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264498.jpg)
- 俞金香,何文杰,武晓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9281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利用-法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循环经济理论阐释8
第一节 解读循环经济—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8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内涵及理念8
二、循环经济的边缘分析15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18
四、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21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阐释与反思23
一、循环经济的生态学理论阐释与反思24
二、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阐释与反思27
三、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综述50
本章小结:增长的极限—应对选择53
第二章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意义和可行性57
第一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意义57
一、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是循环经济自身稳定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57
二、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是创造良好的循环经济实施法律环境的客观需要58
三、循环经济法制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保障59
四、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是缩小三大差别的现实需求59
五、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60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可行性62
一、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推进62
二、实施循环经济法制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具备65
三、清洁生产、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等工作的开展为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规范内容的实践源泉67
四、关于循环经济及其法制的研究活动,为依法保障循环经济的运行,做了较好的理论准备68
五、国际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与借鉴75
本章小结:意义与可行性源自实质正义75
第三章 国外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经验及启示77
第一节 德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77
一、德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历程78
二、德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主要内容83
第二节 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86
一、日本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历程86
二、日本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主要内容88
第三节 美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95
一、美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历程95
二、循环经济理念下废物处理立法的创建100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103
一、欧盟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103
二、法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104
三、韩国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105
四、荷兰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106
五、拉丁美洲国家的循环经济法制保障107
第五节 经验与启示108
一、国外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经验109
二、国外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对我国的启示118
本章小结: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120
第四章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现状123
第一节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概述123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23
二、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实践128
第二节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133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认识误区133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135
三、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基础薄弱137
四、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139
五、政府推动机制紊乱140
六、社会动员机制不完善140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概述140
一、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历程及现状140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存在的问题143
本章小结:实践催生法律150
第五章 循环经济的立法保障152
第一节 循环经济立法概述152
一、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念152
二、循环经济立法的功能153
三、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依据156
四、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特征159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对利益的协调160
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冲突客观存在161
二、循环经济法的立法价值163
三、循环经济利益与循环经济法益的互动过程167
第三节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亮点解读及其他相关问题分析173
一、《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基本框架及评价173
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亮点解读179
三、《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缺陷探讨184
四、《循环经济促进法》与相关法的关系188
五、关于修改或制定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核心法律法规189
本章小结:立法因素的基础性影响192
第六章 循环经济的执法保障194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执法主体问题194
一、循环经济活动属于经济法调整范畴194
二、循环经济法执法部门的确定196
第二节 循环经济执法保障200
一、首先做到思想到位,重视循环经济发展200
二、加强循环经济执法队伍建设,为循环经济执法提供组织保障202
三、强化循环经济执法责任制,建立领导干部循环经济实绩考核制度204
四、增强各级循环经济管理机构的决策和管理能力205
五、有效调控国家财政收入分配,提高循环经济执法回报水平205
六、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形成循环经济行政执法的社会化合力206
第三节 循环经济执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207
一、循环经济执法中公众参与的概念207
二、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循环经济执法的必要选择209
三、我国循环经济执法中公众参与的现状211
四、循环经济执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215
本章小结:执法保障的特殊重要性229
第七章 循环经济的司法保障—从实体法走向程序法231
第一节 经济公益诉讼的基础理论231
一、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与主要特征232
二、确立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正当性分析235
第二节 循环经济法和经济公益诉讼242
一、循环经济法视野中的公益242
二、循环经济法律视野中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分析247
三、循环经济法的实现需要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保障249
第三节 经济审判在循环经济领域的适用253
一、撤销经济审判庭的理性反思253
二、恢复和改良经济审判庭的理性思考255
三、经济审判在循环经济法领域的具体适用260
本章小结:弥补司法因素影响弱化之公益诉讼制度270
结语 借镜成像273
附录一:《循环经济促进法》贯彻实施与规范化操作典型案例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