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工程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郁滨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2421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系统工程-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系统工程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绪论1
1.1 系统工程的产生1
1.1.1 历史渊源2
1.1.2 产生过程2
1.1.3 系统工程的发展5
1.2 系统工程的概念10
1.2.1 系统工程的定义10
1.2.2 系统工程的特点12
1.2.3 系统工程的过程模型13
1.3 系统工程的理论体系14
1.3.1 系统科学及其体系结构14
1.3.2 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19
1.3.3 系统工程的应用理论22
1.4 系统工程的展望与应用25
1.4.1 未来设想及展望25
1.4.2 系统工程的应用26
思考题27
第2章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29
2.1 系统论基础29
2.1.1 系统、元素与非系统30
2.1.2 系统论的任务与基本观点32
2.1.3 系统整体突现原理34
2.1.4 系统等级层次原理36
2.1.5 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40
2.1.6 系统的秩序44
2.1.7 系统的演化45
2.2 控制理论基础48
2.2.1 控制论的产生与发展48
2.2.2 控制及控制的核心问题50
2.2.3 控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51
2.2.4 控制任务52
2.2.5 控制方式55
2.2.6 控制系统的描述形式58
2.2.7 系统最优控制59
2.3 信息论基础63
2.3.1 信息论的产生与分类63
2.3.2 信息、信息量与信息熵64
2.3.3 信息的本质和一般特性70
2.3.4 通信系统71
2.3.5 信息技术与信息方法76
2.3.6 信息与系统79
2.4 耗散结构、突变论及协同学80
2.4.1 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81
2.4.2 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85
2.4.3 协同学(Synergetics)89
思考题91
第3章 系统模型92
3.1 系统模型概述92
3.1.1 系统模型的概念93
3.1.2 系统模型的分类95
3.1.3 系统建模的方法97
3.2 系统结构模型101
3.2.1 结构模型概述101
3.2.2 系统的解析结构模型105
3.2.3 系统的模糊结构模型115
3.3 连续时间系统模型120
3.3.1 微分方程120
3.3.2 传递函数122
3.3.3 状态方程123
3.3.4 结构图125
3.4 离散时间系统模型127
3.4.1 系统的差分方程127
3.4.2 离散传递函数127
3.4.3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127
3.4.4 结构图表示128
3.5 系统建模技术新进展128
思考题130
第4章 系统分析131
4.1 系统分析概述131
4.1.1 系统分析意义131
4.1.2 系统分析定义133
4.1.3 系统分析的内容133
4.1.4 步骤139
4.1.5 方法142
4.2 系统目标分析146
4.2.1 建立目标集的基本原则147
4.2.2 目标分类147
4.2.3 目标建立148
4.2.4 目标冲突151
4.3 系统环境分析152
4.3.1 概念153
4.3.2 环境因素分类153
4.3.3 环境因素的确定与评价156
4.4 系统结构分析159
4.4.1 概念159
4.4.2 系统要素集分析159
4.4.3 系统相关性分析160
4.4.4 系统整体分析161
4.5 系统可靠性分析161
4.5.1 可靠性指标162
4.5.2 可靠性指标体系163
4.5.3 典型系统可靠性模型165
思考题169
第5章 系统工程方法和技术170
5.1 系统工程方法论170
5.1.1 霍尔三维结构模式171
5.1.2 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174
5.1.3 检查表模式175
5.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176
5.2 系统分析方法181
5.2.1 层次分析法181
5.2.2 主成分分析法190
5.2.3 因子分析法198
5.3 系统评价方法204
5.3.1 评价方法概述204
5.3.2 专家咨询法204
5.3.3 费用—效益分析法206
5.3.4 价值分析法207
5.3.5 模糊综合评价法211
5.3.6 灰色综合评价法218
5.4 系统预测方法226
5.4.1 系统预测概述226
5.4.2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229
5.4.3 平滑预测法232
5.4.4 回归分析预测245
5.4.5 模糊预测257
5.4.6 灰色预测265
5.5 系统决策方法275
5.5.1 决策树方法277
5.5.2 贝叶斯决策方法279
5.5.3 多准则决策282
思考题293
第6章 系统仿真295
6.1 系统仿真概述295
6.1.1 系统仿真概念295
6.1.2 系统仿真分类297
6.1.3 系统仿真步骤299
6.1.4 系统仿真的发展与展望302
6.2 连续系统仿真305
6.2.1 基于离散相似原理的数字仿真306
6.2.2 基于Taylor级数匹配原理的仿真311
6.2.3 实时半实物仿真317
6.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321
6.3.1 静态离散系统仿真321
6.3.2 动态离散系统仿真324
思考题330
第7章 系统工程过程332
7.1 概念系统设计332
7.1.1 需求辨识332
7.1.2 可行性分析334
7.1.3 初始系统规划334
7.1.4 系统需求分析335
7.1.5 技术性能测量339
7.1.6 功能分析与分配340
7.1.7 综合、分析与估计342
7.1.8 系统说明书344
7.1.9 概念设计评审344
7.2 初步系统设计346
7.2.1 子系统功能分析346
7.2.2 需求分配349
7.2.3 设计需求(参数)350
7.2.4 工程设计技术352
7.2.5 综合与设计定义356
7.2.6 系统设计评审357
7.3 详细设计与开发357
7.3.1 详细设计要求357
7.3.2 集成系统元素359
7.3.3 工程设计活动361
7.3.4 详细设计助手364
7.3.5 详细设计文档365
7.3.6 系统原型开发368
7.3.7 详细设计评审369
7.4 系统测试与评估373
7.4.1 测试与评估需求373
7.4.2 系统/部件测试类型375
7.4.3 测试与评估计划378
7.4.4 测试与评佑准备380
7.4.5 测试性能与报告382
7.4.6 系统修改388
7.5 系统分析与控制389
7.5.1 折中研究390
7.5.2 成本效益性能分析391
7.5.3 配置管理391
7.5.4 接口管理391
7.5.5 数据管理392
7.6 计划与管理392
7.6.1 系统工程计划392
7.6.2 系统工程管理计划(SEMP)393
7.6.3 系统工程组织406
7.6.4 组织的目的和目标415
7.6.5 工程活动的方向与控制416
7.6.6 项目估计因素423
7.6.7 过程风险管理426
7.7 运行与支持431
7.7.1 安装与测试431
7.7.2 运行与维护432
7.7.3 服务与培训434
7.8 系统报废435
思考题435
参考文献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