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部增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部增值
  • 邱成利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4993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部增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6

第一节 西部地区开发的外部环境6

一、经济全球化6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9

三、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1

第二节 西部地区开发的内部环境分析19

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19

二、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格局27

三、时代呼唤西部增值: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抉择的形成与发展45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与基本原则49

一、加快西部开发的重要意义49

二、西部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2

一、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56

第二章 国际区域开发与开放的经验与启示56

第一节 发达国家缩小地区差异的政策措施56

二、英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主要政策措施60

三、德国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政策措施68

四、日本国的区域政策实践74

五、以色列开发南部的成功经验77

第二节 相对落后国家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措施78

一、巴西的政策措施80

二、土耳其的政策措施81

三、俄罗斯的政策措施82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82

一、政府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作用82

二、风险投资方面差异85

三、区域创新环境比较86

四、科技产业化水平的比较88

五、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作用比较88

六、人力资源方面的比较89

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不同方式90

第四节 国际组织支持图们江地区开发的经验借鉴93

一、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的形成与发展93

二、图们江地区开发所取得的成果94

三、图们江地区开发的经验借鉴95

第五节 国内外区域开发与开放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98

一、灵活优惠的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极为关键98

二、赋予特定地区在特定的时间内较大的开发自主权99

三、重视发挥高科技产业对我国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99

五、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100

四、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西部开发的突破口100

六、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101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与模型102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主要理论102

一、区域经济学关于欠发达地区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理论102

二、发展经济学关于欠发达地区开发的理论109

三、福利经济学关于欠发达地区开发的理论113

四、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理论114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115

一、古典增长模型115

二、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117

三、新古典增长理论118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121

第三节 探索与我国经济增长相适应的理论与模型122

一、理论要点123

二、模型分析124

三、综合评价127

第四章 开发西部的新思路129

第一节 发展战略选择129

一、比较优势129

二、科学规划131

三、跨跃增长131

第二节 交通促进经济发展131

一、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131

二、新亚欧大陆桥与西北部地区的开发与开放133

三、长江、澜沧江--湄公河与西南地区的开发与开放137

三、加快小城发展,减少农民比例141

二、在沿边地区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市、区(县、镇),建立新的经济特区141

一、沿交通干道建立新的中小城市141

第三节 加速城市化进程141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43

五、政府、企业、个人与城市化进程144

六、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148

七、城市经济与西部地区的开发150

第四节 创造引力,形成特色156

一、开放西部“门户”,广泛吸引投资者156

二、举办特色活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156

三、发展优势产业160

第五节 知识经济与西部地区的发展162

一、知识经济时代162

二、知识经济时代西部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65

三、知识经济与西部地区的发展166

一、可持续发展168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与西部大开发168

二、可持续发展与西部地区的开发173

第七节 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扩大内需176

一、扩大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176

二、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抑制有效需求178

三、消除税外收费,稳定消费预期有助于激活经济182

四、启动国内需求,发展资本市场183

第八节 创造有利于西部开发的新制度环境185

一、规范政府行为186

二、制定产业政策186

三、人才保障机制187

第五节 科技进步、投资、经济发展188

第一节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88

一、21世纪是技术主导经济的世纪189

二、科技进步加速了经济发展192

三、科技进步释放经济发展潜能193

四、科技成果转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3

五、信息网络为企业开辟了新市场194

六、信息产业成为国家和城市发展的战略产业195

七、创新是西部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196

第二节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196

一、扩大投资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治理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197

二、鼓励外商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8

三、启动民间投资,改善投资环境,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200

第三节 新技术与投资结合共促西部发展202

一、新技术对投资具有强大引力202

二、投资是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203

三、建立健全的投资机制,保障科技成果的产业化203

一、产业结构趋同化206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着西部经济的发展206

第六章 优化产业结构206

二、支柱产业选择过多,缺乏优势与重点207

三、以投资和引进设备为主,热衷于外延型增长207

四、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上陷入误区208

五、忽视了支柱产业的新陈代谢208

六、新产品开发进程缓慢208

七、技术来源获取日益困难209

八、管理与营销水平较低209

第二节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是西部发展的当务之急209

一、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结构状态210

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产业结构不断转换210

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合理分布211

五、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211

三、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211

第三节 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212

一、制定新的产业技术政策,保持经济内外部协调性212

二、突出产业结构政策特征,寻求扩散效应213

三、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方式213

四、调整产业结构中政府与企业的作用214

第四节 后发优势与产业跨越215

一、技术跨越、二次创新215

二、主导先行、加快升级216

三、网状交叉、内外并重216

四、规模取胜、效益为主217

第七章 新产业与西部城市竞争力219

第一节 知识经济与新产业发展219

一、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219

二、知识经济与新产业发展的启示221

三、名牌产品、优势产业与城市形象222

第二节 以技术创新推动城市新产业发展223

一、支柱产业要突出重点224

二、支柱产业要择优224

三、支柱产业要避免趋同化225

四、开发新产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226

五、技术创新是支柱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226

第八章 创新--西部开发的切入点230

第一节 制度创新230

一、建立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投资机制,重点支持高科技企业230

二、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232

三、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出台激活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232

第二节 技术创新233

一、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233

二、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234

三、建立具有西部特色官产研(学)合作新机制235

第三节 金融创新236

一、金融工具与融资技术的创新237

二、支付与信息系统的服务创新237

三、金融市场的创新237

四、金融组织的创新237

五、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237

第四节 管理创新239

一、简化管理程序239

二、提高管理效率239

三、降低管理成本239

四、完善管理体系240

二、知识化,掌握知识才能掌握命运,才能掌握世界243

一、年轻化,吸纳一批青年人才,投身西部大开发243

第一节 启用新一代青年人才,加速经济、行政管理与企业家队伍的年轻化进程243

第九章 以人为本,富民为先,加速经济、行政管理和企业家队伍的知识化进程243

三、公开化,建立技术开发网络,借天下人才为我所用244

第二节 富民为先245

一、寻找资金245

二、寻找知识247

三、寻找人才248

四、寻求富裕249

第三节 推进决策科学化,提高决策水平250

一、规范决策程序250

二、建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250

四、实现政府办公系统自动化251

五、推广应用CAD、CAM和CIMS技术251

三、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251

六、加强经济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252

七、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服务体系252

八、建立新的工作激励机制253

第四节 加快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企业家队伍建设254

一、经济管理水平落后难以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254

二、加快行政管理队伍建设255

三、造就一支新型企业家队伍255

四、人才本地化256

五、加快人才录用制度化256

第五节 推进西部经济信息化的进程256

一、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促进企业规模化经营256

二、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257

三、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新产业发展257

五、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加快科技产业发展258

四、抓住新经济发展机遇,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58

六、加强“二次创新”,寻求竞争优势259

第十章 政府主导、制度保障、市场导向、技术促进、利益驱动、共促西部增值262

第一节 政府主导--政府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与定位262

一、提供法律保障262

二、制定官产研合作发展规划和技术创新政策263

三、公开信息,努力减小信息不对称性、建立信息服务网络系统263

四、转移支付264

五、完善服务264

第二节 制度保障265

一、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深化市场经济观念、形成规范市场管理制度265

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区域环境265

三、建立技术与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266

二、加速市场化进程267

一、以市场需求为尺度267

第三节 市场导向267

第四节 技术促进268

一、技术引进268

二、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与创新休系268

三、技术改造271

第五节 利益驱动272

一、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272

二、创造产权与收益分配的新形式273

三、建立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273

第六节 共促西部增值282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环境条件282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84

参考文献287

英文目录293

热门推荐