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182544.jpg)
- 秦润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0516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促销与分销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社会保险150
一、从“小城镇、大问题”到“小城镇、大战略”1
总序1
导论 农村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1
二、农村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3
序言3
三、必须强烈呼唤加快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8
四、本书研究的重点和特点10
第一章 农村城市化的基本涵义12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12
一、城市的产生和定义12
二、城市化的基本涵义16
三、城市化研究中涉及的几个问题18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的基本涵义22
一、农村城市化的定义22
二、农村城市化的主要特征25
三、与农村城市化有关的几个概念28
第三节 农村城市化理论研究概述30
一、“高氏三定律”30
二、辜胜阻的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理论32
三、郑弘毅的农村城市化理论研究35
四、小城镇建设理论36
第一节 我国城镇的起源和发展39
一、我国早期城镇的产生39
第二章 农村城市化的历史进程39
二、我国古代城镇的发展40
三、我国近代城镇的发展42
第二节 新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基本历程44
一、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年)45
二、调整和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8年)48
三、改革和加速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50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分析53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成绩53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5
三、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经验教训59
第三章 农村城市化的指标体系62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编制意义及有关研究概况62
一、编制农村城市化指标体系的意义62
二、农村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研究概况64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66
一、农村城市化指标体系主体对象的地区范围研究66
二、农村城市化指标体系研究的主体内容66
三、农村城市化指标体系68
第三节 农村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编写原则和有关说明71
一、农村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编写原则72
二、有关主要指标的说明73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76
一、改革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及其特征78
第一节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宏观背景分析78
第四章 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78
二、体制改革和城乡关系的松动81
第二节 农业发展与农村城市化84
一、农业发展在农村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84
二、农村城市化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86
三、农村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相互协调的主要障碍及解决措施88
第三节 农村工业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90
一、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90
二、乡镇工业的崛起掀起了一轮造城运动93
三、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97
一、人口流动与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100
二、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101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104
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105
第五章 农村城市化的规划设计107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必须重视规划问题107
一、规划的内涵、基本原则与种类107
二、农村城市化规划的重要意义及任务112
一、农村城市化区域性的整体规划115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的区域性整体规划与乡镇村建设规划115
二、镇村的建设规划119
第三节 农村城市化的规划编制122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内容122
二、编制规划应解决的几个问题125
第六章 农村城南化的环境建设128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的生态环境建设128
一、城镇生态系统及其特点128
二、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129
三、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途径136
第二节 农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139
一、城镇基础设施的构成、特性及基本原则140
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142
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城镇建设投资体制147
第三节 农村城市化的社会环境建设148
一、社会保障概述148
三、社会救助151
四、社会福利153
五、社区服务154
第七章 农村城市化的精神文明建设156
第一节 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156
一、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现状156
二、发展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的思考160
第二节 从农民到市民的演变163
一、农民工作方式的变化164
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167
三、农民价值观念的变化173
一、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175
二、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175
第三节 从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市文明175
三、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178
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179
第一节 我国原有城乡管理体制及其弊端181
一、我国原有城乡管理体制的形成及特点181
第八章 农村城市化的政策选择181
二、我国原有城乡管理体制的历史作用183
三、我国原有城乡管理体制的弊端184
第二节 小城镇开发与建设的政策选择186
一、小城镇开发与建设中的土地流转与土地置换制度187
二、小城镇开发与建设中的投资机制192
第三节 小城镇社会管理中的政策选择194
一、农村城市化中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195
二、农村城市化中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改革199
三、建立农村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制202
第九章 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道路206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06
一、世界城市化的基本经验207
二、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10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特殊规律212
一、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城市化道路213
二、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特殊规律217
第三节 未来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战略220
一、未来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221
二、未来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构想222
三、未来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战略224
四、以小城镇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道路225
第十章 农村城市化的世纪前瞻228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228
一、城乡产业发展的深刻变化229
二、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深刻变化230
三、城乡商品流通和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232
四、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深刻变化233
五、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深刻变化234
六、城乡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235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236
一、城乡关系的若干不协调因素236
二、当前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39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前景展望244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趋势预测的依据和方法245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及目标246
三、未来我国农村城市化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247
附录 无锡市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实证研究253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城市化之路——无锡市农村城市化道路的研究253
来自国家级乡村城市化试点县的报告——锡山市农村城市化道路的研究284
发展高科技 建设新城区——无锡新区开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99
宜兴市农村城市化道路的研究310
千年孤岛沉睡 一朝新城崛起——无锡市马山区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研究326
“神州第一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锡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实践与思考342
坚持高标准建设小城镇——江阴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352
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之实验——锡山市华庄镇建设的调查362
千年古镇的辉煌现代城镇的崛起——宜兴市和桥镇建设的成功之路374
洛社镇创建现代新型小城镇的实践与思考381
“乡村里的都市”——华西村——华西村改革开放20年的变化388
主要参考资料393
后记395
第四节 人口流动与农村城市化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