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遗址博物馆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遗址博物馆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1201291.jpg)
- 吴永琪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51098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遗址博物馆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大书与小书——为《遗址博物馆学概论》出版作&宋伯胤1
序二:序言&苏东海1
绪论1
(一)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的一支1
(二)遗址博物馆的定义4
(三)遗址博物馆的特点7
(四)遗址博物馆学的性质12
(五)遗址博物馆学的任务15
(六)遗址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18
(七)遗址博物馆学的前途与展望22
一、遗址博物馆发展概述28
(一)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28
(二)中国的博物馆事业33
(三)遗址博物馆的发展40
(四)遗址博物馆学的研究概况48
二、遗址博物馆的社会功能59
(一)智慧的启迪60
(二)美育的陶冶62
(三)知识的获得67
(四)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课堂69
(五)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73
三、遗址博物馆的考古工作75
(一)遗址与考古75
(二)遗址博物馆考古工作的性质和任务76
(三)遗址博物馆考古工作的开展及其形式特点78
(四)遗址博物馆考古工作的类型与阶段81
(五)遗址博物馆考古机构的设置和转换89
(六)遗址博物馆考古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协调95
(七)一些特殊类型的遗址博物馆的考古工作99
四、遗址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上)101
(一)遗址博物馆藏品的特点101
(二)遗址博物馆的藏品入藏108
(三)遗址博物馆藏品的资料搜集111
(四)遗址博物馆藏品的鉴定141
五、遗址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下)145
(五)遗址博物馆藏品的管理145
(六)遗址博物馆藏品的编目、建卡建档与建账151
(七)遗址博物馆藏品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182
六、遗址博物馆的文物保护192
(一)文物保护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地位192
(二)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的特点194
(三)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原则197
(四)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的方法199
七、遗址博物馆的陈列228
(一)遗址博物馆的陈列构成228
(二)遗址博物馆的陈列原则230
(三)遗址博物馆的陈列程序和方法234
(四)遗址博物馆陈列的总体设计238
八、遗址博物馆与观众(上)248
(一)观众是遗址博物馆服务的主要对象248
(二)遗址博物馆观众的特点252
(三)对观众的调查与研究256
(四)遗址博物馆如何为观众服务261
九、遗址博物馆与观众(下)268
(五)遗址博物馆对观众讲解的特点268
(六)遗址博物馆宣教人员的知识结构270
(七)宣教人员的素质培养274
(八)遗址博物馆的讲解278
(九)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281
十、遗址博物馆的科学研究283
(一)科学研究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地位283
(二)遗址博物馆科学研究的内容287
(三)遗址博物馆的科研资料293
(四)遗址博物馆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296
(五)遗址博物馆科研成果的体现301
十一、遗址博物馆的建筑310
(一)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特点311
(二)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组成322
(三)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布局324
(四)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管理329
十二、遗址博物馆的科学管理334
(一)遗址博物馆科学管理的概念334
(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337
(三)遗址博物馆实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性338
(四)遗址博物馆的人员结构和素质要求344
(五)遗址博物馆实行科学管理的方法354
十三、文物的复制与仿制365
(一)文物复制的历史回顾366
(二)文物复仿制的原因及其在博物馆中的地位368
(三)文物复仿制的原则和要求370
(四)加强文物复仿制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措施373
(五)遗址博物馆文物复仿制的特点376
(六)文物复仿制的主要方法简介377
十四、遗址博物馆的商业服务业380
(一)博物馆商业服务业的现状380
(二)博物馆商业服务业的内容及特点382
(三)加强经营管理,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并重387
(四)经营组织及收益分配原则391
附录1:主要参考文献394
附录2:中外主要遗址博物馆名录397
附录3:照片、线图提供者401
后记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