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董仲舒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董仲舒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195220.jpg)
- 华友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5157162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董仲舒-思想评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董仲舒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董仲舒的思想是的代的产物1
第一节 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1
一、西汉初期的政治1
二、西汉初期的经济2
第二节 西汉初期的思想学术4
一、百家共存思想不一4
二、各家各派的尖锐斗争5
第三节 董仲舒的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7
一、政治上的统一措施7
二、思想上统一的尝试8
三、董仲舒的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0
一、关于“天”的理论12
第二章 董仲舒的思想渊源12
二、关于阴阳五行思想14
三、关于“中”与“和”的理论15
四、关于性有“善质”的学说16
五、关于大一统观点17
六、关于“三纲”与“五常”18
七、关于义利兼施与义重于利20
八、关于法律思想20
九、关于历史观21
十、关于重农爱民与道名分23
第三章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25
第一节 董仲舒的认识论25
一、关于“天”25
二、关于“元”33
三、关于“阴阳、五行、四时”35
四、关于“人”38
五、关于“清性”41
六、关于“名号”43
第二节 董仲舒的方法论45
一、关于“道”45
二、关于“变”48
三、关于相反相成52
四、关于事物间关系55
第三节 董仲舒哲学思想小结58
一、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唯物主义58
二、既有形而上学观点又有辩证法思想60
第四章 董仲舒的政治法律思想63
一、君权天命神授64
第一节 加强王权64
二、君主是举国上下的中心65
三、严禁诸侯大臣割据专权66
四、君主必须为民而贤明71
五、董仲舒王权思想的历史地位73
第二节 独尊儒术74
一、儒家的《六经》为什么能够统一各家各派74
二、《六经》成为人们社会活动的指南79
三、思想统一的结果80
第三节 改革吏治81
一、提倡选举任贤反对世卿任亲82
二、对官吏必须实行考绩制度85
三、董仲舒任贤考绩思想的意义与影响88
一、德教为主教刑结合90
第四节 德主刑辅90
二、慎审执法刑罪相当94
三、《春秋》折狱罪疑予民96
四、董仲舒法律思想评述98
第五章 董仲舒的社会经济思想104
第一节 “行有伦理”104
一、关于三纲五纪104
二、关于五常之道106
三、关于“性三品”110
第二节 发展教育113
一、人为什么要进行教育113
二、教育的主要内容113
三、教育的途径与形式114
四、教育的方法与特点116
五、教育与杜会实际需要相结合118
六、董仲舒教育思想评述120
第三节 调节贫富122
一、调节贫富的依据123
二、调节贫富的措施125
三、调节贫富必须重农爱民127
四、董仲舒经济思想的意义和影响130
第六章 董仲舒关于历史与民族134
第一节 重视历史134
一、人类的历史既不变又可变134
二、人类的历史是统一、连续、详今略古的139
三、人类的历史是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指南139
四、主宰历史前进的应该是谁?141
五、董仲舒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142
六、董仲舒史学思想评述144
第二节 “爱及四夷”145
一、夷夏区别的原因及其主要标志146
二、仁义思想是以诸夏为主的汉民族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148
三、发扬仁爱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和团结149
第七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151
第一节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151
一、西汉时“经学”的形成与演变151
二、经学有今古文之不同152
三、董仲舒的思想属于今文经学153
四、董仲舒是阴阳五行化的今文经学家156
五、董仲舒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学时期160
第二节 董仲舒的受命改制和汉武帝的封禅改历161
一、封禅的由来和汉武帝的渴望161
二、董仲舒为封禅活动创造了完备的理论163
三、《太初历》的制定是董仲舒改制思想的具体贯彻166
第三节 董仲舒与谶纬的关系168
一、谶纬的主要内容以及与董仲舒的关系168
二、董仲舒竭力宣扬阴阳、五行、灾异、符瑞169
三、董仲舒为两汉谶纬盛行提供了理论根据174
简短的结论177
附录一 董仲舒年表180
附录二 董仲舒年表中有关年代考释198
附录三 董仲舒主要著作说明204
后记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