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航道工程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航道工程手册
  • 周冠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4708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742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1772页
  • 主题词:航道工程-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航道工程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航道工程概论1

第一章 航道与航道工程1

第一节 通航水域与航道1

第二节 航道分类2

第三节 航道工程与航道工作5

第二章 通航标准与航道等级8

第一节 国外通航标准与航道等级8

第二节 我国内河通航标准15

第三节 内河航道技术等级的评定24

第三章 运量预测40

第一节 运量预测的任务与步骤40

第二节 经济腹地的划分42

第三节 货流密度及货流图43

第四节 经济调查与资料的整理44

第五节 运量预测的原则与方法46

第四章 船型及营运组织54

第一节 船型及营运组织论证方法54

第二节 我国内河运输船舶现状与发展规划60

第三节 江海直达运输船舶的发展简况65

第四节 内河运输船舶的标准化、系列化66

第五章 航道尺度与通航水流条件72

第一节 航道水深72

第二节 航道宽度80

第三节 航道最小弯曲半径86

第四节 通航水流条件88

第六章 航道通过能力91

第一节 船舶(队)运行模式92

第二节 以往使用的计算方法96

第三节 新近提出的研究成果100

第四节 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103

第七章 航道治理对象与方法105

第一节 航道治理对象105

第二节 治理措施与方式方法108

第三节 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11

第八章 建设项目评价113

第一节 国民经济评价113

第二节 财务评价120

第三节 环境评价126

第四节 建设项目的综合评价130

第九章 航道工程的建设程序与管理131

第一节 航道工程的建设程序131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及工程设计131

第三节 建设项目的实施134

第四节 建设项目的管理135

第五节 航道工程的竣工验收及后评估137

第二篇 航道勘测139

第一章 航道状况查勘139

第一节 长河段查勘139

第二节 滩险整治工程查勘141

第三节 专项查勘143

第二章 水道控制测量144

第一节 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144

第二节 控制点的布设149

第三节 平面控制测量152

第四节 高程控制测量165

第五节 外业成果整理及平差计算169

第三章 水道地形测量181

第一节 基本要求181

第二节 陆上地形测量182

第三节 水深测量定位183

第四节 水深测量190

第五节 碍航物探测191

第四章 长河段航道图测量和航行图编绘198

第一节 长河段航道图测量198

第二节 航行图的编绘203

第五章 水文泥沙测验205

第一节 水位比降、水面线观测205

第二节 河心比降观测210

第三节 流量测验213

第四节 表面流速、流向观测220

第五节 流态观测221

第六节 泥沙输移观测224

第六章 航道工程地质勘探227

第一节 河床质取样分析227

第二节 简易地质勘探232

第三节 物探233

第四节 钻探236

第七章 航道工程测量241

第一节 工程设计测量241

第二节 施工测量249

第三节 工程效果观测251

第八章 实船航行测试253

第一节 航迹测量253

第二节 船舶动吃水测量255

第三节 跨江及穿河建筑物的观测261

第四节 岸坡变形观测270

第九章 水道地形测绘新设备271

第一节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271

第二节 水下障碍物扫测275

第三节 自动绘图(软件)286

第十章 水文测验新设备295

第一节 水位观测295

第二节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305

第三节 波浪观测309

参考文献312

第三篇 河床演变及滩险特性第一章 航道整治与河道特性313

第一节 河性研究的意义313

第二节 研究的重点314

第二章 河道水流特性315

第一节 河道水流的特点315

第二节 河道水流流速分布316

第三节 河道水流阻力319

第四节 环流328

第三章 河流泥沙运动基本特性331

第一节 泥沙物理特性331

第二节 泥沙沉降速度335

第三节 泥沙起动流速339

第四节 推移质运动344

第五节 悬移质运动348

第六节 异重流354

第四章 天然河流河床演变357

第一节 河床演变基本原理357

第二节 冲积性河流河型分类358

第三节 河相关系361

第四节 顺直微弯段河床演变369

第五节 弯曲段河床演变374

第六节 分汊型河段河床演变382

第七节 散乱型河床演变390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河床演变的影响396

第一节 河流建库后的河床演变396

第二节 大型引水、调水工程引起的河床变化408

第三节 其他活动造成的河流再造床过程410

第六章 天然径流河段滩险特性415

第一节 碍航滩险的基本成因415

第二节 浅滩的河床形态与水沙运动417

第三节 冲积性的浅滩演变规律423

第四节 急滩河床形态与水流特征429

第五节 险滩的河床形态与水流特征433

第七章 潮汐河口的水沙运动和浅滩特性435

第一节 潮汐河口分类和分段435

第二节 潮汐河口的水沙运动438

第三节 河口拦门沙的成因和变化规律449

第四节 口门内沙坎、浅滩成因和变化规律455

第八章 河床演变分析基本要求459

第一节 分析应具备的基本资料459

第二节 资料整理和分析461

第三节 河床演变规律与趋势综合分析464

参考文献480

第四篇 航道工程试验研究484

第一章 河流模拟及其理论基础484

第一节 河流模拟的任务与方法484

第二节 航道工程中水力模型试验的类型及适用范围485

第三节 河流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486

第四节 河流模型试验的一般要求及近似模拟术494

第二章 无潮河段河工模型试验496

第一节 模型试验的相似条件496

第二节 河工模型试验所需原型观测资料506

第三节 定床河工模型试验设计要点507

第四节 动床泥沙模型试验设计要点509

第五节 河工模型试验实例514

第三章 潮汐河口河工模型试验558

第一节 潮汐模型试验的相似条件558

第二节 潮汐模型的试验条件563

第三节 潮汐模型验证试验564

第四节 潮汐河口模型试验设计实例565

第四章 航道整治建筑物水力模型试验579

第一节 航道整治建筑物水力模型试验的相似条件579

第二节 试验实例580

第五章 水流泥沙数值模拟596

第一节 水流泥沙数值模拟类型596

第二节 一维水流泥沙数值模拟597

第三节 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值模拟607

第四节 三维水流泥沙数值模拟616

第五节 数值模拟验证计算及计算实例619

第六章 小比尺自航船模试验626

第一节 自航船模的相似性627

第二节 船模的设计与制造631

第三节 船模试验测控系统632

第四节 通航船模的率定试验634

第五节 船模航行试验635

第六节 应用实例637

第七章 航道工程岩土试验639

第一节 基本要求639

第二节 室内土工试验640

第三节 室内岩石试验642

第四节 现场测试642

参考文献652

第五篇 平原航道整治设计656

第一章 整治工程总体设计656

第一节 总体设计的内容与要求656

第二节 工程河段航道特点657

第三节 整治任务与工程标准661

第四节 整治原则与工程措施663

第五节 工程实施步骤666

第二章 设计参数与整治线规划667

第一节 设计水位的确定方法667

第二节 整治水位的选取与计算676

第三节 整治线宽度的计算分析678

第四节 整治水位及整治线宽度的综合确定与校核682

第五节 长河段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的分段调整686

第六节 整治线的规划布置689

第三章 顺直段航道整治690

第一节 顺直段滩险特性691

第二节 短顺直段浅滩的整治692

第三节 长顺直段浅滩的整治697

第四节 顺直放宽段浅滩整治701

第四章 弯曲段航道整治704

第一节 弯曲段碍航问题及其整治措施704

第二节 碍航弯道的局部整治705

第三节 切除突嘴开辟新航槽709

第四节 人工裁弯取直712

第五章 分汊段航道整治714

第一节 分汊河段一般特性714

第二节 分汊河段航道问题718

第三节 汊道整治的基本原则722

第四节 保持单汊通航的整治措施723

第五节 兼顾两汊通航要求的整治措施729

第六章 散乱河段航道整治731

第一节 散乱河段与散乱浅滩732

第二节 汉江散乱河段航道整治实践736

第三节 散乱河段航道整治的基本经验744

第七章 分、汇流口航道整治745

第一节 支流河口浅滩整治745

第二节 分流口浅滩整治750

第三节 两江短捷通道浅滩整治754

第八章 潮汐河口航道整治758

第一节 国内外河口整治概况758

第二节 潮汐河口治理原则与技术措施761

第三节 潮汐河口整治线规划764

第四节 整治工程布置和航道开挖767

第五节 河口航道整治实例772

第九章 湖区航道整治781

第一节 通航湖泊与湖区航道自然特点781

第二节 湖区航道治理原则与整治措施784

第三节 湖区航道浚挖治理786

第四节 湖区航道筑坝整治792

第六篇 山区航道整治设计798

第一章 整治工程总体设计798

第一节 总体设计的内容与要求798

第二节 工程河段航道特征799

第三节 整治任务与整治标准806

第四节 整治原则与工程措施808

第五节 工程实施步骤809

第二章 设计参数与整治线规划810

第一节 设计水位与设计流量810

第二节 浅滩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812

第三节 浅滩整治线平面布置813

第三章 浅滩航道整治814

第一节 浅滩类型与成因分析814

第二节 过渡段浅滩整治818

第三节 弯道浅滩整治824

第四节 汊道浅滩整治828

第五节 散乱浅滩整治834

第六节 支流河口浅滩整治836

第七节 峡口浅滩整治839

第八节 石质浅滩整治842

第四章 急滩航道整治844

第一节 急滩的类型、特征与成因分析844

第二节 急滩整治的基本方法847

第三节 基岩急滩整治852

第四节 溪口急滩整治857

第五节 崩岩与滑坡急滩整治859

第六节 卵石急滩整治861

第七节 急滩整治开挖线与开挖断面设计863

第五章 险滩航道整治865

第一节 险滩类型与成因分析865

第二节 礁石险滩整治867

第三节 泡漩险滩整治869

第四节 滑梁险滩整治872

第五节 扫弯险滩整治874

第六章 复杂滩险整治878

第一节 复合型汊道滩险的整治878

第二节 复杂崩岩、滑坡滩险的整治882

第三节 复杂滩群的整治886

第七章 水库变动回水区航道整治888

第一节 水库特征与水库回水区888

第二节 变动回水区的河床演变与碍航问题888

第八章 常年库区航道整治900

第一节 常年库区航道整治任务900

第二节 常年库区整治实例900

第九章 枢纽坝区航道整治903

第一节 枢纽坝区可能出现的碍航问题903

第二节 坝区航道整治907

第十章 坝下游航道整治914

第一节 筑潜坝壅水,抑制水位下降915

第二节 挖填结合解决坝下出现的陡坡急流920

第七篇 整治建筑物与挖槽设计926

第一章 整治建筑物综述926

第一节 整治建筑物的类型926

第二节 整治建筑物的组成927

第三节 整治建筑物的材料与构件928

第四节 坝体的结构形式930

第二章 护底及护滩软体排设计933

第一节 柴排933

第二节 散抛压载软体排935

第三节 系结压载软体排936

第四节 沙被式软体排939

第五节 护滩软体排939

第三章 丁坝设计940

第一节 形式与使用条件940

第二节 丁坝的平面布置943

第三节 丁坝结构设计947

第四节 丁坝的防护措施952

第四章 顺坝设计955

第一节 形式与使用条件955

第二节 顺坝的平面布置957

第三节 顺坝结构设计958

第四节 顺坝的防护措施959

第五章 锁坝与潜坝设计961

第一节 形式与布置961

第二节 锁坝结构设计962

第三节 锁坝稳定计算965

第四节 锁坝的防护措施966

第六章 平顺护岸设计969

第一节 护岸建筑物的类型与使用条件969

第二节 斜坡式护岸的护底部分970

第三节 斜坡式护岸的镇脚部分971

第四节 斜坡式护岸的护坡部分971

第七章 潮汐河口导堤973

第一节 形式与布置973

第二节 导堤的结构与断面尺寸974

第三节 防护措施975

第八章 鱼嘴设计976

第一节 分流鱼嘴976

第二节 固滩鱼嘴978

第三节 护洲鱼嘴980

第九章 溪沟导石、拦石建筑物981

第一节 溪沟导治建筑物的作用与选型981

第二节 沟口导石坝设计983

第三节 溪沟栅栏坝设计984

第十章 挖槽设计985

第一节 冲积性河床挖槽985

第二节 石质河床挖槽988

第三节 潮汐河口挖槽989

第八篇 航道整治工程水力计算第一章 整治工程效果预测与水力计算992

第一节 航道整治工程效果预测主要方法992

第二节 水力计算基本内容992

第二章 河道水面线计算993

第一节 基本方程式994

第二节 平原河道水面线计算996

第三节 山区河道水面线计算1006

第三章 流速平面分布简化计算1012

第一节 简化计算的作用与条件1012

第二节 水流平面图计算1013

第三节 漫滩水流滩槽平均流速计算1016

第四章 丁坝与顺坝水力计算1018

第一节 单丁坝、顺坝壅水计算1018

第二节 丁坝群壅水计算1020

第三节 非淹没丁坝下游回流范围计算1026

第四节 丁坝、顺坝束水后航槽流速分布及冲刷深度计算1030

第五节 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计算1036

第五章 汊道整治与锁坝水力计算1039

第一节 工程前汊道水力计算1039

第二节 汊道筑锁坝后壅水高度及分流比计算1043

第三节 堵汊后通航汊航道水深估算1047

第四节 堵汊锁坝高程的确定1049

第五节 锁坝下游河床冲刷计算1050

第六章 急滩整治水力计算1051

第一节 消滩水力指标的确定1051

第二节 急滩扩大断面水力计算1055

第三节 潜坝壅水水力计算1064

第七章 挖槽水力计算1069

第一节 挖槽后水面降落计算1069

第二节 浅滩浚深后挖槽稳定性校核1071

第三节 开挖新航槽水力计算1073

第四节 潮汐河口挖槽回淤计算1081

参考文献1085

第九篇 运河、水网航道工程设计第一章 运河、水网航道工程总体设计1087

第一节 运河、水网航道特征1088

第二节 运河、水网航道规划设计1089

第三节 运河、水网航道工程的整治任务和原则1093

第四节 建设标准和设计参数1094

第五节 总体布置1101

第二章 航道通航水位计算1104

第一节 通航水位常用计算方法1105

第二节 水网航道非恒定流计算方法1113

第三章 航道选线与建筑物选址1117

第一节 航道选线原则1117

第二节 航道定线要点与实例1117

第三节 航道建筑物选址和附属建筑物布设要点1123

第四章 航道平面线形与纵横断面设计1127

第一节 航道平面线形设计1127

第二节 航道纵断面设计1138

第三节 航道横断面设计1145

第五章 风浪和船行波1150

第一节 风成波1151

第二节 限制性航道船行波1159

第三节 船行波实船测试1172

第六章 护岸工程设计1178

第一节 极限状态设计简介1178

第二节 土坡、坡式护岸1183

第三节 岸壁式护岸1205

第七章 堤岸稳定与沉降计算1223

第一节 岸坡、岸壁整体稳定计算1223

第二节 土堤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1236

第三节 沉降计算1248

第八章 航道用水量计算1258

第一节 航运用水量计算1259

第二节 其他用水量计算1266

第九章 船舶在限制性航道内的航行阻力1269

第一节 船舶在限制性航道中的航行特点1270

第二节 船舶航行阻力的计算方法1272

第三节 船队航行阻力1283

参考文献1285

第十篇 整治建筑物施工1287

第一章 施工组织与准备1287

第一节 施工条件的调研1287

第二节 施工组织设计1287

第三节 施工准备工作1293

第二章 施工总体安排1296

第一节 筑坝施工1296

第二节 斜坡式平顺护岸施工1297

第三节 直立式平顺护岸施工1299

第三章 护底排施工1301

第一节 柴排施工1301

第二节 散抛压载软体排施工1302

第三节 系结压载软体排施工1306

第四节 砂被式软体排施工1312

第四章 块石与石笼坝体施工1312

第一节 坝体抛石1312

第二节 石笼施工1319

第三节 冰上筑坝1326

第四节 坝面砌筑1330

第五章 土工织物充填芯坝体施工1332

第一节 砂枕坝芯填筑1332

第二节 大型充填袋坝芯填筑1335

第三节 充填袋施工质量控制1336

第四节 护面压顶施工1339

第六章 斜坡式平顺护岸施工1343

第一节 护脚施工1343

第二节 削坡与排水处理1345

第三节 坡面块石砌筑1346

第四节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施工1347

第七章 直立式平顺护岸施工1350

第一节 基础处理1350

第二节 圬工挡墙砌筑1362

第三节 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1365

第八章 筑坝、护岸工程竣工验收1370

第一节 验收管理及程序1371

第二节 验收技术要求1373

第三节 质量检验评定1376

第十一篇 炸礁与浚挖工程施工第一章 爆破与爆破器材1377

第一节 爆破基础知识1377

第二节 炸药1381

第三节 雷管、导爆管、导火索、导焊索1386

第四节 线路电桥、起爆器、导线1392

第五节 爆破材料的检验、运输与管理1497

第二章 钻孔设备与空气压缩机1400

第一节 手持式钻机1400

第二节 潜孔钻机1401

第三节 钻车、Atlas OD钻机和岩芯钻机1403

第四节 空气压缩机1405

第五节 钻孔爆破船1407

第三章 陆上炸礁1410

第一节 地质、地形与炸礁设计1410

第二节 钻孔爆破1419

第三节 预裂、光面爆破1421

第四节 硐室爆破1424

第五节 起爆网路1427

第四章 水下炸礁1429

第一节 航道工程水下炸礁的特点1429

第二节 水下炸礁方法选择1431

第三节 水下钻孔爆破1432

第四节 水下裸露爆破1438

第五节 水下硐室爆破1441

第六节 水下炸礁清渣1443

第五章 航道爆破安全1445

第一节 航道爆破安全的薄弱环节1445

第二节 航道爆破安全的主要措施1447

第三节 有关航道爆破安全的规定1448

第六章 疏浚船舶1452

第一节 链斗挖泥船1452

第二节 抓斗挖泥船1456

第三节 铲斗挖泥船1459

第四节 耙吸挖泥船1462

第五节 绞吸挖泥船1470

第六节 斗轮挖泥船1475

第七节 吸盘挖泥船1477

第八节 简易疏浚船舶、设备1479

第九节 疏浚专用辅助设施1482

第七章 疏浚吹填施工1487

第一节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487

第二节 泵式挖泥船施工1494

第三节 斗式挖泥船施工1499

第四节 吹填工程施工1502

第五节 简易疏浚施工1509

第八章 陆上土方挖运机械1512

第一节 推土机1512

第二节 铲运机1513

第三节 正铲挖掘机1515

第四节 反铲挖掘机1516

第五节 抓斗挖掘机1517

第六节 装载机1518

第七节 土方运输车1519

第九章 陆上土方机械挖运1521

第一节 土的分类1521

第二节 施工准备1522

第三节 施工作业方法1523

第四节 生产率计算1530

第十章 炸礁、浚挖工程竣工验收1533

第一节 验收程序与管理1533

第二节 质量检验评定1535

第三节 水下炸礁扫床作业1538

第十二篇 航标工程设计与实施第一章 航标分类与航标工程1541

第一节 航标分类1541

第二节 航标工程1542

第三节 航标工程设计1543

第四节 航标工程的实施1544

第二章 视觉航标种类及其功能1544

第一节 内河航标1544

第二节 海区浮标1554

第三节 航道标牌1561

第三章 无线电助航设施种类及其功能1564

第一节 雷达反射器1564

第二节 雷达应答器与雷达指向标1565

第三节 罗兰导航系统1567

第四节 全球定位系统1569

第四章 航标配布设计1574

第一节 航标配布基本原则和要求1574

第二节 航行标志配布1576

第三节 通航控制河段通行信号标志配布1582

第五章 航标配布图的编制1583

第一节 航标配布图编制要求1583

第二节 航标配布图的内容与标绘方式1584

第三节 航标配布图的审定1587

第六章 岸标的形式与规格1587

第一节 杆形岸标的形式与规格1587

第二节 柱形灯桩的形式与规格1594

第三节 塔形航标的形式与规格1594

第四节 桥涵标及管线标的形式与规格1596

第七章 浮标的形式与规格1597

第一节 常用浮标的浮体形式与规格1597

第二节 浮标标体、顶标的形式与规格1603

第三节 灯船的形式与规格1605

第四节 大形助航浮标的形式与规格1605

第五节 活节式灯桩的形式1606

第八章 航标灯1607

第一节 航标灯的灯质1607

第二节 航标灯的光源1609

第三节 航标灯器1612

第四节 航标灯能源1615

第十三篇 航道维护管理1622

第一章 航道维护管理任务与分类1622

第一节 航道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1622

第二节 航道维护工作分类1622

第三节 航道维护标准1624

第四节 航道管理机构及其职责1625

第二章 航道维护性观测1626

第一节 工作任务与力量配备1626

第二节 航道水文观测的要求1627

第三节 浅滩维护测量的要求1629

第四节 长河段航道图测绘的要求1631

第三章 航标维护管理1632

第一节 工作任务、管理职责与主要配备1632

第二节 航标设置与调整1634

第三节 航标维护管理1637

第四节 航标的保养与维修1640

第四章 滩险河段航道维护1641

第一节 工作任务与力量配备1641

第二节 浅滩航道维护1643

第三节 急滩、险滩航道维护1644

第四节 运河、水网浅窄段航道维护1645

第五章 整治建筑物的检查与维修1646

第一节 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的检查、评价1646

第二节 整治建筑物的一般维修1648

第三节 整治建筑物的局部改善工程1650

第六章 过船建筑物的运行管理与维修保养1650

第一节 过船建筑物的运行管理1651

第二节 过船建筑物的维修保养1653

第三节 引航道及其他辅助设施的维护1658

第七章 航道信息的搜集与发布1660

第一节 航道尺度的测报与对外发布1660

第二节 航标信息的搜集与发布1661

第三节 航道变异情况的搜集与发布1662

第八章 航道过船状况的观测与调研1663

第一节 船舶运输现状调查1663

第二节 通航卡口河段过船量实测1664

第三节 船舶运输发展趋势调研1665

第九章 航道维护计划的编制与考核1666

第一节 航道维护计划的编制1666

第二节 航道维护实绩统计1667

第三节 维护计划执行状况的考核1667

第十章 航道技术资料的整编与航道史志的编写1670

第一节 航道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编与归档1670

第二节 航道史、志与航道年鉴的编写1673

第十四篇 航道保护与行政执法第一章 航道保护的基本任务1675

第一节 航道的通航条件1675

第二节 抗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毁1676

第三节 防止人为的破坏和侵害1678

第四节 避免或减轻相关工程带来的不良影响1679

第二章 对兴建临河建筑物的通航要求1680

第一节 可能影响通航条件的临河建筑物1680

第二节 对临河建筑物选址的要求1681

第三节 对临河建筑物布置和运用的要求1682

第三章 对兴建过河建筑物的通航要求1683

第一节 对跨河建筑物选址的要求1683

第二节 对跨河建筑物通航净空的要求1685

第三节 对穿河建筑物选址与设置的要求1690

第四节 过河建筑物区段的航道管理1691

第四章 兴建水利、水电枢纽通航问题论证1692

第一节 枢纽选址与水库特征水位的选择问题1693

第二节 过船建筑物的型式、规模与布置1695

第三节 水库调度运用与保证通航问题1698

第四节 枢纽施工期通航与碍航物清除问题1701

第五章 大型引水、调水工程通航问题论证1701

第一节 引水、调水对原河道通航条件的影响预测1702

第二节 引水口附近通航条件论证1702

第三节 改善通航条件的补救措施1703

第六章 对涉及航道的采挖活动的审议1705

第一节 对涉及航道的采挖活动的界定1705

第二节 对采挖区以及采挖数量、方式、时间等的审定1706

第三节 对采挖活动的日常管理1708

第七章 对涉及航道的其他活动的管理1709

第一节 河渠弃置沉船、沉物与倾倒物体问题1710

第二节 河渠内种植水生植物问题1711

第三节 河渠内设置渔具问题1712

第八章 航道设施保护与管理1713

第一节 航标与测量标志的保护与管理1713

第二节 整治建筑物的保护与管理1716

第三节 航运枢纽和过船建筑物的保护与管理1717

第九章 航道行政执法1719

第一节 法律与航道行政执法的依据1719

第二节 航道行政执法的主体与实施1721

第三节 航道行政处罚及其执行1725

附录1731

附录1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1731

附录2 国际单位制(SI)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1731

附录3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1732

附录4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1733

附录5 中国主要河流1734

附录6 中国主要湖泊1737

附录7 世界其他国家主要河流1738

附录8 主要江河已建和待建的控制性大水库枢纽及其主要特性1740

附录9 主要通航河流过船建筑物17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