈的典型案例25

3.2公司治理是什么26

3.3透明度是优秀公司治理的核心词27

3.4合规性文化27

3.5COSO不是COSTCO30

3.6对于机构犯罪的联邦判决指南32

3.7审计准则82号33

3.8阿瑟·利维特和“数字游戏”35

3.9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37

第4章 规范职业道德行为:从审计准则99号至《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5

4.1聚焦审计准则99号45

4.2《托马森备忘录》50

4.3证券交易委员会针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发布的最终规则51

4.4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要求52

4.5上市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55

4.6史蒂芬·库勒的“守门员演讲”57

4.7强化审判指南:减少胡萝卜,增加更多大棒58

4.8《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私人和非营利企业的影响60

第5章 内部控制和反欺诈计划62

5.1内部控制和财务职能62

5.2管理层反欺诈程序和控制:14步程序65

5.3欺诈风险评估过程72

5.4内部控制的培训77

第6章 财务报表欺诈78

6.1财务报表欺诈的再现79

6.2伪造账目79

6.3为什么有些公司要冒风险进行欺诈81

6.4《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能够减少财务报表欺诈吗84

6.5不合格的审计师88

6.6不称职的股票分析师90

第7章 内部欺诈92

7.1支出欺诈和资产盗用92

7.2虚假账单93

7.3通过薪酬计划进行欺诈96

7.4贿赂、回扣和投标98

7.5反欺诈与安全101

第8章 与欺诈者交锋105

8.1一个古老的欺诈案例和与沃特·保罗的对话105

8.2对美国企业欺诈调查员卡尔·保罗的访问111

第9章 外部欺诈116

9.1经典的欺诈骗局117

9.2信用卡欺诈119

9.3防止网络欺诈的方法122

第10章 欺诈行为和信息安全126

10.1《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和信息安全126

10.2美国联邦调查局对计算机安全的调查128

10.3信息安全是谁的工作128

10.4信息安全控制与审计委员会129

10.5密码:是否能够防范欺诈行为129

10.6安全事件目录131

10.7透明性/全球化悖论132

10.8信息安全策略133

10.9技术/策略缺口133

第11章 反欺诈计划的设计134

11.1建立完善健全的反欺诈计划135

11.2欺诈反应机制和财务整合135

11.3欺诈的识别136

11.4技术方法137

11.5把反欺诈程序作为内部审计的基础138

11.6何处发现欺诈138

11.7滥用不能被忽视139

11.8雇员与调查人员的合作139

11.9企业管理人员与审计委员会的相互作用140

11.10人力资源的作用140

11.11威慑欺诈的手段:诉讼141

11.12恢复被盗用的资产:降低欺诈利益141

11.13欺诈的国际调查142

11.14与企业管理者讨论欺诈问题143

11.15与外部审计人员针对欺诈进行讨论143

第12章 热线举报145

12.1如何定义检举人145

12.2政府与知情者、举报人的协作146

12.3检举人是公司的卫士147

12.4《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检举人的规定和保护148

12.5热线举报:合理规划才能发挥作用150

12.6《联邦欺诈声明法》158

第13章 雇员背景调查161

13.1Choice Point公司泄密事件161

13.2查阅犯罪记录没有一站式服务162

13.3没有必要追求万无一失166

13.4背景调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吗166

13.5人力资源部门应发挥的作用168

第14章 雇员继续教育169

14.1培训养成欺诈发觉意识169

14.2欺诈监察人员在培训中的作用170

14.3对高层管理人员和董事的培训171

14.4新雇员对环境的熟悉171

14.5经理示范效应172

14.6新任经理培训172

14.7财务人员反欺诈培训173

14.8应付款项业务培训:从发票中发现问题174

14.9审计人员资料挖掘培训175

14.10关联商培训179

第15章 海外欺诈风险180

15.1国别差异180

15.2境外经营181

15.3风险指数181

15.4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CPA)》181

15.5经合组织及其他国际公约183

15.6国际透明组织发布的腐败洞察指数184

15.7离岸金融业务185

第16章 现在做好准备186

16.1总检察长阿什克罗夫特发出战斗动员令186

16.2反公司欺诈特别派遣组187

16.3政府的“威慑”措施188

16.4律师挣脱“忠诚”的枷锁:加入政府的战线191

16.5联邦调查局打击公司犯罪的战略部署192

16.6企业如何调查、起诉复杂的欺诈案件192

16.7最坏的事情有最好的结局:如何应对政府调查196

第17章 从制度上防范欺诈198

17.1反欺诈不是为了应付《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198

17.2真正做到决不容忍欺诈200

17.3《华尔街日报》效应202

17.4反欺诈领袖:约瑟夫·威尔士谈欺诈及其防范203

17.5从强制约束到自觉遵守纪律205

17.6未来的方向206

附录A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主要内容208

附录B会计报告欺诈的预警信号210

附录C资产流失欺诈的预警信号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