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道路 我眼中的中国经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的道路 我眼中的中国经济
  • 邱晓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80816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经济(学科: 问题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年代: 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的道路 我眼中的中国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基本国情概述1

第五节 “三五”、“四五”时期;陷入十年动乱,经济面临崩溃100

第六节 “五五”时期:积极拨乱反正,开始调整经济102

第七节 “六五”时期: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活力增强105

第八节 “七五”时期:治理整顿为主,稳定经济见效107

附专栏:香港回归:振兴中华民族的又一个里程碑11

第九节 “八五”时期:改革开放突破性进展,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110

第十节 总结实践经验,把握历史启示114

第七章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117

第一节 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117

第二节 历史提供了一次机遇与风险同在的选择125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特征129

第四节 改革以来经济、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131

第五节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规律135

第六节 体制转轨中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136

第七节 体制转轨中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142

第八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对策146

第二章 正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15

第一节 经济增长率的测算与选择15

第八章 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与调整150

第一节 “大跃进”:中国的第一次经济大波动与调整152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与“洋跃进”:中国的第二次经济大波动与调整158

第三节 “改革中的起伏”:中国的第三次经济大波动与调整165

第九章 对三年经济治理整顿的回顾176

第一节 背景与目标176

第二节 成效与评价181

第三节 问题与结论187

第四节 启示与政策192

第一节 速度、结构、效益三者的含义及关系200

第十章 速度、结构、效益三者关系200

第二节 速度、结构、效益三者关系的演变特点204

第三节 影响速度、结构、效益三者关系衔接的主要原因212

第四节 几点启示218

第一节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非均衡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的直接经济原因222

第十一章 中国经济运行大起大落探析222

第二节 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30

第三节 低效率:影响国民经济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44

第四节 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加剧国民经济的波动250

第五节 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256

第二节 人口增长的测算27

第十二章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270

第一节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272

第三节 经济与人口增长率的合理选择28

第二节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一些构想287

第三节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措施296

第四节 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31

第十三章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关系312

第一节 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313

第二节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316

第三节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319

第四节 创汇农业与粮食生产322

第五节 地区优惠与产业优惠324

附专栏:边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广西边境贸易调查报告326

第十四章 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333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内涵333

第二节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展338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意义340

第四节 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342

第五节 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框架345

附专栏:来之不易的经济“软着陆”358

第十五章 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调控体系363

第一节 现有宏观调控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363

第二节 建立中央和省两级调控体系的意义和作用366

第三节 对建立两级调控体系的若干构想369

第十六章 宏观调控的目标、实现途径与特征374

第一节 现阶段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与要求374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377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实现途径379

第四节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协调389

第三章 农业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39

第五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391

附专栏: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396

第一节 农业在外贸中的战略地位、作用及特点40

第十七章 宏观调控的数量界限400

第一节 合理确定宏观调控数量界限的基本原则400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设想403

第三节 宏观调控合理数量界限的探讨408

附专栏:进一步理清搞好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412

第一节 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运行的关系418

第十八章 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418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财政、金融形势的关系420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426

附专栏:正确认识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基本环境430

第十九章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发展434

第一节 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435

第二节 现状分析:经济增长有所减缓,持续快速增长遇到新挑战441

第二节 面临的困难和矛盾45

第三节 政策取向:加强结构调整,积极开拓市场;深化体制改革,实现资源合理配置452

第三节 对2000年的初步展望48

第四节 正确处理农业与外贸关系的对策和建议50

附专栏:农业问题的症结何在58

第四章 国有企业改革难点面面观62

第一节 难点之一:富余人员往哪里去62

第二节 难点之二:债务如何还64

第三节 难点之三:办社会负担怎么卸66

第四节 难点之四:国有资产如何管68

第五节 难点之五:政企如何分69

第六节 难点之六:结构如何调整71

附专栏:正确看待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困难73

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76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77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及历史成因82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潜力86

第四节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对策90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回顾94

第一节 恢复时期:克服重重困难,新中国站稳脚跟94

第二节 “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现代工业基础初步奠定96

第三节 “二五”时期:经济大上大下,结果欲速不达98

第四节 三年调整时期:尊重客观规律,经济先退后进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