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催化剂表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催化剂表征
  • 王幸宜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82422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催化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催化剂表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催化剂表征1

1.1 催化剂宏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1

1.1.1 催化剂密度2

1.1.2 催化剂颗粒尺寸2

1.1.3 比表面测试4

1.1.4 孔结构6

1.1.5 机械强度7

1.2 催化剂微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8

1.2.1 表面性质表征9

1.2.2 体相性质表征16

参考文献21

习题22

第2章 低温物理吸附技术23

2.1 表面积和孔结构表征23

2.2 N2物理吸附法24

2.2.1 N2物理吸附法可以获得催化剂的信息24

2.2.2 吸附等温线24

2.2.3 Langmuir比表面积26

2.2.4 BET比表面积26

2.2.5 BJH方法27

2.2.6 t-plot27

2.3 介孔分子筛孔结构表征中的应用28

2.4 其他表征方法30

2.4.1 压汞法30

2.4.2 其他方法31

参考文献32

习题32

第3章 电镜技术33

3.1 透射电子显微镜33

3.1.1 成像原理33

3.1.2 透射电镜构造35

3.1.3 样品制备36

3.1.4 TEM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36

3.2 扫描电子显微镜44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44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特点45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45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主要性能46

3.2.5 样品制备47

3.2.6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47

3.2.7 TEM/SEM发展趋势50

3.3 分析电子显微镜50

3.3.1 EDS基础50

3.3.2 AEM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51

3.4 其他电镜技术53

3.4.1 扫描透射电镜(STEM)53

3.4.2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54

3.4.3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54

3.4.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54

3.4.5 扫描电声显微镜(SEAM)55

参考文献55

习题56

第4章 热分析技术58

4.1 热分析基础58

4.1.1 热分析定义58

4.1.2 热分析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58

4.1.3 热分析的起源及发展59

4.1.4 热分析分类59

4.1.5 热分析技术的特点60

4.2 热重法(TG)60

4.2.1 热重法定义60

4.2.2 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61

4.3 微分热重法(DTG)62

4.4 差热分析法(DTA)63

4.4.1 差热分析的定义及原理63

4.4.2 差热曲线63

4.4.3 差热分析定性或定量依据63

4.4.4 物理或化学变化的热效应64

4.4.5 DTA数据处理64

4.4.6 影响DTA曲线的因素66

4.5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66

4.5.1 差示扫描量热曲线67

4.5.2 影响DSC曲线的因素67

4.6 热分析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68

4.6.1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选择68

4.6.2 催化剂组成确定69

4.6.3 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70

4.6.4 催化剂中毒和老化的研究72

4.6.5 催化剂积炭行为的研究73

4.6.6 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的表征74

4.6.7 分子筛稳定性的研究74

4.7 热分析联用技术75

4.7.1 热显微镜法(Thermomicroscopy)75

4.7.2 X射线衍射-DSC75

4.7.3 逸出气分析(EGA)75

4.7.4 DTA/DSC-EGD联用技术75

4.7.5 TG-DTA-GC在线联用技术76

4.7.6 TG-DTA-MS联用技术76

4.7.7 TG-FTIR联用技术77

4.7.8 DTA-NDIR联用技术77

4.7.9 TG-DTA-TGT联用技术77

参考文献77

习题78

第5章 程序升温分析技术80

5.1 程序升温脱附(TPD)81

5.1.1 TPD技术的基本原理81

5.1.2 TPD实验装置及操作82

5.1.3 TPD所能提供的信息82

5.1.4 TPD技术的优点83

5.1.5 TPD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局限性83

5.1.6 TPD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83

5.2 程序升温还原(TPR)90

5.2.1 TPR技术理论基础90

5.2.2 TPR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90

5.3 程序升温氧化(TPO)92

5.3.1 催化剂积炭的研究93

5.3.2 催化剂氧化性能的研究94

5.4 程序升温硫化(TPS)94

5.4.1 TPS装置及操作95

5.4.2 TPS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95

5.5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96

5.5.1 TPSR技术96

5.5.2 TPSR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96

参考文献98

习题99

第6章 多晶X射线衍射技术101

6.1 多晶X射线衍射101

6.2 多晶X射线衍射特点及原理101

6.3 粉末衍射图的获取102

6.3.1 照相法102

6.3.2 衍射仪法102

6.4 粉末X射线衍射的应用103

6.4.1 物相分析103

6.4.2 衍射图的指标化105

6.4.3 晶粒大小的测定106

6.5 多晶X射线衍射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07

6.5.1 XRD在分子筛中的应用107

6.5.2 XRD在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的应用109

6.6 展望110

参考文献111

习题111

第7章 电子能谱法112

7.1 X射线光电子能谱112

7.1.1 XPS的基本原理113

7.1.2 谱图标识114

7.1.3 XPS应用基础120

7.1.4 XPS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21

7.1.5 XPS技术展望125

7.2 紫外光电子能谱126

7.2.1 UPS的基本原理126

7.2.2 振动精细结构126

7.2.3 自旋-轨道耦合126

7.2.4 固体紫外光电子能谱127

7.2.5 UPS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29

7.2.6 UPS技术展望130

7.3 俄歇电子能谱130

7.3.1 AES的基本原理130

7.3.2 Auger电子能谱图131

7.3.3 化学效应131

7.3.4 AES应用基础131

7.3.5 AES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33

参考文献136

习题137

第8章 分子光谱技术139

8.1 红外光谱技术139

8.1.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139

8.1.2 红外光谱的种类(实验技术)140

8.1.3 红外光谱法(FT-IR)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143

8.1.4 小结152

8.2 拉曼光谱技术152

8.2.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153

8.2.2 拉曼光谱分析的依据和特点153

8.2.3 拉曼光谱新技术154

8.2.4 拉曼光谱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57

参考文献165

习题166

第9章 紫外漫反射光谱技术169

9.1 紫外漫反射光谱的基本原理169

9.2 参比物的选择170

9.3 影响紫外漫反射的因素170

9.3.1 粒度的大小170

9.3.2 样品表面粗糙度170

9.3.3 样品受潮或水分的存在170

9.3.4 吸附剂或稀释剂粒度的大小170

9.4 定性及定量分析170

9.5 紫外漫反射光谱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71

9.5.1 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测定171

9.5.2 催化剂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71

9.5.3 杂原子分子筛的研究173

9.5.4 催化剂表面相组成的研究174

9.5.5 催化剂活性组分分散状态的研究175

9.6 小结176

参考文献176

习题177

第10章 核磁共振技术178

10.1 核磁共振基础178

10.1.1 核磁共振原理178

10.1.2 实现核磁共振方法179

10.1.3 检测共振信号的方法179

10.2 核磁共振谱180

10.3 核磁共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80

10.3.1 固体NMR技术在分子筛研究中的应用180

10.3.2 固体NMR技术在其他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189

10.4 原位多核固体高分辨NMR技术190

10.5 小结191

参考文献191

习题192

第11章 电子顺磁共振技术194

11.1 基本原理194

11.2 EPR与NMR的比较194

11.3 EPR谱的影响因素195

11.3.1 g因子195

11.3.2 超精细分裂195

11.3.3 晶场分裂195

11.3.4 线宽196

11.4 EPR研究对象及方法196

11.4.1 EPR研究对象196

11.4.2 EPR研究方法196

11.5 EPR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97

11.5.1 过渡金属氧化物结构的研究197

11.5.2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197

11.5.3 氧离子鉴别198

11.5.4 自由基中间物种的确定198

11.5.5 探针分子EPR技术的应用199

11.6 发展趋势199

参考文献199

习题200

第12章 原位技术201

12.1 原位红外201

12.1.1 催化剂表面酸性的研究201

12.1.2 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203

12.1.3 催化剂吸附行为的研究203

12.1.4 反应中间产物的确定205

12.2 原位拉曼205

12.2.1 催化剂制备过程的研究206

12.2.2 催化剂表面结构的研究206

12.2.3 催化剂表面吸附态的研究206

12.2.4 催化剂还原和硫化过程的研究207

12.2.5 反应中间产物及反应机理的研究208

12.3 原位固体核磁共振208

12.3.1 反应中间体及活性物种的研究209

12.3.2 催化剂吸附物种的研究210

12.3.3 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211

12.4 原位粉末XRD212

12.5 原位XPS214

12.6 原位XAFS214

12.6.1 XAFS原位反应池215

12.6.2 原位XAFS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215

12.7 其他原位技术217

12.7.1 原位MES217

12.7.2 原位TEM218

12.7.3 原位EPR218

12.7.4 原位EELS218

12.7.5 流出物响应分析218

12.8 动态-原位技术219

参考文献219

习题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