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中医入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中医入门](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194394.jpg)
- 甘肃省中医进修学校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T14096·20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中医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与诊断1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和它的作用1
阴阳1
阴阳与生理病理和断诊治疗关系2
阴阳与中药的关系2
五行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上的运用4
五行归类推演的运用表5
五行在辨证论治上的运用6
第二章 得病有三因7
外因8
腻 寒 暑 湿 燥 火8
内因11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11
不内外因12
第三章 六经名称和脏腑的配合及其主要证状13
第四章 八纲14
阴 阳 表 里 寒 热 虚 实14
第五章 治疗八法17
汗 吐 下 和 消 清 温 补17
第六章 四诊19
望诊19
察色19
望气色20
望全身各部颜色20
望舌22
闻诊24
问诊26
问寒热26
问饮食27
问小便27
问胸隔感党27
问头身感觉27
问汀之有无27
问大便27
问听觉28
问口渴情况28
问妇女月经情况28
切诊28
切诊寸关尺之部位28
切脉分配各脏腑29
脉之常变29
诊脉三要29
妊娠脉30
沉脉30
浮脉30
怪脉歌30
脉之生死30
五脏之平脉30
迟脉31
数脉31
滑脉31
?脉31
虚脉31
实脉32
长脉32
短脉32
洪脉32
微脉32
细脉32
濡脉32
促脉33
结脉33
动脉33
代脉33
弱脉33
弦脉33
缓脉33
紧脉33
革脉34
牢脉34
散脉34
芤脉34
伏脉34
疾脉34
第二编 辩证论治35
第一章35
伤寒六经的脉症和治疗概述35
感冒(包括伤风)38
时行感冒41
温病42
暑症46
疟疾48
第二章49
虚脱50
心悸气短50
眩晕51
失眠53
卒中风54
类中风55
癇症56
第三章57
鼻渊57
单双蛾喉58
咳嗽59
哮喘61
肺癰62
肺痨62
第四章64
口内糜烂64
噎隔病65
胃疼(心口痛)66
呕吐67
腹泻69
痢疾71
阳癰72
便秘(或便闭)73
黄疸症75
痔疮76
脱肛79
第五章81
痹症81
第六章86
遗精86
赤白濁88
疝气89
阳痿症92
第七章93
鼻衂93
略血94
吐血95
月经异色96
一、月经病96
第八章 妇科病96
便血96
月经多少98
行经疼痛98
月经先期100
月经后期101
二、带证104
赤自带104
白带104
少女带下105
老妇体虚白带106
三、妊娠病107
胎动不安107
恶阻107
姙娠水肿108
胞衣不下109
四、产后病109
产后血晕110
产后血崩110
产后大便秘结111
第九章 儿科病112
一、儿科杂病诊治112
外热内热辨113
急慢惊风115
大惊猝恐116
吐泻117
伤署119
各种积症119
疳症121
咳嗽122
盗汗自汗122
二、小儿常兄的几种传染病123
麻疹123
烂喉丹痧125
鹭驽咳127
小儿痉病129
痄腮130
第三编 药性和方剂132
第一章 服药浊及其畏反禁忌132
服药法132
十八反歌132
十九畏歌132
寒性133
梁性赋(据李东垣原作,个别文字有改动)133
第二章 药性133
姙娠忌药歌诀133
十二霸133
热性135
温性136
平性137
辛温发表药138
麻黄138
桂枝138
独活138
羌活138
荆芥138
葛根139
浮萍139
辛凉发表药139
桑叶139
紫苏叶139
白芷139
防风139
香茹139
青蒿140
柴胡140
簿荷140
葱白140
蔓荆子140
淡豆豉140
蒺藜140
牡蛎141
黄芩141
连壳141
银花141
清热药141
龙骨141
黄茋141
山茱萸141
五味子141
浮小麦141
止汗药141
菊花142
山梔子142
黄连142
胡黄连142
黄柏142
大黄142
龙胆草142
大青叶142
芦根143
竹茹143
知母143
白头翁143
元明粉143
石膏143
地骨皮143
天花粉143
玄参143
眫大海144
川楝子144
犀角144
羚羊角144
夏枯草144
苦参144
牛黄144
白术145
骨碎补145
鹿茸145
芍药145
黄芪145
人参145
壮阳补气药145
大棗146
莲子146
菟丝子146
女贞子146
巴戟天146
芡实146
肉蓰蓉146
淫羊藿146
虎骨147
桑寄生147
社仲147
蛇床子147
鹿角膠147
枸杞子147
麝香147
胡芦巴148
滋阴药148
何首乌148
山茱萸148
龙眼肉148
丹参148
热地148
甘草148
麦冬149
天门冬149
远志149
?板149
鳖甲149
石斛149
草决明150
止血药150
阿膠150
地榆150
侧柏叶150
白芨150
槐实150
调经药151
续断151
川芎151
当归151
童便151
五灵脂151
白茅根151
韮菜151
艾叶152
益母草152
泽兰152
丹皮152
香附子152
乳香152
三稜153
生地黄153
莪术153
延胡索153
桃仁153
郁金153
没药153
红花153
益智仁154
桂心154
木香154
肉桂154
温脾胃药154
荷叶154
姜黄154
丁香155
砂仁155
白豆蔻155
青皮155
茴香155
厚朴155
乌药155
吴茱萸155
陈皮156
川椒156
橘红156
生姜156
炮姜156
干姜156
胡椒156
草果仁157
肉豆蔻157
山查157
谷芽157
神曲157
大麦芽157
使君子157
苍术157
沉香158
桔梗158
止咳祛痰药158
枳实158
石菖蒲158
白扁豆158
酸枣仁158
柏子仁158
牛蒡子159
桑白皮159
括蒌159
前胡159
胆南星159
贝母159
白芥子159
皂莢160
常山160
白礬160
蛤粉160
百部160
紫苑160
白前160
马兜铃160
竹沥161
杏仁161
枇杷叶161
梨实161
蜂蜜161
百合161
款冬花161
旋覆花161
葶苈子161
逐水利尿药162
防己162
木通162
通草162
萊菔162
半夏162
射干162
白果162
多瓜子163
泽泻163
灯草163
淡竹叶163
绿豆163
甘遂163
大戟163
猪苓164
菌陈蒿164
萆薢164
瞿麦164
芜花164
石苇164
车前子164
商陆164
扁蓄165
地肤子165
薏苡仁165
大腹皮165
茯苓165
收濇药165
金樱子165
龙齿166
牡蛎166
龙骨166
赤石脂166
禹余粮166
罂粟壳166
诃子166
五倍子166
石榴皮167
乌梅167
柿干167
胡桃167
山药167
木瓜167
莲须167
桑螵蛸167
秦皮167
蝉脱168
柏子仁168
牛黄168
酸枣仁168
石菖蒲168
琥珀168
天麻168
殭蚕168
镇惊安神药168
钩藤168
使君子169
秦艽169
除风药169
鹤虱169
五倍子169
梹榔169
杀虫药169
藁本169
辛夷169
茯神169
?莶草170
威灵仙170
千年健170
松节170
天雄170
细辛170
解毒药170
土茯苓170
贯仲171
蒲公英171
土牛膝171
苍耳子171
紫花地丁171
赤小豆171
第三章 方剂和汤头歌172
发表剂172
麻黄汤172
桂枝汤172
大青龙汤173
小青龙汤174
葛根汤174
清热泻火剂175
黄连解毒汤175
半夏泻心汤175
竹叶石膏汤176
自虎汤(附人参白虎汤)176
凉隔散177
消胃散177
清热利尿剂177
导赤散177
六一散(附益元散 碧玉散 鸡苏散)178
和解剂178
小柴胡汤178
四逆散179
黄连汤179
止咳祛痰剂180
二陈汤180
消气化痰丸180
截疟七宝饮180
镇惊安神剂181
磁朱丸181
金佛草散181
酸枣仁汤183
二加龙骨牡蛎汤183
钩藤散183
醒脾散184
止血剂184
白芨枇杷丸184
犀角地黄汤185
黄土汤185
大承气汤(附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186
如神散186
槐花散186
通便润燥剂186
润肠丸187
温脾汤187
收濇剂188
四神丸188
金锁固精丸188
鬃螵蛸散189
妇科常用剂189
四物汤189
膠艾汤190
温经汤190
清经汤191
芩连四物汤191
逍遥散191
易黄汤192
当归芍药散192
安神丸192
真珠母丸192
少腹逐瘀散193
参考书籍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