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的局部腐蚀 点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成分选择性腐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属的局部腐蚀 点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成分选择性腐蚀](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190221.jpg)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主编;杨武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1359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属的局部腐蚀 点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成分选择性腐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概述1
第1章 点腐蚀1
2.点蚀的影响因素5
2.1 环境因素5
2.1.1 卤素离子及其它阴离子5
2.1.2 溶液中的阳离子和气体物质11
2.1.3 溶液pH值11
2.1.4 环境温度14
2.1.5 介质流速16
2.1.6 铁和钢在非卤化物溶液中的点蚀17
2.2.1 金属的本性——纯金属的耐点蚀性18
2.2 材料因素18
2.2.2 合金成分19
2.2.3 表面氧化膜及表面状态34
2.2.4 冷加工38
2.2.5 热处理39
2.2.6 显微组织40
3. 点蚀机理44
3.1 点蚀的萌生44
3.1.1 点蚀萌生的电化学条件44
3.1.2 点蚀萌生理论44
3.1.3 点蚀的敏感化置46
3.1.4 点蚀成核的诱导时间(孕育期)49
3.2 点蚀的发展51
3.2.1 闭塞腐蚀孔穴与金属离子的水解51
3.2.2 点蚀生长动力学55
3.2.3 点蚀孔的形状57
4. 非不锈钢金属材料的点蚀59
4.1 碳钢的点蚀59
6.1.1 三氯化铁试验59
4.2 铜的点蚀61
4.3 铝的点蚀62
4.4 锌的点蚀63
4.5 其它金属的点蚀64
5.1 点蚀和缝隙腐蚀的异同点65
5.点蚀和其它类型腐蚀之间的关系65
5.2 点蚀和应力腐蚀破裂以及腐蚀疲劳之间的关系66
6.点蚀敏感性的试验评定和研究方法68
6.1 化学浸泡法69
6.1.2 临界点蚀温度试验74
6.2 心化学测试法75
6.2.1 动电位法76
6.2.2 恒电位法83
6.2.3 恒电流法84
6.2.4 再钝化时间法(即划伤法)85
6.2.5 点蚀发展速率(PPR)试验87
6.2.6 扫描微参比电效技术88
6.2.7 恒电位区段法89
6.2.8 电化学噪声法89
6.2.9 电位-pH图在点蚀研究中的应用91
6.2.10 点蚀前兆电位(Ez)99
6.2.11 缓蚀电位(Ei)99
6.2.12 小结100
6.3 点蚀数据的统计分析101
7.点蚀的防护与控制措施103
7.1 点蚀缓蚀剂103
7.1.1 无机缓蚀剂104
7.1.3 缓蚀机理107
7.1.2 有机缓蚀剂107
7.2 阴极保护108
7.3 合理选择耐蚀材料109
参考文献110
第2章 缝隙腐蚀115
1.概述115
2.缝隙腐蚀的影响因素118
2.1 缝隙的几何因素118
2.1.1 缝隙尺寸118
2.1.2 缝隙内、外面积比119
2.2 环境因素120
2.2.1 卤素离子和其它阴离子120
2.2.3 温度121
2.2.2 溶解氧121
2.2.4 pH值123
2.2.5 流速124
2.3 材料因素126
2.3.1 合金成分126
2.3.2 组织结构136
3.缝隙腐蚀机理139
3.1 浓差电池机理139
3.2 缝隙腐蚀的一元化机理141
3.3 丝状腐蚀145
4.缝隙腐蚀敏感性的试验评定和研究方法149
4.1.1 三氯化铁试验150
4.1 浸泡试验法150
4.1.2 多缝隙试样试验153
4.1.3 临界缝隙腐蚀温度试验156
4.1.4 活性炭加速试验157
4.2 电化学测试法159
4.2.1 临界(再钝化)电位测试法159
4.2.2 以(Eb-Ep)差值为判据的方法164
4.2.3 去钝化pH值比较法166
4.2.4 稳态pH与去钝化pH值比较法171
4.3 预测不锈钢缝隙腐蚀性能的数学模型及实验研究175
5.2 电化学保护181
5.1 改进设计和改善运行条件181
5.缝隙腐蚀的防护与控制措施181
5.3 合理选择耐蚀材料182
参考文献183
第3章 晶间腐蚀186
1. 概述186
1.1 晶间腐蚀简介186
1.2 有关晶间腐蚀的某些金属学知识189
1.2.1 晶界的界面结构189
1.2.2 扩散型固态相变 脱溶沉淀191
1.2.3 TTT曲线和TTS图195
1.3 晶间腐蚀的特殊形态——“刀口”腐蚀196
2.各种合金的晶间腐蚀倾向197
2.1 不锈钢198
2.1.1 不锈钢的分类及相图198
2.1.2 奥氏体不锈钢202
2.1.3 铁素体不锈钢209
2.1.4 马氏体不锈钢213
2.1.5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214
2.2 铁基高镍耐蚀合金215
2.3 镍基耐蚀合金217
2.3.1 Ni-Cr合金217
2.3.2 Ni-Mo合金218
2.3.3 Ni-Cr-Mo合金219
2.4 铝及其合金220
2.4.1 铝220
2.4.2 铝合金222
2.5 铜合金及其它金属材料225
2.5.1 铜合金225
2.5.2 其它金属材料225
3. 晶间腐蚀的理论226
3.1 统述226
3.2 贫乏论227
3.3 沉淀相亚稳论231
3.4 亚稳沉淀相理论236
3.5 亚稳相溶解理论(含晶界吸附学说)237
3.6 应力论240
3.7 沉淀相形貌论244
3.8 腐蚀电化学埋论246
4.晶问腐蚀的影响因素247
4.1 冶金因素247
4.1.1 成分的影响247
4.1.2 组织的影响258
4.2 热处理因素263
4.3 加工工艺266
4.4 环境因素267
5.晶间腐蚀试验方法及其评定方法267
5.1.1 方法简介269
5.1 工业检测试验方法269
5.1.2 原理270
5.1.3 要点273
5.1.4 评定方法277
5.1.5 各试验方法的特点281
5.1.6 应用范围及综合比较284
5.2 其它试验方法289
5.2.1 化学浸蚀试验方法289
5.2.2 电化学试验方法289
6.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293
6.1 防上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措施293
6.2 防止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措施294
6.3 防止其它合金晶间腐蚀的措施295
参考文献295
第4章 成分选择性腐蚀299
1.概述299
1.1 发生成分选择性腐蚀的介质条件和破坏形式299
1.2 合金在水溶液介质中的成分选择性腐蚀301
1.2.1 黄铜的脱锌301
1.2.2 青铜的脱铝、脱硅和脱锡303
1.2.3 铜镍合金的成分选择性腐蚀305
1.2.4 贵金属合金的成分选择性腐蚀307
1.2.5 铸铁的石墨腐蚀309
1.3 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选样性腐蚀310
2.成分选择性腐蚀的影响因素311
2.1 合金成分的影响311
2.2 组织和热处理条件的影响313
2.3 介质的影响315
2.1 温度的影响317
3.成分选样性腐蚀机理317
3.1 再沉积理论318
3.2 选择溶解理论(剩余理论)321
3.2.1 体积扩散机理322
3.2.2 表面扩散机理327
3.3 两种机理的综合作用(综合作用机理)332
3.4 成分选择性腐蚀倾向的电化学研究336
4.试验评定和研究方法342
4.1 脱合金元素系数和成分选择性腐蚀倾向的评定342
4.2 标准化的试验方法343
4.3 电化学试验方法346
4.3.1 恒电位极化试验法346
4.3.2 恒电流极化试验法347
5.成分选择性腐蚀的控制措施348
5.1 控制合金成分348
5.2 热处理和组织控制353
5.3 介质的处理和缓蚀剂353
5.4 其它防护方法355
参考方献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